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羲和下山以來便再沒有與青云門有聯(lián)系,先到渝都落腳,自古以來渝都便是消息匯集之地,羲和在此地呆了半年有余,終于找到了自己想用的信息,鬼王宗宗主之女碧瑤每隔半年便會來到渝都觀景,而這也是羲和最好的機會,但羲和并非是那種不擇手段之人,自然不會去諸般設(shè)計,可能也是幸運女神的眷顧,終于在碧瑤欲啟程回狐岐山的前一天,兩人遇見了。
城外竹林,巨石上下,碧瑤看到了那個透著光的少年,羲和看到了那個有著絕美笑容的女孩,兩人都笑了!
狐岐山,碧瑤正帶著一個白衣少年往山上走著,碧瑤手中拿著一根狗尾巴草,說:
“七傷,你為什么要去渝都賣藝呢?”
羲和跟在后面,說:“我并非賣藝,只是在練笛,腳長在那些人身上,我總不能攔著那些人不讓來吧!而且既然那些人送了禮,我又為何不要呢?或許對我而言,那些錢財沒有什么,但城中那么多流民這些錢卻能讓他們好過些,何樂而不為?!?p> 碧瑤似乎若有所思,羲和也沒再說話。
羲和到狐岐山已有三月,似乎是他通過了鬼王的考驗,鬼王漸漸將一些任務交與他做,但仍不許離開狐岐山,碧瑤每月的初十都會在亭中等羲和,聽他吹笛,碧瑤同羲和講她在外面的所見所聞。
直到那一天,碧瑤來到亭中,舉手投足間都透著一股猶豫,羲和將瀟湘放在桌上,拿起茶杯說:
“碧瑤,你是鬼王宗的少主,遇事不該如此猶豫。”
碧瑤聽此才坐下來,說:“我打算去給母親報仇,或許會出去很久,我把你帶到山上,但卻沒法帶你走。抱歉!”
羲和仍在笑著說:“無妨,我在這挺好的,你不必擔心,殺母之仇不能不報,你若因我而猶豫不決,倒是我的過錯了!”
碧瑤看著羲和確認他真心如此,方才長舒了一口氣,說:“待我報仇回來,我便去和我父親談,讓你也能下山!”
羲和舉杯,說:“為了我能早日自由,祝你馬到成功!”
碧瑤又同羲和聊了許久,第二天,碧瑤出發(fā),送行的人只有羲和一人,羲和將瀟湘送與碧瑤,說:
“此笛便是我贈與你的禮物,帶著我對你的祝福?!?p> 碧瑤欲推辭,但在羲和的勸說下,還是收下了。
“七傷,我能看看你的真面目嗎?”
羲和有些愣住,似乎并未想到碧瑤會提此要求,最后羲和還是搖了搖頭說:
“碧瑤,我最信天命,此番你我相識便已是大機緣,不如這樣如何,待你報仇歸來,我再拿下面具如何?”
碧瑤將額前的碎發(fā)捋到耳后,說:
“好!記得你今日說的話。”
羲和依舊是那副笑容,那般燦爛,點了點頭,碧瑤離開了,羲和看著愈行愈遠的碧瑤,又望了望住了半年的狐岐山,自語道:“或許真的到了離開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