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我用殘損的手掌》震驚一眾領(lǐng)導
“是非曲直苦難辨,自有日月道分明?!?p> “白衣惹灰土,只需心如故?!?p> 清者自清,濁者自濁。
如果鄧亮如實稟報,告他一個無故曠訓,許長安二話不說當場調(diào)頭就走,絕不會和現(xiàn)在這樣死活賴著不肯走。
可是,他分明沒有做過的事情,僅憑旁人一張口造謠生事、污人清白,這才是真正激怒許長安的原因,所以他才鐵了心要頂著校領(lǐng)導們的狂風暴雨也要硬著頭皮為自己說話。
這看似簡單平淡無奇的短詩,卻用質(zhì)樸的文字訴盡心中難以言喻的衷腸和憋屈,表達出一種被人誤解,但只需堅守本心就好的灑脫心境。
趙校長心中有所觸動,他過去受過很多苦,那些都還是次要的,在老一輩人的眼中被冤枉、被曲解、被誤會,然后受盡委屈才是最令人忍受不了的。
“好詩,真不錯?!背錾衿蹋谥魅畏畔挛募垙?,忍不住拍手贊嘆道。
王書記也覺得這詩不錯,心中還有幾分疑慮,問道:“這詩……是你寫的?”
“對。”
許長安想了想,在前一世這兩句話是作為佚名流傳在民間的,能留到現(xiàn)在也側(cè)面證明這首詩是非常好的。
幾位領(lǐng)導互相對了眼神,隨后又紛紛落座,這首詩打動了他們,也挽回了一點信任。
“就這?無非就是押韻一點罷了,就算是我也能隨隨便便胡謅出一兩百首詩出來。”鄧亮嗤之以鼻,對于許長安作的這首詩不屑一顧。
然而,他身后的一眾領(lǐng)導紛紛蹙起了眉頭。
誰還沒被冤枉過?
誰還沒受委屈過?
到了他們這個職位,誰還沒為上級背過黑鍋?
這詩雖簡短,但簡言意駭字字珠璣,完全說出了他們的心聲,一眾領(lǐng)導都還覺著不錯,你一個人忽然跳出來說一些不著邊際的大話,是沒腦子嗎?
“鄧亮?!边@下,連稱呼都不帶上了,趙校長說道:“既然這樣,那就給你一個表演的機會,你給作一首類似的詩詞?!?p> “我……”鄧亮馬上閉嘴,半天憋不出一個字。
他想不明白,本來偏向自己的校領(lǐng)導怎么突然偏袒許長安了,其實他不知道正是因為許長安的詩中讓在座領(lǐng)導都看見了過去他們的影子,將自身帶入進去了,而這個時候有人跳出來叫罵,這能不氣嗎?
見鄧亮啞口無言,趙校長繼續(xù)開口說道:“許同學,你可知道軍訓的真正用意?”
許長安知道,這自然不是淺意上的見解,其中還有更深層的意思。
當代青年、大學生、家長、甚至是路人,都對于軍訓抱有一種錯誤的認知,那就是——軍訓完全沒必要,只是走一個形式的過場而已。
也就是說,陣列再整齊,踢得再好看,都只是舉行迎新典禮必不可缺的節(jié)目之一。
是的,正因為有這種被當成一次性觀賞用的節(jié)目的“群演”這一想法,才導致了各個層面的人對于學生到底要不要軍訓引發(fā)了激烈爭論。
換作是上一世的許長安,他很有可能不清楚趙校長真正暗指的究竟是什么。
那個年代,華夏風雨飄搖處于震蕩時期,內(nèi)憂外患的眾多隱藏的問題紛紛暴露出來,革命的老前輩紛紛捐軀赴國難,以死搏求一線渺茫生機……
有太多太多的艱難,特別是軍事上的落后,促使華夏很多舉措都不敢實施,一直處于落后就要挨打的局面好多年。
許長安沒有正面回答,所有的語言都太過蒼白,他十分認真的、帶有真情實感的誦讀了一首詩:“我用殘損的手掌
摸索這廣大的土地:
這一角已變成灰燼,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這一片湖該是我的家鄉(xiāng),
?。ù禾?,堤上繁花如錦障,
嫩柳枝折斷有奇異的芬芳)
我觸到荇藻和水的微涼;
這長白山的雪峰冷到徹骨,
這黃河的水夾泥沙在指間滑出;
江南的水田,你當年新生的禾草
是那么細,那么軟……現(xiàn)在只有蓬蒿;
嶺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盡那邊,
我蘸著南海沒有漁船的苦水……
無形的手掌掠過無限的江山,
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粘了陰暗,
只有那遼遠的一角依然完整,
溫暖,明朗,堅固而蓬勃生春。
在那上面,我用殘損的手掌輕撫,
像戀人的柔發(fā),嬰孩手中乳。
我把全部的力量運在手掌貼在上面,
寄與愛和一切希望,
因為只有那里是太陽,是春,
將驅(qū)逐陰暗,帶來蘇生,
因為只有那里我們不像牲口一樣活,
螻蟻一樣死……
那里,永恒的中.國!”
慷慨激昂的朗誦從最初的平緩低訴,富有磁性的嗓音娓娓道來,如同在敘述一篇史詩鐫鏤在斑駁歲月中的紅色歷史,那是歷經(jīng)無數(shù)常人不敢想象的磨難飽受屈辱和欺凌的一代人拋頭顱灑熱血,動員起所有華夏人民和海外同胞,上下一心狠狠蹬了一腳踹在侵略者屁股上,把全部包裹著狼子野心的、覬覦垂涎的、心懷不軌的、充滿惡意的一顆黑暗腐朽的心臟的侵略者們統(tǒng)統(tǒng)趕出華夏!
朗讀完畢。
所有人默然無語。
這是一首震撼人心的詩!
這是深深道出了詩人對于腳下這片滿目瘡痍炮火連天的土地,最為真摯和沉重的悲痛情感,是對所有侵略者扛著刀槍火炮欺辱霸凌這片土地的人民而沉痛的悲涼,是國家危在旦夕而壓抑著滿腔怒火的滔天憤怒!
華夏的歷史,過去的傷疤,華夏人民永遠都不會忘記!
年輕人或許對此感觸不是很深,但老一輩的老同志卻永遠銘記于心,那些光榮抗戰(zhàn)奮斗在革命歲月的輝煌時刻,包括一個接一個倒下永遠不會再站起身子來朝夕相處的戰(zhàn)友!
知乎上有一個提問:軍訓的最終意義是什么,它到底想讓我們干嘛?
這一問題下,下方的一片回答都是荒謬可笑的,還有人認為它根本就不應該存在!
為什么要軍訓?
軍訓的意義是什么?
難道真的就是那一套理論,方便讓大學生適應大學生活前做的一個鋪墊?為了即將到來的形式主義特地表演一場?
所有人似乎都忘記了,或者說是下意識忽略了,當他們從一個呱呱落地的嬰孩兒,逐漸擁有好的家庭環(huán)境與國家定制的九年義務教育,通過高考滿懷希冀長的成為一名大學生,這是多么幸福且值得高興的事情。
然而,在正式開啟大學生生活的第一堂課,軍訓這門必修課程上,幾乎所有人都認為,軍訓只是一場一次性的走秀,像是把身上穿的這身軍裝徹底忘了!
為什么要軍訓?
為了國家,接受軍訓。
為了人民,接受軍訓。
為了腳下這傳承了五千多年的古老土地,為了守護祖國母親不再受外國勢力的欺辱霸凌,為了這養(yǎng)育了祖祖輩輩至今仍生活在這里的先祖和親人,我們不得不軍訓,通過這身穿過歷史長河的軍訓服裝,來拿起知識的筆桿捍衛(wèi)我們身后的土地,國家和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