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如水,總在不經(jīng)意間溜走。
南云縣內(nèi),一樣新出現(xiàn)的物事吸引了人們的注意,胡家稱其為電話。
建水城新開的一間電話鋪子里,穿著一身黃色短打的伙計掛了手上的電話,拿起旁邊的紙張,上面寫著對方要聯(lián)系的人。
他喊過一個得閑的員工,將紙張遞了過去,說道:“程家成衣坊的大掌柜從縣城來的電話,要找他家大兒子,你去跑一趟,地址我已經(jīng)寫在紙上了?!?p> 等他說完,那員工就拿著紙張跑了出去,尋那程家的大公子去了。
這是如今五城內(nèi)常見的一幕。
前些日子,胡楊把學府和縣城之間的電話線接上之后,就常以此和家中聯(lián)系,幾天時間,就指揮了不少事情。
其中一件事情就是讓城主府主持在各城之間也通上了電話。
當然,缺少轉(zhuǎn)換機等部件,暫時還無法實現(xiàn)撥號的操作,不過一對一是沒什么問題的,只要多搭上幾條線,靠人工轉(zhuǎn)接就可以了。
有著幾年的適應,對于南云縣內(nèi)出現(xiàn)的新奇事物,人們的接受能力已經(jīng)提升了許多。
簡單的體驗過幾次,人們就喜歡上了這種便捷的聯(lián)系方式。
說起來,自從五城聯(lián)盟正式形成之后,在南云城胡家的主持之下,各城之間的道路已經(jīng)是非常寬敞與結(jié)實的了。
往??赡芤呱先奶斓木嚯x,如今乘坐城際公共馬車,至多只需要一日的功夫就能到達,所要花費的代價,也不過是十來錢或者再多一點,這是屬于官方重點補貼的行業(yè)。
在這種情況下,人口的流動就比較頻繁了。
很多人為了更高的工錢,選擇了在別的城市工作,而家則在原來的地方,甚至鄉(xiāng)村之中。
不過在信息溝通上,還是頗有需求的,因為對于普通人來說,即便十幾錢也是也是不能輕易耗用的。
所以很多時候,既舍不得花錢,當然也沒有時間可以回家,這些人就會請托人寫信郵寄回去,往往只要兩日的時間就能收到回信。
而對于那些有錢的人來說,有的時候需要和人溝通,書信的方式未免太慢,在兩座城市之間跑一趟呢,又有些折騰人,但在現(xiàn)實的面前,也只有妥協(xié)。
但電話的出現(xiàn)就不一樣了,雖然價錢較跑一趟城際馬車的花費略高一點,但那種仿佛親人就在耳邊呢喃的感覺,卻不是書信能帶給人的體會。
一些已經(jīng)離家大半年的工人,往常都是靠著家書以解相思,如今也舍得花上一些錢和家人聊上一會兒。
城際廣播的事雖然沒有電話來得急切,不過也在正在緊鑼密鼓地張羅著,南云城內(nèi)的電線桿子上很多都已經(jīng)掛上了大喇叭。
胡楊前番想起的報紙雜志等事物,也已經(jīng)開始操辦起來。
李德良偶然得知消息之后,主動接過了任務(wù),目前紙廠那邊已經(jīng)在研究合適的紙張,同時印刷廠也開始著手準備一套新的活字。
按照胡楊的規(guī)劃,第一批的報紙將會分成三個版塊。
第一個版塊胡楊將之命名為書山學海,取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之意,主要刊載一些學識文章之類的東西,兼且搭載一些物理上的小知識,權(quán)當是勸學和開民智了。
第二個版塊胡楊將之命名為上下一心,主要刊載一些南云縣的政務(wù)命令和民政問題,旨在讓百姓知道城主府為百姓做了些什么,和將要做些什么。
如果說,前兩個版塊都是為了讓南云縣百姓過得更好而開設(shè)的,那么第三個版塊就純粹是圖一樂了,胡楊將之命名為商業(yè)娛樂版塊。
這一塊的內(nèi)容,一半會是一些胡楊準備抄出來玩的讀物故事;而另一半則會是對南云縣內(nèi)各種商業(yè)行為的報道,以及收費后打的廣告。
之所以做這樣的安排,其實也是包含有一些無奈。
在這個時代,普通百姓最關(guān)心的還是手邊肚皮里的那點事,胡楊在報紙的前兩個版塊所準備的東西,雖然是立意深遠,但卻有些過于飄渺了,不夠接地氣。
因此胡楊不得不在里面搭配一些增強閱讀性和話題性的東西,只有人們的興趣上來了,閱讀的基數(shù)大了,前面的內(nèi)容才能發(fā)揮出應有的作用來。
當然,既然是奔著開啟民智的終極目標去的,胡楊給報紙做的定價當然不會太高,基本上就是一兩個銅錢的價格,普通人也是隨意拿得出來的。
但是說回來,辦報紙可不會是一項輕松的事情,工人的工錢、請人寫稿子的稿費、購買紙和油墨的材料花費等等,都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用公款來做補貼當然是可以的,不過胡楊想了想,前世的那些報紙雜志不靠補貼照樣能運轉(zhuǎn)得很好,靠的,不就是做廣告的收入嗎。
這樣一來,胡楊就打算找那些做生意的拉拉贊助了,反正誰都不會吃虧就是了。
……
九月第四周的第三天,楚星流找到了胡楊,原來是那些皇室的煉器師終于到了。
其實以修行者的手段,直接從京師到南云,雖然相隔數(shù)十萬里的距離,但也不過數(shù)日的時間罷了。
之所以用了這么長的時間,其實也是有一些波折在里面的,不過楚星流并沒有在這方面解釋什么,胡楊也就沒有追問。
如今,三位煉器師加上十來位學徒,這個皇室可以派出來的最佳陣容,已經(jīng)到了南云縣,正停駐在安南王的別院中。
據(jù)楚星流解釋,這是安南王的安排,想要他們先在南云縣內(nèi)體驗幾天,才好讓他們更好地配合胡楊的安排。
胡楊對于安南王的安排自然沒有什么意見,說起來,直到今天,他都還沒有見過大乾帝國那個傳說中的男人呢。
楚星流離開之后,胡楊找到了又在研究道紋的二伯,等了幾天沒等到一干煉器師,二伯又恢復了往常的狀態(tài)。
胡楊把楚星流說過的話重復了一遍,二伯胡清輝也是認同了安南王的安排。
其實胡清輝也明白,對于傳統(tǒng)的煉器師而言,現(xiàn)在南云城出現(xiàn)的這些東西,真的是完全陌生的一種手段。
先讓這些人在南云縣城里體驗一番,讓他們心里面有個數(shù),后面相處起來,才會更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