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毅簡單觀察了一圈,雖然門前顧客稀少,但兩位送餐人員從未停歇,電話更是一個勁響個不停。
負責統(tǒng)計的白雪手忙腳亂,一個勁解釋“發(fā)短息、發(fā)短息。”
有時也會將客人的地址與要求匯總下來。
沈毅看了三四分鐘,吳堯文壓根沒空搭理他,臉上油膩膩一片,早已分不清是油煙還是汗珠。
沈毅眉峰一簇。
先有張訓帆現在又是吳堯文。
看樣子真沒怎么注意。
衛(wèi)生永遠是餐飲的第一道門面,沈毅也曾再三提醒,但事一多也就拋到了腦后。
雖然離市場的大改還有一段時間,但沈毅感覺這種小事還是要從點滴做起。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到時一朝一夕也難有大改觀。
他可不想因這觸了上面的霉頭。
看樣子還歹找時間聊聊。沈毅暗自感慨。
隨即又到別處看了看,大問題沒有,小問題不斷。
而恰恰正是這些不引人注目的小問題,有時候才會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理工大店為了應對訂單較多的問題,一連搞了兩面架子,一次性可出爐十塊雞排。
沈毅由衷贊譽,就說怎么消耗的如此快,就算顧客有需,店中也產不出?。?p> 原來在這!
大概又過了一個小時,訂單才漸漸少了下來。
吳堯文抽空擦了擦額頭上的油漬,拿過兩瓶礦泉水,為沈毅遞過一瓶,說:“實在太忙了,有些問題即使發(fā)現,也來不及整改。”
沈毅點了點頭,啥也沒說。
他知道吳堯文說的是事實。
這或許就是小店鋪天生的弊端。
人多了嘛,養(yǎng)活不過;人少了嘛,有些問題來不及整改。
沈毅一時也不知如何是好。
“要不再招幾個人吧!”
思索了半天,也僅擠出了個不是辦法的辦法。
“也想過,但地方太小了,若在招個人的話,轉身都成問題?!?p> 沈毅瞅了一眼,也是。
雞排店本就不大,機器設備占據了大半,若再招人還真沒地方安置。
“實在不行,在冷熱飲店那邊隔出個小角落吧!”
“你的意思是?”吳堯文一愣,就連舉起的水瓶也停留在了空中。
沈毅笑而不語,而是轉而詢問別的,“用短信訂餐應該挺容易出錯的吧!”
“哎,誰說不是呢?都說了用短信、用短信,但偏偏還是有人打電話,遇到好說話的還好,不好說話的,也就只能硬著頭皮認了唄。不說這一來一去浪費時間,主要還容易造成漏記?!?p> “這倒也是。”
沈毅不由皺眉,這也是當初沒有辦法的辦法。
當初推出送餐也僅是心血來潮,誰知會延伸到如此地步,甚至要取代現實中的買賣。
長期用短信訂餐肯定不現實。
“你說我們能不能自己開發(fā)個軟件,讓顧客在上面下單。這個我之前了解過,難度系數不大,找?guī)讉€學生就能搞定?!?p> 沈毅一琢磨。
事還真是這個事。
雖然他學的不是計算機,但搭建一個下單平臺著實不難。支付寶的手機支付業(yè)務應該開通了,就是不知在這有多少的認同,實在不行兩手準備,手機支付與現金支付同時進唄。
不過這個錢!
沈毅一陣頭大,互聯網就是個燒錢的玩意,下單平臺雖然不難,但沒有個小幾萬肯定下不了。
還有這衛(wèi)生?
沈毅遞過紙巾讓吳堯文擦一擦油漬,雖然剛剛擦過,但油漬又占據了半張臉。
“這樣下去也不是個事,不但看起來精神面貌不佳,對員工的身體也不好?!?p> “這個事我也考慮了,但目前而言也沒有什么好方法。”
沈毅點了點,上一世雞排店是怎么搞的來,他真沒怎么注意,一時還真想不起來。
不過這個衣著?
沈毅的意思是統(tǒng)一,不但可打免費的廣告,看起來還干凈整潔,還有跑跑送餐員,跑出去那可是店的招牌,豈能這般隨意。
吳堯文一一記下,雖然開業(yè)僅一天,但問題著實不少。
現在還好,雖然忙,還是有度的,等到新生一股腦而至,那才叫真正的喝水都要抽空。
沈毅的意思是慢慢來,開業(yè)的同時發(fā)現問題,然后及時整改。
最后又回到了招人上。
匯總登記不僅僅只有雞排,那又何必糾結在哪邊呢?既然冷熱飲店那邊有空閑,那就去唄。
雞排店空出來的地方正好招個人,負責打包。
吳堯文一聽還真是這么一回事,也就答應了,不但專業(yè)化、流水化,反而提高了效率。
原本想著撈一筆就走,誰知錢沒撈到,投資卻是愈來愈多。
對此二人無可奈何,既然做了,那就要像尖刀一般突出,不然如何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晚間,沈毅、吳堯文、閆麗、張訓帆齊聚一堂。
實踐往往是檢驗真理最直接的地方。
一開業(yè)諸多問題一覽無遺。
甚至不需要別人提醒,自己都能看的一針見血。
“兩地相隔太遠,運輸是一問題,昨天我們就準備了五百多塊,今天總不能準備一千塊吧!”吳堯文率先發(fā)言。
“想都不想要?!遍Z麗直言打斷,“工廠一天也就一千出頭,都被你一家拿去了,我們兩家喝西北風?。 ?p> “就是,說什么也不答應?!睆堄柗搽S聲附和。
雖然說不過人家,但氣勢上一定不能輸。
沈毅止不住撓頭。
之前為了方便就搞在了宣大附近,隨著理工大店的開業(yè),弊端顯露,這才是第一天??!那第二天、第三天還咋辦?
沈毅一陣頭痛。
但也不能照顧那邊一股腦搬過去,理工大大學城坐落和平區(qū),說到底就是塊荒地,前不著村后不著店,真的搬過去,這邊兩家店面臨的問題比現在還麻煩。
“實在不行稍微往那邊挪一挪吧!”吳堯文說。
搬遷過去肯定不太現實,所以只能找一折中的方法。
“搬遷到哪?”沈毅問。
“要不城關區(qū)吧!那邊離每個地方都比較近。”
這是最為合理的方法,三店的中點,距那邊都不遠不近,取貨都比較方便。
甚至今后去城關開分店也未曾不可。
不過卻遺漏了最為關鍵性的一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