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零點爆炸
“爆炸發(fā)生在商業(yè)行會二樓的會長辦公室密室,會長當場死亡,尸體被炸得殘缺不全,根據(jù)鑒識人員對殘骸的辨別,引發(fā)爆炸的炸彈是觸壓式炸彈,爆炸源正是辦公室密室中的黃金座椅,除了椅子本身,周圍還散落著大量金塊和珠寶,根據(jù)初步清點,總價值可以抵得上…埃德雷伯三年的總產值!”
“畜牲!”
在警察總部的緊急會議上,所有警官都在異口同聲痛罵貪污的商業(yè)會長,貪污也就算了,貪得這么多簡直令人發(fā)指。
平時看起來人模狗樣的紳士做派,沒想到撈起錢來這么厲害,最近這位商業(yè)會長正親自主持腐敗審查還有商業(yè)改革,沒想到他自己就是最大的貪污犯。
警察們心底在對爆炸犯表示感謝,因為查抄如此多的非法資金,警察部門應該能從中分到一筆,這個月的獎金應該不會少,前提是阻止爆炸繼續(xù)發(fā)生。
“我們從已經捉到的瘋子口中得到信息,有以下幾點,首先,他制作了許多各種類型的炸彈,因為他自己也記不清楚,所以還會造成危害的炸彈數(shù)目不詳。”
這簡直就是最可怕的消息,因為你永遠也無法知道是否還有沒找到的炸彈,在某個安靜的角落,準備用烈焰吞噬無辜的生命。
“其次,因為他本人早早就被看押,可以肯定制造爆炸案的真正兇手并不是他,而且一個瘋子也不可能制定縝密的作案流程,還能知曉商業(yè)會長的行程,還有無聲無息潛入那間充滿財寶的密室?!?p> 這又是另一個讓人頭痛的問題,爆炸案基本上可以確定是有預謀有組織的犯罪活動,其背后很可能隱藏著一個不為人知的家伙,而且如今制造爆炸事件的原因不明。
弄不清楚犯人的動機,就無法掌握案件的動向,憑借現(xiàn)有線索推測對方的目的,很有可能是嫉惡如仇的人想要走捷徑。
就像各地都有劫富濟貧的俠盜那樣,使用炸彈的人似乎是想將大人物背后的罪惡直接揭露給民眾,商業(yè)會長的死已經上了新聞,他貪污的罪行已經成為眾人談論的焦點。
人們開始無比重視貪污這個字眼,甚至蓋過爆炸案本身制造的轟動,如果這就是犯人的目的,將其冠以英雄的名號似乎也不為過。
可是換個角度想又有些問題,未知的炸彈犯要求釋放監(jiān)獄里的犯人,這就與俠盜的行為背道而馳,而且第一起炸彈事件看起來是警告,但的確有無辜者因此喪命。
選擇炸彈這種范圍性攻擊手段,證明對方是一個不將人命放在心上的惡徒,為民除害的正義使者可以排除。
“第三點,如果最初刊登的那條消息是真的,那么每一天都可能有一個大人物遭到炸彈威脅,雖然多炸死幾個類似商業(yè)會長的人很大快人心,但這毫無疑問會造成社會的動蕩,嚴重威脅到埃德雷伯的穩(wěn)定?!?p> 共和國成立至今很少發(fā)生涉及面如此廣泛的案件,如果對方只是對某個人或者家族懷有仇恨,犯不上用如此轟動的手段宣泄感情。
所以基本上可以確定,連環(huán)炸彈是某個組織的主意,可是警方想象不到,埃德雷伯混亂之后,有哪個組織可以從中獲益。
“最后,我們根本不清楚下一個被瞄準的目標是誰,又會以何種方式布下炸彈,沒辦法做出預防,我們就只能一直處于被動!”
臺上作報告的年輕督察幾乎完全在講廢話,羅森作為一位年紀輕輕就榮升督察的警官,言行舉止非常容易遭人妒忌,所以根本就沒有人把他的話放在心上。
這位羅森督察與維妮一樣屬于留學歸來的高材生,但他的家庭正好負責埃德雷伯的警務工作,所以這位年輕人缺少在基層鍛煉的經驗。
讓羅森來負責爆炸案,也不知道是誰的主意。
羅森每念出一條信息都讓凱文警長的眉頭皺得更深,讓一位沒什么經驗的督察負責大案,就意味著上面已經做好無法破案的準備。
有預謀的連環(huán)案件最難偵破,更別提此次犯人是采用炸彈這種破壞性極強的手段。
“罪犯能在會長藏錢的密室里安放炸彈,足以說明這個人的不一般,我們可以從商會會長的關系人入手,能夠在恰當?shù)臅r間,恰當?shù)沫h(huán)境安放炸彈,兇手一定與會長有很深的接觸!”
調查關系人的確是一條重要方向,凱文警長接到爆炸案消息后,趕往警察總部的時間已經接近傍晚。
如今調查完爆炸現(xiàn)場,整理和匯總現(xiàn)有信息,時鐘的指針已經悄悄指向午夜零點,第二天即將開始了。
換成平時,警員們熬到半夜早就開始打瞌睡,或者精力充沛的人在狂飆怨言,但今天,所有人都沒有睡意,因為大家都預感到,時鐘走過十二點后等待著他們的將會是可怕的一天。
“我們應該提前準備好炸彈爆炸后的處理流程,將希望寄托于犯人主動暴露是不現(xiàn)實的,而一天時間很難讓我們找出兇手的線索,所以我們應該提前發(fā)布公告,讓大人物們減少出行,還應該關閉群眾容易聚集的場所,不只是車站和空港,還應該包括市場、學校、劇院、洗浴中心等營業(yè)場所?!?p> 羅森直接提出他的意見,意見本身十分中肯,但是他卻沒有考慮到這些場所關閉一天時間,將會給埃德雷伯帶來怎樣可怕的影響。
在實際利益受到損害之前,人們不可能認同如此大張旗鼓的警戒策略,他們會認為自己與事件毫無關系,即便在爆炸中偶爾死掉幾個人,那也是他們自己倒霉的緣故。
“我們首先應該清查有案底的人,從中找出有技術和智慧實施爆炸犯罪的人,然后挑重點進一步審訊,這是目前最快速的方法了。”
凱文主動站出來說話,解除了鴉雀無聲的冷場,他平時接受的冷眼足夠多,這時候也不怕再惹到某個大人物。
凱文的話倒是沒有引起周圍人的反感,因為比起臺上不成氣候的年輕督察,凱文這個老警官提出的意見更具有可行性。
炸彈這種東西很可能是提前安裝上去的,所以很難憑借巡邏監(jiān)控的方法找出嫌疑人,還有之前提到的那一點,沒辦法提前弄清楚即將要下手的目標,就沒辦法針對性的布置,警察完全是在被犯人牽著鼻子走。
凱文提出自己的見解后就坐下了,他不想太出風頭,只想提點一下講臺上的督察,比起廢話連篇的報告,直接說重點就完事了。
名叫羅森的督察冷眼看著凱文,會場內的所有人都明白,這個年輕人正在將凱文當成敵人,有的人冷眼旁觀,有的人偷偷嘲笑,不過大部分人都保持著原本無奈的神色。
凱文的發(fā)言制造了一段時間的沉默,好在羅森還明白自己不是發(fā)作的時候,他重新拿起自己整理的報告,準備念下一段無聊的廢話。
“我們還應該…!”
“當~轟!”
可怕的巨響直接打斷督察的發(fā)言,所有人都顧不上站在講臺上發(fā)呆的年輕人,這一刻警察們全都沖向依舊在震顫的玻璃。
不管是普通警員還是警長,他們渾身顫抖的擠在玻璃邊使勁向外看,有的是因為恐懼,有的是因為憤怒。
午夜的鐘聲剛剛敲響,清晰悠揚的撞鐘聲來自圣堂頂部的金屬大鐘,最初它在午夜報時的時候要敲上整整十二下,但附近居住的大媽們頻繁向市政廳投訴,強行將敲鐘行為改為一次,就這樣不少人依舊覺得擾民。
這種事情在圣堂統(tǒng)治時代絕對不可能發(fā)生,信仰自由后,圣堂的光環(huán)減退了不少,也有很多政治家提出過抱怨,在圣堂時代,民眾要比現(xiàn)在容易管理得多。
“簡直就是完全沒把我們放在眼里!”
終于有警官回過神來,窗戶外面火光沖天,爛磚碎瓦像雨點一樣落下,也就是警局的玻璃比商店街的堅固,才沒有因為爆炸的沖擊出現(xiàn)裂痕。
爆炸將整棟建筑炸成廢墟,距離警察總部不遠處正是埃德雷伯中心城區(qū)的新圣堂,新教派已經與之前的圣堂毫無關系,他們只為依舊信仰女神的人提供指引。
沒想到在午夜零點,埃德雷伯市區(qū)內最大的圣堂就在警察的眼皮底下被炸毀了。
“不是說每天只發(fā)生一場爆炸嗎!”
“…過了零點便是第二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