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禎思索了一下,然后道:“高愛卿,朕希望你能挑起改革的重擔,你可敢應(yīng)下此事?”
高龔愣了下,這還是他進來后第一次露出這種表情,讓李禎覺得有些好笑。
“臣愿為皇上效死?!备啐徆蛳禄氐?。
李禎連忙扶起他。說完了正事,李禎也很想滿足一下自己的好奇心,當初聽到“人人平等”這幾個字,李禎還以為這個空間出了問題,導致有穿越者過來了,但是高龔很明顯不是。
“聽說愛卿你當初是因為鼓吹人人平等被神宗皇帝貶出京的?”
“回皇上,非是臣提出的,古代先賢早有此想法。兼愛尚賢里面就說到了,能者上,庸者下,開始時的帝位也是禪讓制,臣認為沒有誰應(yīng)該永遠高高在上,只有能力才應(yīng)該是評判的標準?!?p> 李禎覺得這人可真是個人才,陳勝喊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時候,還是希望用戰(zhàn)爭還獲得地位呢,這位倒好,還指望統(tǒng)治者能贊同他的想法。
李禎笑了笑,沒有對此發(fā)表感想,主要是說什么都不合適。
“愛卿的鬼神之術(shù)從哪里學來的?”
高龔興致勃勃的神色頓時收了回去,他麻木又習以為常道:“回皇上,臣是入夢學到的。古有彭子活了八百歲,然后得道成仙,臣只是學到了一二皮毛,最多能延年益壽。”
說完,高龔就看著皇帝,等他問怎么延年益壽。這些上位者的把戲,高龔熟得很,明明惜命得不得了,還非要擺架子,做出一副不在乎的樣子??峙轮暗氖裁锤母镆彩菫檫@會做鋪墊。
李禎道:“時候也不早了,高愛卿先回去準備一下吧,明天朝會,朕就要將改革的重擔交給你了,愛卿可得多上心。若是改革成功,愛卿就是我寧國的功臣,到時候封公封侯都是有可能的?!?p> “是?!备啐徛嫱肆?,一直走出門,也沒到皇帝叫自己回去。嗯?這就不問了?不要長壽了?
李禎不知道高龔的想法,他盤算著該給高龔一個什么位子才能讓他主持改革,本來宰相是最合適的,但李玘才上任幾天,也不能無緣無故把人拉下來。
朝堂的高位都是一個蘿卜一個坑,現(xiàn)在蘿卜把坑占得滿滿的,沒地挪,再往下倒是可以挪,但分量又不夠,實在是為難。
第二天,上朝?!氨娢粣矍?,可有事情要上奏?”
吏部尚書道:“皇上,吏部已經(jīng)選派了官員前往河東。只是,到時候被押回來的官員怎么辦?”
李禎道:“刑部跟大理寺一起查,有問題的按律法處置,沒問題的就先進入御史臺?!?p> 樞密使心虛道:“皇上,禁軍還有部分人需要訓練?!?p> 李禎想起來了,當初想收攏禁軍的時候,因為樞密使的阻攔之收攏了一部分。
想了想,李禎道:“讓步軍司、兵馬司的兩個指揮使一起訓練他們,朕希望一年后,他們真正成為能打仗的部隊,而不是只能對自己人耀武揚威,丟盡了朕的臉。”
樞密使答應(yīng)道:“是?!?p> “其他人呢,沒問題了?”李禎問。
宰相看了后面一眼,回道:“回皇上,臣等沒問題了?!?p> 李禎點點頭,道:“那朕來說,御史臺。”
御史中丞上前應(yīng)道:“皇上?!?p> 李禎道:“你們御史臺太亂了,你好好整頓一下,別沒事瞎說,亂說。御史臺是朕的眼睛,耳朵,你們需要有自己的獨立性,別誰都能插手,誰都能利用,如果那樣,御史臺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p> 御史中丞弱弱地應(yīng)了,心里很苦逼,他要能整頓御史臺,之前也不會讓御史臺的御史到處被人收買了。
李禎此舉也不是寄望于他,而是為了后面讓他給周皓讓位子,算算時間,周皓也該回來了。
“另外,朕之前讓翰林院跟六部進了政事堂,翰林院的人朕至今沒看到成績,是什么情況?”
翰林院承旨很委屈,什么叫至今沒什么成績?我們?nèi)找姑χ嗾鄞鏅n,忙著歸類,忙到飯都來不及吃一口,覺都要少睡多少。
翰林院承旨上前,不知道該怎么說,說沒做事,那翰林院幾個人都覺得很委屈,但歸檔這事還真不算什么成績,至少夠不上入政事堂的標準。
“臣,臣......”
宰相看不過去了,上前回道:“皇上,翰林院幾位學士最近都在整理往年的政令、旨意,這些事務(wù)比較繁雜,幾位大人都廢寢忘食?!?p> 李禎點頭,“比較多的話,可以讓翰林院其他人幫忙,盡快整理出來,政事堂做這些事大材小用了?!?p> “是?!焙擦衷撼兄嘉貞?yīng)了。
“參知政事的工作熟悉了嗎?有什么問題嗎?六部呢?”
群臣聽著皇帝跟參知政事還有六部尚書的對話,深深覺得今天來上朝就是個錯誤,皇帝今天就是來找茬的,看誰都不順眼。看,翰林院幾位大人都被說哭了。
在群臣的祈禱下,李禎的找茬總算結(jié)束了。
李禎道:“朕這幾天思量了很多,之前的幾位皇帝都是無為而治,但本朝發(fā)展到今天,已經(jīng)有了很多問題,這不是無為而治能解決的。朕決定變法,從古至今,有很多國家都是通過變法才由弱轉(zhuǎn)強,朕找了個變法的人來,希望各位愛卿全力配合?!?p> “召高龔上朝?!?p> 群臣互相看了看,誰得到這個消息了?沒有啊,變法,什么時候的事?怎么這么突然?
事實上,別說底下那些人了,就是宰相跟推薦高龔的尚書都沒想打,皇帝居然要變法,還事先一點消息都沒有。
高龔很快就到了,待他行過禮后,李禎就宣布道:“從今日起,李玘為左相,高龔為右相。右高龔全面主持變法事宜,賜尚方寶劍,御賜金牌,有先斬后奏之權(quán)?!?p> 高龔謝恩,李玘莫名其妙由唯一的宰相成了左相,也得跟著謝恩,簡直憋屈死了。左右,一聽就知道肯定是高龔在自己之上。不過,李玘也不敢有意見,上面那個皇帝可不是好糊弄的。
朝會到這就結(jié)束了,但造成的影響卻越拉越大,變法的陰影懸掛在每個人頭上。之所以稱它為陰影,是因為高龔這廝六親不認,什么侍郎,給事中,只要他覺得沒用的官員,全都要裁撤。
這不是開玩笑嗎?大家都是經(jīng)過千難萬險,才考上進士,有了官職,可以光宗耀祖,平步青云了,現(xiàn)在也沒犯錯,也沒干啥,就因為沒用,就要回家吃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