首頁 歷史

鳳鳴五溪

第四章 轉(zhuǎn)機

鳳鳴五溪 艮仁 3626 2020-12-02 09:40:08

  村里聞訊而來的人越來越多,大人小孩都有,你一個、我一個地把他們分走了。小孩子最受歡迎,有烏頭村人在那里笑道,“嘿,到我屋里去,和我家老幺一起困覺。。。。。?!?p>  王芳暈乎乎地被那個大娘截走,大娘居然也姓王,用胳膊把她摟得緊緊的,真好像自己的親閨女一樣。

  實際上,王大娘家未必有小王芳家中富裕。要知道,王芳兄妹都是自幼讀書的,而這個年代,偏遠(yuǎn)小鎮(zhèn)里能供得起小孩讀書的肯定不多。

  簡陋而低矮的茅屋,家里除了老伴張大牛,還有一個兒子和一個女兒,晚飯的伙食只是比悲田坊好一點點。不過,王芳的心里熱乎乎的。

  這樣過了幾天,王芳對當(dāng)?shù)氐那闆r慢慢清晰起來。這個烏頭村是唐朝天寶年間起,就被免了賦稅,它唯一的職責(zé)就是為桃源觀灑掃。而像烏頭村這樣的小村,桃源山下還有好幾個。按照詔令,整座山以及方圓七十里的一切,都?xì)w桃源觀所有。

  灑掃,字面意思是搞衛(wèi)生,實際上就是道觀的村級企事業(yè)單位,就是桃源觀的附庸或者外圍勢力,楊胡子就是莊頭,難怪他們對道士那么熱情恭敬了。

  王芳和那些小孩子們四處轉(zhuǎn)悠,還看到一些稀奇事。比如村里有租賃用的牛車、驢車,甚至山腰上還有一處隱秘的馬場。

  又比如村子附近還有兩個小廟,一個是男道士住,一個是女道士住。里面都有人,只是那些道士年紀(jì)偏大,臉色也不大好。

  一轉(zhuǎn)眼就過去十多天,時間到了農(nóng)歷九月。就在王芳每天一籌莫展時,這天一大早,鄭細(xì)妹氣喘吁吁地跑過來找她:“芳姐,芳姐,好消息??!”

  王芳不信這小屁孩,懶洋洋道:“怎么了?”

  鄭細(xì)妹抹了一把亮晶晶的汗珠子,笑道:“這回你能當(dāng)?shù)朗苛?,還不是好事?”

  王芳根本不信,揮揮手道:“又來戲弄你姐呢?!?p>  鄭細(xì)妹居然急了,大聲道:“這回絕對是真的,我親耳聽楊胡子說的?!?p>  王芳一愣,似乎有點靠譜:“楊胡子怎么說?”

  鄭細(xì)妹學(xué)著楊胡子的樣子,拍拍胸脯,吼道:“道長慈悲啊,為了不耽誤了娃兒們的前程,決定明天來咱們村收人。凡是讀書識字,或者愿意出家的,都可以上山,讓娃兒們別跑遠(yuǎn)咯?!?p>  王芳乍聞此事,內(nèi)心也跟著激動起來。不過,她想了想,又問道:“楊胡子家也有幾個小孩,他們上不上山?”

  鄭細(xì)妹歪著腦袋想了半天,這才回道:“好像,好像沒聽說?!?p>  王芳嘁了一聲,揮了揮手:“這不得了,你回去吧。”

  鄭細(xì)妹垂頭喪氣地走了。不過,王芳卻蹲在門檻上,細(xì)細(xì)琢磨起來。

  說起來,這些天她纏著大娘一家人,早把各種情況都問清楚了。這桃源觀多年來確實是不定時地帶回一些小孩上山。不過,更多的還是和悲田坊一樣,帶來的多是成年人,不是孤寡就是病殘,一般也就安排在村落里,不帶上山。

  這里面到底有什么隱情,王芳真是怎么也想不清。說起來,要想出家,不管是當(dāng)?shù)朗窟€是和尚,即便是古代,也不難。畢竟無論哪個時代精英永遠(yuǎn)是少數(shù),古代很多出家人,也和后世一樣,要么是家庭困難,要么是走投無路,這個情況從來沒變過。

  難的是什么?難的是成為那種能夠拿到度牒的正名道士。與之相反的,就是野道士。自大唐以來,出家人起碼幾十萬以上,可是拿到朝廷度牒的又有多少?莫說個人,就是寺院和道觀,又有多少是合法的?大部分都是自建的,像龍興講寺那樣財政撥款、所謂敕額的簡直鳳毛麟角。

  龍興寺在全國可不是僅此一家,還有不少,具體多少也不難統(tǒng)計,因為當(dāng)年的詔令很清楚,一州一個。然后道觀也是如此,比如開元觀,也是一州一個??墒且粋€州,怎么說也有三五個縣,出家人地位那么高,不恰當(dāng)?shù)卣f,后世有多少人想考公務(wù)員,古代就有多少人想出家,一個名額怎么夠?

  所以,楊胡子祖祖輩輩住在這里,想的是成為正規(guī)道士,而不是野道士。與其去那些不合法的道觀,不如留在村里種田。士農(nóng)工商,農(nóng)民的地位僅次于士,在古代可不是說說而已。

  王芳嘆了一口氣,繼而眼神卻慢慢堅定起來:不管桃源觀內(nèi)情如何,對自己來說,總是一個機會。

  而且,就她的了解,如果說世界上有一種宗教,從骨子里實踐了男女平等,罕見對女性的蔑視和欺辱,便唯有中國的道教!

  三教之中,儒家看女子如同小人,佛教對女性具有深深的戒備,再看道教,那就不一樣了,諸多神明中便有不少女性的身影,比如王母娘娘、媽祖林默娘等,其身份之高貴,在世界其他宗教中,是難以想象的。

  王大娘把一切看在眼中,默默嘆了一口氣。

  第二天巳時時分,王芳被王大娘喊出門外,“快走,山上來人了?!?p>  聚集的地點就在楊胡子的家中。堂屋里有兩個道士,一老一少,門檻邊擺了一張桌子,楊胡子則站在大門外維持秩序。

  不過,聚集的人并不多,當(dāng)日他們一共五六十人,出現(xiàn)這里的卻不到一半,且全是小孩,大的十五六,小的八九歲。

  老道士賣相極好,一副仙風(fēng)道骨的派頭,他臉帶微笑,一雙眼胡子骨碌碌地轉(zhuǎn),然后摸了摸下巴上的山羊胡子:“老楊,人都到齊了嗎?”

  不知道這老道什么身份,楊胡子對他的態(tài)度簡直比親爹還恭敬,聽到老道的話,立刻大聲回道:“齊了,都齊了。”

  老道微微笑一笑:“那就開始唱名吧?!?p>  楊胡子答應(yīng)一聲,拿起名單,瞄了一眼,隨即喊道:“徐小玉!”

  一個十四五歲的姑娘聽到自己的名字,臉蛋紅了紅,卻也并不膽怯,走出人群,到了桌子前,眼睛眨巴眨巴地看著老道士。

  眾人都睜大眼睛,想看看老道士是怎么測試。王芳更是一邊看,一邊摸了摸自己的手腕,嘀咕道:“測試有沒有仙靈根么?”

  仙靈根什么的,是她看過的一些玄幻小說里的說法,現(xiàn)實中她還真不清楚道教怎么收徒。

  誰知那老道打量了徐小玉幾眼,然后摸著胡子,笑道:“叫什么名字?幾歲啦?”

  “徐小玉,十五歲。”

  老道士嗯嗯,指了指桌上的紙和筆墨,對小姑娘道:“寫下自己的名字和八字即可?!?p>  小姑娘一聽,乖順地拿起毛筆,沾了點墨,認(rèn)認(rèn)真真地寫了起來。

  場中一片寂靜,眾人都等著小姑娘寫字,看看是什么結(jié)果。

  幾個字而已,小姑娘很快寫完,恭敬地遞給老道。

  老道不斷地點頭,右手接過來,看了看上面的內(nèi)容,然后伸出左手,大拇指在手掌上飛快地移動起來。

  人群中有了小小的騷動,尤其是那些小孩,嘴中發(fā)出陣陣驚嘆:“真是老神仙,能掐會算呢!”

  大約一兩分鐘,老道抬起頭,對小姑娘笑道:“可!站到屋里來吧。”

  哇,這就行了?眼見別人成功了,包括王芳在內(nèi),一群小孩都雀躍期待起來。

  徐小玉邁過門檻,走進堂屋。堂屋里站著一個小道士,嗯,真的是小道士,感覺比她還小幾歲,眉眼倒是挺清秀,只是胖了一點,小腦袋更是抬得很高,簡直斜著眼往下看人。

  王芳倒沒注意到這一幕,她心中迅速得出招聘錄取結(jié)論:看相、聞聲、年齡和識字。

  她的心中涌起一股熱流,這樣的話,自己,也有希望!

  她期待著唱名,可惜,第二個還不是她。第三個,也不是,是鄭細(xì)妹。有意思的是,八歲的鄭細(xì)妹居然也通過了。

  當(dāng)然,也有好些沒通過的,不知什么原因都被淘汰了,王芳也推測不出理由。

  “王芳!”楊胡子大喊一聲,很快就輪到王芳了。

  王芳走上前去,此時,只能聽天由命了。

  王芳一站到桌前,老道士的眼睛立馬看了過來。

  他的眉毛似乎微微一聳,眼前這個小女孩,相貌普通,身高四尺多,皮膚略黑,眉心有一粒小痣,穿著一套素樸的襦裙,似乎沒什么出奇的地方。

  但他是什么人?抬眼間,他就看到了這個小姑娘比一般的小孩更加沉穩(wěn),尤其那一雙眼睛,簡直燦若星辰!

  老道不動聲色:“讀過書,會寫字嗎?”

  “讀過三年,會寫字。”

  “嗯,把你的名字和出生日期寫在上面。”

  沒有例外,問了王芳的名字和年齡,還是寫字。

  王芳走到案桌前,懸腕提筆,寫道:庚寅年,四月初一,亥時。

  她的書法水平一般,但即位工整,寫完后恭敬遞給老道。老道士接過那張紙,又伸出左手,飛快地掐算起來。

  王芳目不轉(zhuǎn)睛地盯著老道的手掌,等待著決定命運的一刻。

  不久,老道士收回手掌,微笑道:“好一只出山虎!去吧,站到我身后。楊胡子,下一個。”

  王芳不明白“出山虎”是什么意思,但這不要緊,事情終于成了!她忙行禮告退,嘴中輕輕吐出了一口氣,全身放松下來!

  心情大好,以至于她來到堂屋內(nèi),看見那個拽拽的小道士也沒覺得有什么不妥。這讓那小道士暗中若有所思,莫非自己的威嚴(yán)還是不夠?這個小女孩看到自己,居然還笑嘻嘻的。

  三十來個孩子的測試不到一個時辰就結(jié)束了,一共十三人通過,男童七人,女童六人。楊胡子大聲把他們的名字再念了一次:

  女童:徐小玉(十五歲)、舒臘梅(十五歲)、田菊芳(十歲)、王芳(九歲)、鄔蘭英(九歲)、鄭細(xì)妹(八歲);

  男童:馬振生(十一歲)、蔡世杰(十歲)、向仕杰(十歲)、夏剛(九歲)、何蒙(九歲)、劉三兒(八歲)、瞿小寶(八歲)

  諸事已畢,老道士要帶人回山。楊胡子殷勤留客:“胡道長,吃了飯再回山吧,難得來一次呢?!?p>  老道士哈哈一笑,拍拍楊胡子的肩膀,“客氣啦,奈何老道還要回山復(fù)命,下次吧。澤善,帶人走了。”

  那個小胖子唇紅齒白,一臉伶俐相,聞言,立刻作大人狀,板著臉,對著王芳等人吆喝起來,“走啦,走啦,都快點!”

  王大娘等村里一群婦女淚眼婆娑,把包裹遞給和自己相處了數(shù)天的小孩,又依依不舍地隨著隊伍一路相送,直到走近山門,看著他們遠(yuǎn)去。

  而一群小孩兒開始還有點不舍,慢慢地,他們就被潺潺流水、崔巍山石、奇峰怪樹等所吸引,大驚小怪地咋呼起來。

  老道士在后面慢慢悠悠地跟著,偶爾還歇一口氣,也不管束他們,一副優(yōu)哉游哉的樣子。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