薇爾莉特須費盡心思找電臺卻尋找不得,轉了一圈才發(fā)現(xiàn),她想聽電臺居然如此簡單——德國總參代表團每天早餐和午餐期間都會用喇叭放。由于電視機對于絕大多數(shù)市民來說都是奢侈品,聽收音機便是打字員們共有的消遣。只是由于薇爾莉特并不是完全的打字員,還是科爾布的秘書,才經(jīng)常錯過這個集體活動。
即使是德國人,也會讓幾個女打字員在上午十點和下午四點各休息十五分鐘,她們便在這段時間跑去餐廳聽聽廣播。一個名叫安娜·梅洛茲的員工還吐槽,說自己的前老板甚至比德國占領軍還缺德,連這半小時休息時間都不給她。
目前全世界有三個自稱“法蘭西官方電臺”的廣播站在打嘴仗,一個是位于維希的“法蘭西廣播臺”,由菲利普·昂里奧主持,市民通常稱之為維希臺。另一個則是位于巴黎的“明日法蘭西廣播臺”,由讓·埃羅爾德·帕基主持,市民通常稱之為巴黎臺。
最后一個是打字員們不敢聽的,那就是戴高樂將軍在英國開辦的“自由法國之聲”。
雖然女打字員們不可能在德國人眼皮子低下收聽最后一個電臺,但根據(jù)前兩個電臺噴人的內容,還是能大體猜測出自由法國在海外的動向。
比如現(xiàn)在,帕基就在廣播臺里歇斯底里地怒罵,聽語氣簡直是元首附身(據(jù)說德國人還挺欣賞他的風格),指責自由法國“勾結英國進攻友邦”、“滲透法屬殖民地”、“威脅法國的中東主權”等等。
傻子都能猜出來,現(xiàn)在自由法國八成是在進攻法屬黎巴嫩和敘利亞,只是這進攻友邦就不好說了。德國因為戰(zhàn)敗失去了所有的海外殖民領,所以在殖民地挨打的只能是意大利,至于是利比亞還是埃塞爾比亞亦或是兩個都在挨打,薇爾莉特就說不清了。
那么德內爾在哪里?羅貝爾又在哪里?他們還好嗎?
羅貝爾的情況大概是不錯的,除了英國人不允許他架機升空,讓他感到相當煩躁郁悶以外,身體上到?jīng)]有什么不適,但德內爾的情況就非常不妙了。
在戰(zhàn)爭期間稍微攢了點膘的他再次變得皮包骨頭,一病不起。由于沙漠里的環(huán)境實在是太惡劣,在3月3日中午,戴高樂便直接對中非司令部下達了命令:戴澤南上校將指揮權移交給勒克萊爾,本人回拉密堡養(yǎng)病,戴高樂將軍將親往探視。
勒克萊爾抽調了一個排的士兵護送德內爾回拉密堡,還有從加蓬一路趕來的專業(yè)呼吸科醫(yī)生陪同護理。由于撒哈拉沙漠中午實在太過炎熱,所以德內爾打算3月4日一早離開。既然如此,醫(yī)生便在當晚為德內爾做了一番簡單的體檢。
醫(yī)生收回聽診器之后,向關切上級的部下通告了一個好消息:戴澤南上校的身體是很虛弱,肺部損傷也不小,但只要抓緊治療,保命并不困難。
“所以上校之前是故意騙我們的吧?”摩步團1營2連和3連的官兵得知消息后,欣慰之余都有些不滿,“您就如此看輕我們的勇氣嗎?難道沒有您這個團長帶頭,我們就不上了?”
“我已經(jīng)不再是你們的團長了。”德內爾只好岔開話題,“你們一定要跟勒克萊爾上校打出點名堂!”
其實摩步團的情況已經(jīng)無須他掛念了,兵是好兵,將是好將,他的離開不會對摩步團的前途有絲毫妨害。
一直能穿越撒哈拉沙漠發(fā)動進攻的部隊,絕對是一支傳奇的鐵軍,他們必將創(chuàng)造更加傳奇的功績。
當天晚上,新一支運輸隊到達,為在庫夫拉綠洲駐防的590余官兵送來了嶄新的軍裝。這是喀麥隆和加蓬的被服廠趕制出來的法式熱帶野戰(zhàn)軍服,軍銜、標志也是完全法蘭西的。人靠衣裝馬靠鞍,換上新軍服之后,來探望德內爾的戰(zhàn)友們外表干凈利落,看得他心情也愉悅了不少。
“我們給你留了一套。”勒克萊爾還將一套新的上校野戰(zhàn)軍服擺在了德內爾的病床頭。
“你留著吧,在沙漠里兩套換著穿,我回拉密堡再領一套就是了。”
德內爾拒絕了勒克萊爾的好意,打算將這套軍服留給勒克萊爾做換洗衣物。只是勒克萊爾堅決不同意,還一定要德內爾明天穿著這身新軍裝走。
見勒克萊爾一再堅持,德內爾也不好拒絕,就留下了這套新軍服。
3月4號凌晨,德內爾在部下的幫助下?lián)Q上了新軍裝,隨后被士兵用擔架抬出了屋舍,打算趁著太陽還沒出來就上路。庫夫拉軍營的士兵早已集合完畢,德內爾也不以為意,沙漠中氣候惡劣,太陽升起之前,正是一日中難得適合訓練的時間。
只是今天士兵們并沒有立刻展開訓練,而是身著嶄新的軍服,一遍又一遍整齊喊著:“在我們的美麗旗幟飄揚在斯特拉斯堡教堂頂之前,絕不放下武器!”
“他們在重復勒克萊爾上校的誓言?!迸c德內爾同行的米勒軍士長為他解釋道。
德內爾又聽他們喊了幾遍,隨后叫停了抬著他的士兵:“戰(zhàn)友們,扶我起來?!?p> 士兵們猶豫了一下,還是將擔架小心翼翼地放到地上,隨后七手八腳攙扶起瘦弱不堪的德內爾。后者撐著一個黑人士兵的身體盡量站直,隨后面對城堡上飄揚的三色旗敬禮(雖然現(xiàn)在只能看到一片飄飛的黑影),以低沉卻堅決地語氣,也重復了勒克萊爾的誓言:
“在我們的美麗旗幟飄揚在斯特拉斯堡教堂頂之前,絕不放下武器?!?p> …………
戴高樂將軍在3月12日乘飛機抵達拉密堡,此時的德內爾已經(jīng)能夠自己走路,無須別人的攙扶,就和其他帝國防務委員會的主要成員一道迎接自由法國領袖。
只是在戴高樂眼里,仿佛只要一陣風,他的這個老朋友就會像風箏一樣被刮到天上去。
好在戴高樂不是個喜歡長篇大論的人——跟維希電臺對噴的時候除外——歡迎會幾分鐘內就結束了。一行人直奔總督府會議廳,在一張巨幅非洲地中海地圖前坐下。
戴高樂召開的這次會議,并非是單純的軍事會議。會議的第一項議程就是通報自由法國的經(jīng)濟狀況。法屬中非和西非的體量擺在那里,再發(fā)展也不會有什么太大起色,只是加蓬、馬里和剛果的金礦讓自由法國再也不用為資金發(fā)愁就是了。
“我們現(xiàn)在很有錢,或者說……窮得只剩錢了。”自由法國的“財長”普利文向在場的委員介紹道,“在光復加蓬和比屬剛果之后,我們已經(jīng)先后向英國提供了價值十五億英鎊的黃金,用于向國外購買武器。所以現(xiàn)在不是我們欠英國人的錢,而是相反?!?p> 十五億英鎊這個數(shù)字還讓不熟悉財政的軍官有些懵,但換成1800億法郎,大家就直觀得感受到了這筆款子是多么龐大,它足以維持三百萬法國陸軍高強度地戰(zhàn)斗十八個月。莫說是供給迄今為止只有數(shù)萬人的自由法國軍隊,供給整個英國陸軍都綽綽有余。
自由法國確實不需要在非洲刮地皮,就這窮鄉(xiāng)僻壤,費老大勁刮出個三瓜倆棗,還拉了一身仇恨,真的不值得。金礦敞開挖,一月就能挖出來一年的收入。
只是礦區(qū)報告,照這個進度挖下去,加蓬的金礦將最晚在1947年陷入枯竭。但現(xiàn)在不是追求“長期發(fā)展”的時候,帝國防務委員會的成員一致同意,不光不能縮減挖掘,還要擴大開采,爭取在1944年之前把金礦挖個干凈,讓每一克黃金都變成射向德國人的炮彈。
“所以不要在意錢的問題,現(xiàn)在錢根本不是問題?!贝鞲邩房聪蛄耸菹鞯牡聝葼枺澳懿荒茉诜侵藿o我訓練一支裝甲部隊?”
“多大規(guī)模?”
“能多大就多大?!贝鞲邩坊卮鸬?。
德內爾癱在椅子上思索了一會:“在目前的條件下,最多兩個裝甲營。”
戴高樂對這個答復有些失望,他示意德內爾解釋一下。于是后者很快用縝密的分析告訴這位以機械化部隊聞名的領袖,兩個裝甲營都算樂觀了!
“首先,不是有錢就能買到坦克的?!?p> 現(xiàn)在世界上有能力生產(chǎn)坦克的國家并不多,刨去德意和被兩國占領的盟國,還有英國、美國、西班牙、蘇聯(lián)、瑞典、日本能夠自產(chǎn)坦克。
西班牙和日本已經(jīng)是準敵國了,自然不可能從他們那里買到。英國生產(chǎn)的坦克自己都不夠使的,德內爾相信要是戴高樂去軟磨硬泡,或許也能要來一些,但肯定是淘汰貨。
說實話,英國現(xiàn)役坦克的設計都讓戴高樂和德內爾感到頭大,無論是瑪?shù)贍栠_還是十字軍,都不能滿足戴高樂心目中裝甲部隊的需要。
瑞典倒是有兩款還湊合的坦克,分別是該國自研的L60輕型坦克和捷克斯洛伐克38T的瑞典版Stridsvagn m/41。但是據(jù)德內爾所知,瑞典的坦克產(chǎn)量并不高,而且該國與德國隔海相望,著實不敢出售武器,生怕招致侵略。
至于蘇聯(lián)的話……蘇聯(lián)的武器出口向來跟著政治走,除了新經(jīng)濟政策時代,極少有“給錢辦事”這種事。雖然BT-7快速坦克在輕型坦克里也算不錯的,但德內爾不太相信斯大林會將武器出口給他不承認的自由法國。
所以自由法國恐怕只能從美國一家買到坦克。
“但是美國坦克不僅質量差,而且產(chǎn)量低。”
美國陸軍費拉不堪,這已經(jīng)不是什么秘密了。在去年八月,因敦刻爾克撤退而損失了大量重武器的英國便向大洋彼岸派出了一支采購團。雖然早就知道美國陸軍裝備極差,但是英國人還是抱著些許“或許美國人還有什么秘密武器”的期待的。
美國火炮還湊合著能用,美國坦克則差點閃瞎英國人的狗眼。英國人問美國人要“你們這里最好的坦克”,美國人就擺出了自己剛定型的新中型坦克——有七個成員,渾身上下開了十幾個機槍和手槍射擊孔,車體上裝一門75mm炮,小炮塔上一門37mm炮,炮塔上面再加一個機槍塔——看上去要多丑有多丑。
英國人連這個坦克的型號都不想問,直接讓美方生產(chǎn)英國已經(jīng)定型的坦克算了、但英國人的要求遭到了美方的斷然拒絕,美方表示,只能買該國兵工廠生產(chǎn)的武器,最多進行微調,絕對不會給英國人新開生產(chǎn)線!
于是英國人只能捏著鼻子訂購了一批這種被稱為M3的玩意。
“我們要買最多也就買這玩意了。”德內爾將倫敦傳來的資料給戴高樂看了看,后者這些日子一直忙著跟英國人簽各種經(jīng)濟協(xié)定,完全沒顧得上管這些事。
以至于看到M3的照片之后,戴高樂人都傻了。
“就這,產(chǎn)量才剛剛達到每月40輛,美軍自留一批,英軍接收一批,我們最多分個十幾輛?!钡聝葼栒f完,將另一份坦克的數(shù)據(jù)給了戴高樂,“我們更有可能買到這個,M2中型坦克。”
“我怎么覺得這還不如雷諾35型?”
“雖然它叫中型坦克,但實際性能被我們的R35輕型坦克完全碾壓?!钡聝葼柡敛涣羟榈赝虏壑绹械难b備。
————
不等我們的旗幟,我們美麗的旗幟,飄揚于斯特拉斯堡大教堂之上,絕不放下武器!——勒克萊爾
因為同勒克萊爾在庫夫拉綠洲宣誓,“摩步團”(馬上就會獲得“乍得行進團”的番號)又被稱為“誓言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