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代言情

公主她又和紀(jì)大人聯(lián)手了

第78章 祈雨13

  從定下祈雨到準(zhǔn)備相關(guān)事宜也不過短短幾日,雖然其中出了些問題,但總體還好,祈雨儀式還是能夠正是舉行的。

  祈雨之日,可是不能出絲毫差錯的。

  天還未亮,街上就傳來一陣陣的“噠噠”的馬蹄聲,伴著急促的腳步聲。

  皇城腳下的這些商販,被這聲音給吵醒了,披上衣衫,往外瞧了瞧,看見是那些人便縮了回去。

  他們這些小人物可不敢沖到街上去看熱鬧,不要什么都沒看到,就把自己的小命給丟了,那就不值得了。

  而那些想要進(jìn)城的百姓,這時候也只有在城外等著。

  這也是沒有辦法,這祈雨也算是國之大事了,他們這些小老百姓要不能說什么。

  只能站在離城墻還有一大段距離的地方,躲在樹下乘涼,而夏日蚊蟲又多,惹得大伙不斷抱怨這年生不安。

  夏日的驕陽可不會聽到他們的心聲。

  負(fù)責(zé)雍城安全的將士已經(jīng)將祈雨臺周圍給攔了起來,一個個士兵站得挺直,守在祈雨臺周圍。

  從昨天開始,整個雍城的戒備就森嚴(yán)了不少,城內(nèi)城外都有人在巡邏。

  秉持著一個原則,只許出不許進(jìn)。

  天微微亮,安王就來了。

  雖然說出了前兩日的事,但是顯慶帝還是把剩下的事都交給他了。

  之前出了差池,還好是在可控范圍內(nèi),但是今日是半點差池都不能出。

  在祈雨祭祀這種大事上,尤其是在祈雨當(dāng)日,可不能犯一丁點兒的錯。

  歷朝歷代,皇室中敢拿這種事算計別人的也不是沒有。

  只不過,一般敢動手的下場也不大好。

  如果沒被找到就算了,但是往往這種可能性太小了。

  但為了那太子之位,或者說是那無上的帝位,也不是沒有皇子在背后做手腳。

  樓玉鸞公主是皇帝一手扶持上來的,也是一塊磨刀石。

  平日里那些人對著顯慶帝恭恭敬敬的,但私下里誰知道呢。

  顯慶帝也是從默默無聞、踩著無數(shù)兄弟爬上了這至高的位子。

  皇位的背后,本就充滿了算計。

  這一點,顯慶帝知,樓玉鸞知,其他人又何嘗不知呢。

  祈雨開始之前,整個朝堂上還在進(jìn)行著早朝。

  按理說,今日有祈雨祭祀,就該為祈雨而準(zhǔn)備。

  但是誰叫遇上了大旱呢。

  為了部署下面的任務(wù),所以這早朝還是要開的。

  至于其他人,就先去祭祀祈雨臺等著唄。

  安王昨日就帶著人仔細(xì)的檢查著,又派親信徹夜守著。

  天未亮的時候就出門了,趕來祈雨臺檢查了一番,等檢查完所有,天就已經(jīng)大亮了。

  朝中官員此時迎著晨曦,去大殿上早朝。

  這是一早就商定好了的,先上早朝,然后再由顯慶帝帶領(lǐng)朝中官員去祈雨臺。

  早朝一開始,顯慶帝就派人去通知皇后了。

  祈雨這樣的大事,王皇后這樣的一國之母也是得出席的。

  看到顯慶帝派來的人,王皇后就知道自己該出發(fā)了。

  當(dāng)下也沒有耽誤,立刻叫人備攆出發(fā)。

  王皇后出生于太原王氏,對這種大事也是不敢忽視的。

  在皇權(quán)至上的朝代,便是世家也不敢輕易忽視,更何況這些世家出生的女子呢。

  稍有不慎,也會被家族給放棄。

  即便是樓玉鸞,這個在雍城甚至整個朝國赫赫有名的人,也是清楚的。

  身為女子,她所能做的不過是護(hù)住自己的命。

  說她自私也好,說她沒有家國大義也好,性命都是最重要的。

  朝堂后宮中改動的人都動了起來,樓玉鸞自然也早早的出了門。

  這樣的日子,她也不能單獨行動,只能與皇后太后一道。

  祈雨是大事,皇室中除了皇后、太后,女子中能夠出席的也較少。

  樓玉鸞能夠來這種場合,也足以叫人看到她的盛寵。

  一行人跟著大部隊,朝著祈雨臺的地方走去。

  顯慶帝帶著一眾皇子和文武百官出發(fā),只希望今日這雨能夠祈成功。

  畢竟是旱災(zāi),若是向上天祭祀后都沒有雨,那么更會人心惶惶。

  都說皇權(quán)至上,但是出了大事連上天都不管,豈不是皇帝的失職。

  百姓小打小鬧還好,一旦有人帶頭,就怕由小及大,影響整個王朝的命運。

  紀(jì)云澤也跟在其中,無論想不想來,這樣的大事,他也是逃脫不了的。

  從皇宮到祈雨臺還是有一定距離的,該騎馬的騎馬,該坐車的坐車。

  即便是祈雨這樣的大日子,也擋不住那幾位皇子泛濫活躍的心思。

  “紀(jì)大人回雍城有段時間了,不知紀(jì)大人可還習(xí)慣?”

  端王騎著馬,與紀(jì)云澤的馬并進(jìn)著。

  “多謝端王殿下的關(guān)心,下官回來這些時日,一切都好,并無什么不適的地方?!?p>  “哦,是嘛”端王也不在意紀(jì)云澤習(xí)不習(xí)慣雍城的生活,他想問的也不是這個。

  端王換了一個話題,“聽聞紀(jì)大人和康寧那個丫頭對上了?”

  “王爺說笑了,下官并沒有和公主對上?!?p>  其實這段時日,雍城中不少人都說紀(jì)云澤跟康寧公主對上了,起因嘛,還是祈雨這件事。

  不過都是道聽途說,誰知道這個流言是從哪里出來的。

  紀(jì)云澤也覺得好笑,這些是哪里聽到的言語。

  他自己都不知道何時與康寧公主對上了。

  “那怎么聽說康寧這段時日派人砸了你的馬車?”

  砸馬車?

  紀(jì)云澤忽然想起來了,是有這么回事。

  不過砸他馬車的又不是康寧公主,怎就傳來傳去就變了人呢?

  “端王也許是聽錯了,下官的馬車是遇到了些問題,但是不是康寧公主?!?p>  是不是康寧派人砸的,端王倒也不知道。

  也沒派人查探,不過倒也沒有細(xì)問下去。

  他倒是想知道,紀(jì)云澤這個人是怎樣看康寧的。

  “哦,是嘛,那可能是本王聽差了?!?p>  端王這人雖比不上瑞王賢名在外,但還是有一定能力的,加上背后的母家扶持,也能和瑞王爭個高低。

  “不知紀(jì)大人覺得康寧這人怎樣?”

  紀(jì)云澤不知道端王怎么一直在問康寧公主,不過他自然不會亂說話。

  “康寧公主的為人,整個雍城上下皆知,下官也不敢亂說,萬一被人聽到告罪到公主那里去,下官也不好脫身?!?p>  “沒事,你就大膽的說,康寧找你麻煩,你就告訴本王,本王替你解決這事。”

  雖說端王平日里是看不上康寧這個皇妹的,但是也無法否認(rèn)這個皇妹在某些事上起著重要作用。

  在端王心里,紀(jì)云澤如今雖說和樓玉鸞接觸的還叫少,但是他一回雍城,便和樓玉鸞有了接觸,還是不得不防。

  哪怕樓玉鸞有了駙馬,但是她和趙明軒的關(guān)系惡劣也人盡皆知。

  趙家是站在瑞王那邊,但樓玉鸞和皇后之間還有一層養(yǎng)育之恩,平日里和太子也走得近些,這些無論是哪邊都會考慮的。

  就算他拉不攏紀(jì)云澤,也不能讓其他人有機(jī)會。

  

忘夏忍冬

我回來了,前面忙著學(xué)習(xí)就斷更了,后面又是實習(xí)找工作。本來是國慶當(dāng)天準(zhǔn)備更的,然后有去玩了就一直拖到現(xiàn)在。最近在想這本書要怎么寫,才能寫流暢,有故事線。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