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劉備的心思
正月初一之時,董卓府上門庭若市,文武百官無論情愿的,還是不情愿的自然都會來相國府走上一遭。
當(dāng)他們看到相國府門上貼著的春聯(lián)上時,心中大異。
有些熟悉蔡邕的人一眼便看出了,這兩聯(lián)春聯(lián)出自蔡邕之手。
其中更重要的當(dāng)然是“新年納余慶,佳節(jié)號長春”這兩句詩。
眾官員見董卓門口的春聯(lián)心中直覺的不錯,正因此不少人回到自己府中后也將桃符換了下來,改做了新式的春聯(lián)。
當(dāng)然。
至于多少人是真心喜歡,還是拍董卓馬屁,亦或者上行下效的緣故就不得而知了。
貼春聯(lián)這個過年的習(xí)俗,就這樣自上而下的傳播開來。
而其中有個不得不說的小插曲,有些官員自籌自己字寫的不錯,便自己下筆寫春聯(lián),還有一些自然求到了蔡邕頭上。
這讓蔡邕有些不勝其煩,心中一陣無奈。
有些人拒絕了也就罷了,有些人還真不好拒絕。
蔡邕心中腹誹不已,這董相國過個年都過的和其他人不一樣。
新年后的第一次召開朝會,董卓又提起了鑄幣之事,口中直道如今新制的金錢做工精良,絕不會粗制濫造等等。
在董卓的威逼利誘之下,原本通行不順的新錢不得不再次通行起來,
只是這一次所鑄新錢與往常不同,不但做工精良,而且朝廷內(nèi)文武百官的掣肘也少了許多。
董卓的財政政策也開始走向完善。
隨著一切都在按部就班的進(jìn)行,董卓也如愿以償?shù)玫搅俗蟛脑旒堉g(shù)。
新的一年,新的開始,董卓心中對未來充滿了希望。
與此同時不但董卓這樣想,遠(yuǎn)在青州的劉備也這么想!
因為他終于遇上了自己一個機會!
過了一個新年,的確不一樣了!
劉備此時心情十分愉悅,不過面上卻沒露出什么神色!
所謂喜怒不形于色便是如此了。
要說劉備為何這么高興,那自然是因為“好事”臨門!
人逢喜事精神爽。
至于具體的原因,那是因為青州北??ぴ獾搅它S巾余黨管亥率眾軍的攻打。
北海相孔融被大軍所圍,情勢危急,派了太史慈突圍向劉備求救。
本來北海相孔融被黃巾賊攻打?qū)Τ碚f都是一個禍?zhǔn)隆?p> 由此可見如今的黃巾賊已不再是烏合之眾,漸漸有往百戰(zhàn)精兵的狀態(tài)上發(fā)展。
但是劉備如今高興??!
高興的想唱歌!
想跳舞!
要說劉備為什么高興!
那自然是因為北海相孔融來向他求援表現(xiàn)出的政治意義。
要知道北海相孔融可是一個不得了的人物。
孔融乃是孔子二十世孫,他少有異才,勤奮好學(xué),與平原人陶丘洪、陳留人邊讓齊名。
這代表什么?
這說明他劉備如今也是一個人物了啊!
如果劉備不是一個人物,那孔融怎么會來向劉備求援?
劉備一直宣揚自己乃是中山靖王之后,漢景帝玄孫的策略終于有了效果!
可不要小看孔融來向劉備求援的態(tài)度,這說明了孔融已經(jīng)認(rèn)可了劉備的能力。
如果這件事能夠辦成,一定能讓自己的聲望在士族之間大增,劉備心中已有定計,望向軍賬內(nèi)風(fēng)塵仆仆的小將太史慈。
太史慈!
能夠于萬軍之中獨自一人突圍出來搬救兵,可見其之勇猛。
恐怕也是一個像自己二弟、三弟一樣的人物。
只可惜這樣的人物不能為我所用。
太史慈見劉備并無言語,心中思量片刻,游說道:“我乃東萊之人,與孔北海無骨肉之親,亦非鄉(xiāng)黨之友?!?p> “只因為慕名同志而相知,兼有分災(zāi)共患之情義。”
“方今管亥暴亂,北海被圍,孤窮無援,危在旦夕?!?p> “久聞使君向有仁義之名,更能救人急難,因此北海正盼待貴助,更使慈甘冒刀刃之險,突出重圍,從萬死之中托言于使君,惟望使君存知此事?!?p> 劉備心念一動,對太史慈笑道:“北海相孔融居然知道世上有劉備!”
太史慈見劉備如是說,心中頓時有了底氣,連忙應(yīng)道:“那是自然,劉使君仁義之人誰人不知,誰人不曉。”
“如今北海危機重重,正需使君相助,還望使君萬勿推遲!”
劉備心思急轉(zhuǎn),出兵救援孔融的得失利弊他已權(quán)衡清楚,什么仁義之名,救人急難,那都是一些扯淡的東西。
重要的是救援孔融之后好處多多,不過這事還需思謀一二。
如果自己親自領(lǐng)兵前去相助,若是勝了還好,若是敗了那不但落不到好處,還折損了人望。
最好的辦法則是自己不親自領(lǐng)兵只是派兵前去。
若是救了孔融,那自然有自己的功勞,就算是失敗了也可以推脫到其他人身上。
這才是萬全之策。
救孔融是個機會,自己肯定不能錯過。
但這個機會中也存在不小的風(fēng)險在內(nèi),自己要規(guī)避掉風(fēng)險將利益最大化才是!
劉備心中有了謀劃,緩緩開口道:“太史將軍不遠(yuǎn)萬里前來求援,若是備不知此事也就罷了,如今既已知此事焉有不管之理?”
“孔北海聞名于世,其治下百姓更是感念其德,北海被黃巾余孽攻掠,備豈能置百姓而不顧?”
太史慈聽了劉備的話心中大喜,正待開口。
這時只聽劉備接著說道:“只是如今備深受伯圭兄照拂,伯圭命備屯兵于平原,備不敢妄動,深恐勿了伯圭大事,還望太史將軍見諒?!?p> 太史慈臉色驟變,劉備所說伯圭,乃是公孫瓚的表字。
如今公孫瓚與袁紹相互廝殺已經(jīng)有段時日,難道公孫瓚命劉備屯兵于平原是有其他的打算?
或者說劉備這是以公孫瓚來作為推辭?
正當(dāng)太史慈又欲開口游說時,劉備一個急轉(zhuǎn)彎,鄭重道:“備雖不能親自前往北海相救,但愿派精兵三千,隨太史將軍同去北海?!?p> “有將軍之勇猛,再輔以精兵,想必北海之??山庖印!?p> 太史慈心中長舒了一口氣,這個劉備說話說一半真是急死人了。
雖說劉備不親自前往,但有了這三千精兵不說擊敗黃巾余孽,也能威懾他們。
只聽太史慈行禮道:“使君愿出兵相救已是情義,豈敢勞煩使君親往!”
劉備搖了搖頭,臉上露出無奈之色,“不是備不愿親往,只是實在脫不開身??!還望將軍見諒!”
太史慈連忙應(yīng)道:“使君哪里的話,能夠得使君相助已是幸事,慈豈敢妄做他想?”
“只是救援一事,宜早不宜遲,還望使君抓緊這個?!?p> 劉備點了點頭,應(yīng)道:“那是自然!”
“救人救火,今日備便點齊兵馬由太史將軍領(lǐng)兵而回!”
劉備言罷,轉(zhuǎn)而向其身后一人開口喚道:“陳到。”
劉備身后一位身著甲胄,面容堅毅之人開口應(yīng)道:“主公,陳到在!”
劉備向陳到吩咐道:“此事就交于你去辦,現(xiàn)在便去吧。”
“諾!”
陳到行禮完畢直接離開了劉備大帳,開始整頓軍馬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