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一直到了上湯城,靜晗姐妹幾個再沒見到永嘉郡主了。
待船靠岸,一行人上了馬車,才有嬤嬤前來,說是永嘉郡主身子不適,已先行一步回勤王府了,命人將她們幾個送往上湯城郊的別院。
姐妹三個坐在馬車中,皆是惴惴不安。靜姝緊緊握住靜晗的手,示意她不要怕。
本以為郡主會領(lǐng)著她們一道直至太子選妃結(jié)束,結(jié)果竟將她們打發(fā)到別院中,幾人都是未見過世面的小丫頭,縱使帶著嬤嬤一道,到底是女流,心底里還是害怕的。
她們下船的碼頭靠近西城門,郡主的別院卻在東城門,馬車從碼頭一路往東城門駛?cè)?,緩緩穿過一段繁華的鬧市。
路上人很多,馬車行駛的比較慢,沿街的叫賣聲,談笑聲,還有各種食物的香氣都往馬車?yán)锩驺@。幾人才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上湯的繁華,心中的擔(dān)憂同害怕這才驅(qū)散了許多。
靜姝微笑輕聲道“上湯城不愧是國都,這等子熱鬧的場面,在閔陽估計(jì)也只有年節(jié)時才有吧?”
靜晗也微笑點(diǎn)頭“我也是第一次見著這么熱鬧的街市,在閔陽時,也未好好逛過街”因著在孝期,便極少出府,從前在邊城西邕的時候,西邕因著常年戰(zhàn)亂,也沒有這種安定繁華。
靜月雖與她們不是同胞姐妹,也不愿同她們疏遠(yuǎn)了“靜晗妹妹,日后得閑了,我們也可陪你好好逛逛這上湯的街市”
靜月伸手輕輕拂開車窗簾子的一角,對著靜晗使眼色“靜晗妹妹快看,這街上竟有這么多的女子,咱們在閔陽時出行還得戴著帷帽,這上湯城的女子就這樣大大方方的在街市上行走,未曾蒙面也未曾戴著帷帽,倒是真真讓人羨慕的緊”
靜晗將信將疑,又想著嬤嬤教導(dǎo)的貞靜守禮,不可做出格的事,但是最終少女的好奇心戰(zhàn)勝了她,伸手拂起自己這邊的簾子,一往外看就見著一個俊俏的少年郎沖著自己的方向笑的燦爛,靜晗心里一跳,想著這人怎的笑的這樣開心,是對自己笑么?
那少年郎君頗為俊俏,劍眉星目,笑起來嘴角還有一個小酒窩,露出一只小虎牙,若說有哪可以挑剔,只是身形有些瘦弱罷了,看衣著倒是非富即貴,靜晗心里卻想著,這人沒有穆平奴那廝長得好看。
原還以為這俊俏郎君是對著自己笑的,沒成想從馬車側(cè)面小跑過來一個嬌俏的少女,向著那小郎君跑去,一把挽住那郎君的手。
少女一邊挽著少年的手,一邊將另一只手上的糖人遞到他跟前,撒嬌道“琮哥哥,你看,這個糖人可是我自己做的呢,我廢了好大番功夫人老板才愿意教我呢,送給你”
靜晗臉有些紅,放下簾幔,隔絕了外面的聲音,剛剛竟是自作多情了一番,人家小郎君根本不是沖著自己笑的。
靜月倒是沒注意靜晗這份窘態(tài),只看見外面的少年少女甜甜蜜蜜,有些羞赧的放下自己這邊的簾子,捂嘴笑道“這上湯真是風(fēng)氣開放,年少慕艾的小郎君小娘子們倒是也不避諱,若換在閔陽這般孟浪,怕不是會被族老們打斷腿”
靜姝倒是一直恪守自身,不愿朝外看,瞧著靜晗好不容易開心一回,也未出言訓(xùn)斥什么,出發(fā)前,嫡母王氏倒是叮囑自己要注意姐妹幾個的言行舉止,索性幾個嬤嬤和丫鬟都在后面的馬車?yán)?,也不知道她們幾個做的事,便沉默不語,只淡淡的笑著。
靜晗捂了下臉,感受到臉上的熱度,想著要轉(zhuǎn)移下注意力,便對靜姝說道“三姐姐,上湯真熱鬧,你不看看嗎?若是能一直生活在這里就好了,這里的安寧與祥和就是我一直向往的”
靜姝自是知曉她在說什么,靜晗自幼長與邊境,歷經(jīng)數(shù)次戰(zhàn)亂,如今渴望和平也是人之常情,靜姝伸手握住靜晗的手“若是喜歡這兒,那就一直住下去,反正父親很快就要帶著林家整個的搬來上湯,聽聞上湯有一座林家的舊宅,咱們得閑的也可以去看看”
靜月是家中悉心培養(yǎng)過的,自是了解過林家每個人的身世經(jīng)歷,對這位四姑娘倒是也唏噓同情的很“對的啊,靜晗妹妹,日后你們可是要常住上湯的,說不準(zhǔn)到時候都會住膩了”
姐妹幾個捂嘴笑。
一路笑著,姐妹三個卻心思各異。
靜月心中倒是有些許緊張和焦急了,自己家畢竟只是林氏的旁支,父親只是一介白丁,此次小選,自己能在林氏推舉的候選人之列,全靠祖父作為族老的資歷老,且與大老爺有恩。
此次林氏姐妹即便未選上,也可以留在上湯慢慢尋個門當(dāng)戶對亦或者是高門大戶的夫婿,可是自己介時就要回閔陽,若是未曾過上這錦衣玉食的生活還好,一旦體驗(yàn)到世家貴族的生活,就不想要再去過平凡人的日子了。無論如何自己必須留在上湯。
靜姝則是想著鄧小娘叮囑過的去外祖家看看,得避開姐妹獨(dú)自去才好。
因著城區(qū)較大,領(lǐng)路的侍人這才選擇橫穿整個上湯城,但也頗廢了一番功夫。官船一大早便抵達(dá)了上湯的碼頭,這可番都過了晌午也沒趕到郡主安排的別院。
錯過了吃飯的點(diǎn)了,不止后面的丫鬟嬤嬤們餓得不行,便是在前列馬車上的靜晗姐妹幾個也在吃著車上的糕點(diǎn)喝著涼水充饑。引路的是郡主的隨從侍人,他們都是簡單吃了口干糧,林家姐妹初次到來,也不敢在他們面前表現(xiàn)得多有優(yōu)越,焉不知,這又是不是一場試煉。
靜晗粗粗的吃了幾口糕點(diǎn),便靠著馬車壁小憩了一會兒,一旁的靜姝和靜月喝不慣水袋里的涼水,只得蹙著眉頭,小口小口的吃著發(fā)干的糕點(diǎn),靜月還好,畢竟家中也只尚能溫飽,這等子小苦倒是受得住,只說著這糕點(diǎn)過于甜膩了。
靜姝倒是覺得這糕點(diǎn)放的時間太長,有些發(fā)干割嗓子,雖說她是庶出的姑娘,但是嫡母王氏在吃穿用度上對她那是沒話說,事事都比照著嫡親的女兒靜絮來,靜姝竟是沒受過什么苦,她吃兩口糕點(diǎn)就得歇一會,細(xì)嚼慢咽,想著嫡母平日里對自己照顧,一時間有所感觸,心口發(fā)酸,想著自己是不是太過不知好歹了,凈想著如何逃離,可是一想到自己的親生母親鄧小娘,靜姝復(fù)又堅(jiān)定了自己的想法。
靜晗閉著眼,聽著她們粗淺進(jìn)食聲音,倒是覺得這馬車上的糕點(diǎn)也沒有那么不堪。當(dāng)初西邕城破后,自己隨著母親弟弟一路逃亡到閔陽,途中經(jīng)常餓著肚子趕路,林周叔為了幾人的安全,準(zhǔn)備的干糧都是又干又硬便于保存的,跟美味那都是沾不上邊的,自己在途中也不敢抱怨,更不敢不吃這些干糧,想起來從前在西邕時,還常常挑食,這不吃,那嫌棄,當(dāng)真是不知疾苦,現(xiàn)下吃這甜膩的糕點(diǎn),心里竟還是滿足的,感覺一夕之間就成長了許多。
馬車在路上行駛了一天,穿過了人聲鼎沸的鬧市,現(xiàn)下穿行在草木豐沛的城郊路上,她們到達(dá)別院已是申時末了。
靜晗靜姝攙扶著下了馬車,在馬車上坐了一天,腿腳有些麻,幾人都小心翼翼的下了馬車,各自的丫鬟嬤嬤趕緊上前攙扶伺候。
靜晗站穩(wěn)身子,一抬頭,看見別院鎏金的牌匾在夕陽的暉映下熠熠生輝。
“知守別院”靜晗喃喃念出牌匾上的字。
幾個少女也目光堅(jiān)定的看著這牌匾,心中各自定下了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