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上墳山(今天暫且灌下水,去打疫苗嘍)
等到送別了李建安他們,江小舟瞅著何石已經眼皮打架,估摸著這孩子玩了一天,此刻也有些困到扛不住了,便強制何石趕緊回屋休息,剩下打掃房間的事情交給自己就好。
何石本來還不愿意,但看著江小舟語氣堅決,他自己又實在困得厲害,這才一步三回頭的乖乖回了自己房間。
江小舟慢悠悠的收拾好了棋盤,又把桌椅恢復好了原位,時辰便已經是越發(fā)的晚了,只不過同樣累了一天的江小舟,卻沒有絲毫的困意,更沒有回自己的房間,反而從柜子上拎了瓶之前馬昭君特意存下的酒水,然后拿了個酒杯就去了院子。
這冬日晚上的寒冷,對江小舟來說,自然是沒什么影響。
江小舟就著冬日的月光,一杯連一杯的喝了整整一壺酒。
不,其實也不是滿滿的一壺酒,因為最早的三杯,卻是早已經被江小舟,輕輕灑在了地上。
江小舟看著地上的酒水痕跡終于全部滲入了地下,嘆了口氣,然后站起身來把空了的酒壺、酒杯拿到廚房都干凈洗好,又放回到飯廳,這才回了自己屋內。
江小舟進屋也好,睡下也罷,他那屋里的燭光,卻自始至終都不曾有片刻的亮起過。
轉日一早,江小舟陪著何石一起去了學堂。這里面,當然是因為江小舟擔心那黃先生口中,黑胖小子的街溜子舅舅黑三過來鬧事的原因。
只不過黑胖小子今天卻并沒有到學堂上課,江小舟不放心,還特意在學堂外面的茶湯攤子等了一上午,甚至都接著了下課的何石回家,但也并沒有真的出現(xiàn)過什么意外情況。
難不成真是知難而退?
回家路上的江小舟搖了搖頭,他才懶得管這些,只要從此沒人來找何石的麻煩,那自己自然也希望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江小舟已經準備暫時告別咸魚的心思,把心思放在修煉上了。
這是江小舟在昨天夜里就想明白的事情。
終究……就差了一點啊,自己差一點就敗在梁卓武的手里,到時候梁田語一切固然成了一場空,自己又何談不成個笑話。
所以這時代果然就像是前世看過的小說里那樣寫的,也像是電影里演的那樣,人想要活著,就要有點壓箱子的本事,要去爭那一口氣。
否則只能被人扣著,被人壓著,被人說什么,就是什么……有冤難申,有什么憋屈,都要被悶在心里,永遠都不能暢快的吐出一口氣來。
江小舟低頭看了眼正因為自己接他放學,有些表現(xiàn)的局促,但明顯能看的出來心里高興的何石。
江小舟的嘴角露出一絲笑意,自己的身后可還站著娘,站著妹妹,站著何叔、小何石這些人呢,哦對了,還有那個便宜老爹。
自己既然已經到了這里,替原主享受了自己原本沒有體會過的家庭溫情,那光替原主背負著名字可不夠呢……自己要把這個家,好好的保護好。
不管來的是許凌康,還是張凌康。
不管來的是梁卓儈、梁卓文、還是梁卓武。
哪怕是天王老子,也不行呢……管叫自己拿連連看,炸彈人,糊他個一臉就是了。
這是江小舟昨夜由梁田語“陪”著喝酒有的明悟……雖然是一條咸魚,但也有硬挺挺的一面。
轉日一早,天剛蒙蒙亮時,江家門前就有了馬車聲音。
而此時江小舟也早已穿上了特意備好的白色長衫,然后就走了出去,至于小何石則并未隨行。
這是江小舟昨天就與何石說好的事情,何石這歲數的孩子,還是少去墳地那些地方,安心去私塾讀書就行了。
小院門口外,駕駛馬車的依舊是馬昭君,只不過四皇子李建安卻沒見到蹤影。
馬昭君解釋道:“昨天都入了夜,信使入京,說是南方局勢有變,所以太子連夜找人商議,而四皇子也在其中。眼下商議未散,四皇子也不太好出來?!?p> “四皇子怕耽誤了你的事兒,所以就安排著我先出來送你,等他那邊事情了了,自己在騎馬追咱們?!?p> 江小舟點點頭:“公務要緊,不礙事?!?p> 說完這話,江小舟就進了車廂,隨后便瞥見車廂角落堆的滿滿的紙錢、紙船等物。
江小舟嘆息了一聲道:“有心了?!?p> 馬昭君此刻雙臂一揚,那兩根韁繩也隨之起伏,兩匹高頭大馬頓時邁開了步子,拉著馬車緩緩前行。
馬昭君目不斜視的坐在前面駕車,唯有聲音悶悶的傳回來:“這是四皇子之前就交代好的事情,我自己也買了一份?!?p> 馬昭君嘆了口氣:“梁田語這人……其實誰心里都很佩服,本來還想著有機會好好和他喝一場,只是到了如今……可惜了……咱們能做的,也就只有這么多了。”
江小舟嗯了一聲,沒有說話。
之后馬車駛入城中大道,混入到了那些天京城每天清晨都會格外熱鬧的車流中,緩緩駛出了城門口。
之后,則是往西而行的好長一段時間,馬車才緩緩的停下。
走下馬車的江小舟四處看了看周圍,發(fā)現(xiàn)這里應該是個風景不錯的地方,有山,有河,地方也清凈。雖然此刻因為天寒,已經看不見什么綠色,就連河水也已經凍住了,但想來到了開春的時候,這里必然綠意蔥嶸,風景極美。
“梁田語,就葬在山上?!瘪R昭君看了眼不遠處一個矮山,然后和江小舟說道。
江小舟點點頭:“是個好地方,多虧了四皇子和押解司托付了一聲?!?p> “押解司就是個小衙門,這點面子哪敢不給,”馬昭君笑著說道:“走吧,你也搭把手,咱一起把給梁田語拿的東西帶上去。”
江小舟與馬昭君循著多半天然形成,有限幾處陡峭的地方才有人修整過的山路一直往上走,沒多時也就看見了屬于梁田語的那一個小小的墳包。
山上當然不光有梁田語的一處墳地,事實上這處墳山本來也是天京城里許多人家想過來埋葬先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