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乃天下大宗……”
屋內(nèi),幾人正在議論著屋外等候的王韶。
“那就召他進(jìn)來吧?!?p> 楊恪此時說了一句,此人數(shù)次求見,楊恪都因諸事纏身,未曾理會,沒想到在這里,倒是又見到了他。
王韶進(jìn)了這房中,這處宅邸,是一位姓曾的財主所建,廢棄已經(jīng)有三十余年了。
不過,因為所用,多為石料,屋舍大都未曾倒塌。
這當(dāng)中的屋舍,雖然經(jīng)過些許修繕,不過還能看到,歲月的痕跡。
陳舊的梁木,屋頂殘破的瓦片,蟲蛀的窗棱,歪斜的門扇……
這般廳堂,他以往,是沒見過的。
此時,邁入此間,心中卻滿是忐忑。
上首,坐著兩人,只看面相,是一少年和一少女,雖然氣度不凡,但都像是極其年輕。
“王韶見過元君、真人?!?p> 呂瑩在大隋國的封號是元君,只要不是大隋敵對之國,她這般人物,到了哪里,都是被尊崇的。
天人,個個都是一國之重,各國無不拉攏。
除非像是燕狂徒那般人,無有拘束,狂戰(zhàn)天下,竟然還建立“權(quán)力幫”,這般狂妄,仇家遍布天下,也就惹得天下圍剿。
這種事,是少有的,像是呂瑩這般,成就天人之后,以往恩仇皆消,就是大清國,也默默的忍了。
并不是每位天人,都仇家滿天下的。
“縣君請坐?!?p> 楊恪朝他一笑,之后,又朝著呂瑩說道:“谷師妹身世坎坷,我見猶憐;前輩所言,吾本當(dāng)應(yīng)下,只是,孟神通走火入魔而逝,但究其根本,也與我大有關(guān)聯(lián),吾認(rèn)為此事,當(dāng)從長計議?!?p> 楊恪到了臨山鎮(zhèn)不久,正在蜀山下院歇息,就接到姬曉風(fēng)上門傳書,邀請他往孟家一敘。
這處荒僻的宅院,是姬曉風(fēng)買下來的,楊恪到來之后,就聽呂瑩說起谷之華之難。
邙山,谷之華是肯定待不下去了,她雖然尚且年輕,但是呂瑩的徒弟,想要尋一安身之地,也并不容易。
武當(dāng)、峨眉,這等大派,規(guī)矩繁多,收取弟子也十分嚴(yán)苛。
呂瑩有意,將谷之華,托付給蜀山派,楊恪卻是有點不情愿。
蜀山如今,上下其樂融融,雖然桂冰娥有些小脾氣,但她也是楊恪可以托付生死的。
師弟為人敦厚,若是蜀山有難,他必定也是可以生死相隨的。
無雙更不用說了,楊恪無論做什么,她必然都會一起。
谷之華,看似溫柔嫻淑,只是,內(nèi)里卻是剛強,她會不會記著生父之死呢?
“冤家宜解不宜結(jié),我觀蜀山乃是玄門脊柱,正道棟梁,門中上下,人才濟(jì)濟(jì),于這天下,也當(dāng)大有作為,不妨應(yīng)下此事,當(dāng)是一樁美談!”
谷之華眼神平靜,不為楊恪的推拒而著惱,這些時日,她還未想清楚以后的行止,畢竟,還是少女,并不知曉多少人間苦難。
對那生父,她其實也只是聽聞其名,至于祭拜,卻是她本身的道德是非,讓她否認(rèn)不了血脈,她并不認(rèn)為這是什么苦難。
只是,師父安排,她也應(yīng)當(dāng)聽從。
楊恪聽著呂瑩的勸說,又看了谷之華一眼,桃之夭夭,灼灼其華;若非是孟神通,這般靈秀佳麗,能入蜀山派門庭,楊恪是十分愿意的。
對于孟神通之事,楊恪卻也不悔。
身為一派掌門,只做好人是不行的,得有其威,對于武林中人而言,最好的威勢,自然是從敵人身上取了。
呂瑩的言語中,隱隱像是說著些什么,楊恪想著門中還圈禁著的另一名少女,看了眼堂中幾人,說道:
“前輩所言,自然是金玉良言,孟神通當(dāng)年曾滅厲氏,這厲家遺有一女,前番有意拜入蜀山門下,谷師妹既然入籍蜀山,這厲家女……”
說著,楊恪猶豫了一下,然后才說道:
“這厲家女,前輩不妨收入門下,其質(zhì)鐘靈毓秀,若是流落江湖,實在可惜?!?p> 天人之能,屬實難測,楊恪在蜀山派安置的障眼法,誰知會不會被窺破。
原本,楊恪以為,天人之境,無非是武功高一些,像是能看到。
這也是,當(dāng)初游戲論壇中,無數(shù)玩家的心思。
只是,從未有人見過天人真正的出手。
數(shù)日前,孟家莊那一幕,楊恪才明白幾分天人之威。
數(shù)十丈高的土丘,像是水流一般,被移走。
而那,已經(jīng)超乎楊恪的預(yù)料。
邙山呂瑩,在天人中,恐怕也難以列入前五,她就有如此之力,其余人呢?
……
“要我跟她走?”
蜀山,觀月亭中。
厲勝男那日對孟神通出手,隨后,就被楊恪點住,之后,就將她看管起來。
有著保護(hù)她的意思,畢竟,孟神通最后一口氣,就是因她宣泄而出,其后不久,孟神通就死了。
孟神通的門徒中,定然有人想給他報仇的,厲勝男只是學(xué)得家傳的武功,可算不上高手。
孟神通的任何一個徒弟,全力出手,都能拿下她為師報仇。
此女,心中滿是邪氣,楊恪想要收她入蜀山派,都要考慮再三。
若是楊恪真的武功有成,蜀山真的人才濟(jì)濟(jì),上有長輩,下有棟梁,此女,楊恪一定收入蜀山,盡力讓其武道之路,走得順暢一些。
只是,如今的蜀山,卻是容不下此女。
實在是,她太有魅力,為了復(fù)仇,不顧一切的堅持,沒有尋常人身上的怯懦,只有無盡的勇氣,這般女子,非是如今的蜀山能容。
一見面,呂瑩就喜歡上了這少女,那眉間的倔強,就和她一模樣。
當(dāng)年,她好像也是如此,不畏生死,只為求一個公道,也是因此,才練就那絕世的劍術(shù),才能刺破黎明。
她當(dāng)年,是為求公義而揮劍,而眼前少女,是為了仇恨。
她明白了楊恪的意思,這少女,若無人引領(lǐng),她會毀了自己,灼灼其華,若只因仇恨,消磨其質(zhì),實在可惜。
她心動了。
本來以為,谷之華就是關(guān)門弟子了,沒想到,竟然又有讓她心動的人兒。
不容分說,呂瑩直接將她帶走了,不理少女的怨恨,不看另一個少女的心緒。
看著師父遠(yuǎn)去,谷之華此時,心中卻是多了幾分惶恐。
不過這山這景,倒是讓她心緒中的憂愁,消磨了幾分。
蜀山左近,多了一個孟家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