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秦相不韋
聽到巴厷說道清家既然絕不涉各國紛爭,那眼前的亂局也必定不是他們引起來的,成和的心里也稍微安定了一些,可是處于斥候的敏感,他還打算多了解一些,于是問道:“既然清家生意做得這么大,可是在各地都見不到他們的店鋪,對于不知內(nèi)情的人來說更是對他們聞所未聞呢?”
巴厷對成和的刨根問底并未覺得厭煩,反倒很欣賞他這種虛心求教的樣子,便對他一臉坦言道:“小弟有所不知,之所以清家人不設(shè)店鋪,其實是因為他們只管售賣水銀。”
“什么?只賣水銀?我沒聽錯吧?”成和更糊涂了,怎么清家人行商做事與別家差別如此之大?便開口問道,“若是只賣水銀,那其他行業(yè)又是如何興起的呢?”
“小弟確未聽錯,實情的確如此,”巴厷道,“這就是清家人隱秘低調(diào)的原因。他們采取的是商行集群的方式在運作。就是說清家是本家,而在清家做事多年的人,本家會提供本金給他們,讓他們做為清家派系的一支,獨立辦商經(jīng)營其他行業(yè),所得按比例付給清家傭金即可。而我這蜀來坊就是屬于清家派系專門負(fù)責(zé)售賣鹽鐵生意的?!?p> “為何要做如此安排?”成和問道。
“小弟可知過慧易夭,樹大招風(fēng)?清家如此安排,更是他的智慧,”巴厷答道,“縱觀天下,但凡經(jīng)商,絕無長盛不衰的道理。尤其是想在如今這大爭之世立足,必然要韜光隱晦,因為店鋪開的越響亮,越會被官府注意到。一旦國中府庫空虛,第一個拿來開刀的就是這生意最大的商家。而清家的本家售賣水銀只是利用走商的方式進(jìn)行,其他在各國開立的派系也并不顯眼,等閑不會被當(dāng)?shù)氐墓俑涔K?,無論天下如何紛爭,也不會動搖到清家本家的根本?!?p> “原來如此,正所謂登高易跌重,正是這個道理。聽兄長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啊,來小弟再敬大哥一碗?!背珊驼娴氖歉杏X此番談話使自己受益良多,由衷的端起酒碗和巴厷對飲而盡,接著道:“看來這清家的東家定是有大智慧之人,如若有幸定會當(dāng)面拜訪,聆聽教誨?!?p> “哈哈哈,小弟這心愿可是難遂所愿啦!”巴厷笑了起來,“不要說你,就算是我這為清家操持了三十多年的人來說,都沒有見過他的真面目呢!”
“連你也沒見過?這是為何?”成和問道。
“這是因為現(xiàn)任的東家身份特殊,我也只是耳聞,說是她本是上一代東家的發(fā)妻,由于丈夫意外身死而接管了清家的產(chǎn)業(yè),”巴厷道,“清家本居于大江上游,之所以能讓一個寡婦接管產(chǎn)業(yè),是因為她的本家在巴蜀發(fā)現(xiàn)了一座水銀礦,便作為了籌碼才使然。于是清家舉族遷往巴蜀,方才有此大業(yè)。由于寡婦的身份特殊,兼之為夫守寡意志堅定,所以她從不見外人,只是由清家的族人代為見客。所以世人只聞寡婦清之名而見不到其人。”
聞聽巴厷講述寡婦清的身世來歷,成和頓時對這個堅貞剛毅的傳奇女子肅然起敬,做為一個女流之輩能代夫率領(lǐng)全族取得這商界的奇跡可謂是難上加難。思忖間,又聽得巴厷道:“其實,寡婦清這個名字能為天下商界所知,也只是這兩年的事情,原因在于她用售賣水銀的方式,開辟了一個商路最大的靠山?!?p> “最大的靠山?”成和還是有些不明白,各國國君已經(jīng)能和清家攀上關(guān)系,那這最大的靠山會是誰呢?
“沒錯,這個靠山就是當(dāng)今的秦王嬴政!”巴厷一字一頓地說道,顯然在他的內(nèi)心里也認(rèn)為是極為重要的,“從秦王登基第七年開始,不知為何開始大量的收購水銀,而且專門派人到巴蜀去找過寡婦清面談,并給予資金供她加大產(chǎn)量。從此以后,寡婦清的大名才開始逐步流傳開來?!?p> “可是按兄長所說,寡婦清力求隱名匿姓,如此這般暴露了身份就有些違背清家低調(diào)隱秘的作風(fēng)了??!”成和道。
“是啊,我們也想不通到底為什么,但是據(jù)傳聞這是秦王有意扶持于她,具體緣由也是眾說紛紜,無一定論?!卑蛥毣卮鸬馈?p> “莫非是秦王明為采購水銀,實則扶她上位,為著某個特殊的意義?”成和想到這里,突然一個念頭跳了出來,心里不由得又是狂跳,脫口道,“難道秦王此舉是為了推寡婦清來對抗呂不韋?”
巴厷不可思議的上下打量了一遍成和,臉上首次露出凝重的神色。成和的推斷早已有過,那是自己這些商家聚在一起,拼湊出來的結(jié)論??墒茄矍斑@個年輕人只憑自己的寥寥數(shù)語,便有了同樣的推斷,雖說眼下不精于商道,可日后也不能不說是一個奇才。
雖然巴厷嘴上沒說什么,但是言語間也開始流出嚴(yán)肅的味道,開口道:“小弟此言令我刮目相看啊,這也是我們這些派系里的人得出的一種可能,可是此舉的確違背了清家不投靠任何一方來打壓另一方的行事方法,所以才沒敢確定?!?p> “可如果這就是真相,為什么秦王要借機對付呂不韋呢?他可是目前秦國朝堂最炙手可熱的人,且不說這朝臣均以他馬首是瞻,就說這屢次主持秦軍東出,也是功不可沒啊?!背珊蛦柕?。
“小弟未到過秦國,所以對那的情況有所不知,”巴厷行商之時也是屢次路過秦都咸陽,也曾因為那里的民風(fēng)淳樸而駐足停留過。說實話,咸陽人也是一樣的實在,只要是貨品質(zhì)量能夠滿足需求,價錢公道合理,便爽快的交易下來,絕不討價還價,而且彼此間也絕無以次充好的行為。正因為如此,對秦國,對呂不韋還是有些了解的,便把自己所知的情況,對成和一一倒出。
這呂不韋原本是衛(wèi)國人,祖上本是個小商販,直到家業(yè)傳到了他手里,才開始發(fā)達(dá)起來。呂不韋可說是個商界奇才,除了對商機洞察機敏外,最重要的就是眼光毒辣,天下萬物在他的眼里都是一件商品,如果善加運作都可以獲得豐厚的利潤。
二十年前,呂不韋偶然間遇到了尚是質(zhì)子留于趙國,生活上窮困潦倒的嬴異人,便覺得這是一件可以帶來巨大財獲的商品。他知道,無論商人如何運作,都逃不過被人蔑視的境遇,長盛不衰更是不可能,遂做出了把嬴異人這奇貨可居的商品運作成秦王,只有擁軍建國才能獲得最豐厚的利潤。
在他的運作下,嬴異人先是拜秦太子妻華陽夫人為嫡母,更名子楚。后來又在呂不韋的巧妙安排下,拋下妻兒單身逃回秦國都咸陽,成為了太子的世子。待秦昭襄王薨,當(dāng)年的太子也就是后來的孝文王為其守孝一年,剛剛登基三天便一命嗚呼。就這樣,當(dāng)年同輩中排名最靠后的秦國王子竟然一躍成為至高無上的秦王。
異人做了秦王,自然不會虧待自己的恩人,先是不顧宗室的反對,力舉呂不韋為大秦丞相,封為文信侯。后又在將妻兒從趙國迎回之后,命嫡子嬴政稱其為“仲父”。自此,這個周游列國的大商人成為了天下最強大的國家里,除了國王外最有權(quán)力的人??梢哉f當(dāng)年的抱負(fù)一舉達(dá)成。
按說這呂不韋不僅僅是商界的大才,對于治國理政也是大有作為。在丞相任上的十幾年間,先是率軍東出,攻滅了西周小國,打下了關(guān)東各國大片土地;緊接著又命韓國人鄭國在關(guān)中興修水渠,增加了幾十萬畝的良田。同時又主持監(jiān)督國內(nèi)兵器的制造,使得一時間秦國國庫充盈,民生發(fā)展到了鼎盛時期。
可是呂不韋有一點是無法改變的,那就是他的商人本色。把任何事情都當(dāng)做商品看待,既讓他得到了至高無上的權(quán)利和財富,也成為了他飽受天下人詬病的絆腳石。尤其是異人死后,嬴政即位,呂不韋更是權(quán)傾天下,屢屢以“仲父”之名代行秦王之命,早已引起贏氏宗親的不滿,只是嬴政以自己年幼尚未親政為由,仍命其代為發(fā)號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