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一下自己,為什么不快樂?
1,身體不好,得了哮喘,不能停藥了。
2,沒有錢花,不能買心儀的衣服,不能出去浪。
3,和父母關(guān)系不痛快,他不能理解我在子女教育碰到的煩惱。甚至,他們是巴不得是“去母留子”。
4,和孩子關(guān)系不痛快,或者說非常惡劣。孩子的學習離自己的預期還是有一定的距離的。
5,看不到未來的希望。自己就這樣“混吃等死”?
有時候,人不知道自己所面臨的險境處境,其實這也是一種幸福。有時候,人的煩惱就是自己很多事情看得太明白了。
當自己的孩子到了青春叛逆的年齡,自己再回憶當年的一些事情,真的是細思極恐的。原來,人心就是這么惡毒,自己所處的環(huán)境,是這么步步驚心。
這兩天還在和老公溝通,當年極力栽培我的語文老師楊華,也是親手毀掉了一些學生。老師不是把每一個孩子都培養(yǎng)成高材生,而是盡可能讓孩子健康積極,盡量給孩子努力的機會的。
回過頭當時自己初中畢業(yè)時,有區(qū)考的政策,其實這本身就是一項不上臺面的暗箱操作,讓成績最差的那部分學生不要參加統(tǒng)一中考,發(fā)他們一張畢業(yè)證書,讓他們提前離開。這樣學校的總體成績就會顯得好看很多,但是究竟的干掉誰留下誰,這里又有很大的爭議地帶的。有的孩子成績確實不理想,但是他經(jīng)過最后四個月努力,還是可以考及格,上一個高一級的學校的。
但是當時的時代,楊華通過恐嚇和威逼,把他們嚇退了。有的孩子確實怎么想辦法也“爛泥扶不墻”了,有的孩子拼盡力氣努力一下,還是跟得上的,老師卻不給他努力的機會的。我至今還印象很深,陸玉梅成績初一初二時,還是跟得上的。突然之間老師讓區(qū)考,她哭了一個周末,我也給她打氣,好好努把力不要走??!可是過也兩天,人家已經(jīng)把手續(xù)辦好,消失在隔壁的教室中了。
我也是活到四十歲才想明白,有一種“不行”就是“老師忽悠你不行”,你以為自己不行,你父母也以為你不行,老師知道你努把力能行,但是她就是忽悠你。正在想想,滿足以下任何一個條件:
1,從小家境稍微清貧些,沒有游戲機的誘惑,知道努力。
2,學習上智商稍微高一些,那個時代,“”吊兒郎當,成績中上”,有情況還是很多的。
3,父母及早發(fā)現(xiàn)苗頭不對,成績在警戒線了。及早出手干預,該補課補課,該吃生活吃生活。
4,父母懂一點社會的灰色技能,會去行賄老師。
5,楊華對小孩子心存敬畏,良心稍微好點。當時,可能她也年輕吧!也是無敵者無畏,殺伐很狠心的。
也不知道,在她日后漫長的人生中,她似乎會有一絲歉疚之心,這幾個孩子,我當時好好地打打氣,好好和家長溝通。他們拼盡全力,是可以考上高一級的學校的,他們可以在菁菁校園中,生活到18周歲再踏上社會。他們不用16周歲就拿著身份證,出去求職經(jīng)受社會的毒打。他們不用被長輩的貼上標簽(壞孩子),他們不用接受同齡人的歧視(差生)。甚至女孩子還會落入情場老手的圈套失身懷孕,男孩學會了抽煙喝酒打架斗毆。
他們當時只是一個15歲小孩子,如果拿游泳作比喻,班級70%的孩子已經(jīng)完全會了,15%是無論如何也教不會了。他們是剩下的15%,他們介于兩者之間,半會不會的樣子,但是他有點游泳基礎,所以他們拼命地掙扎伸出手請老師給個救生圈,但是老師卻狠狠地把推到深水區(qū),任憑他們溺水。當時老師好好鼓勵他們一把,再好好練上十個回合,他們就會游了呀!他們學游泳,只是比平均水平,要多練上十個回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