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北郡風云之雛鷹出世

第四十九章 秦王之意

北郡風云之雛鷹出世 戰(zhàn)云橫空 2862 2021-02-20 12:00:00

  聽到成和說出了自己的推論,巴厷一直在沉思不語,過了一會才道:“辛小弟言之有理,現(xiàn)在看來秦國國君是否親政的爭斗已經(jīng)擺到了明面上。而且你說的對,這呂不韋擺明就是還沒把秦王放在眼里,看似輕描淡寫的一個手段就是直戳寡婦清的要害。至于結局如何,只能看寡婦清該如何決斷了,但是從這幾年來看,清家好像并沒有接受秦王的好意?!?p>  “至于為何特使選擇了李斯,我也是沒有想清楚這個緣由,”巴厷又道。

  “那會不會李斯明著是呂不韋的人,其實暗中投靠了秦王?”成和的腦中突然蹦出了這個想法,“可這李斯又是何人?”

  巴厷道:“此前從未聽說過李斯其人,只是做為秦使以后,他的消息才陸續(xù)傳來,我對他也知之甚少。只知他本是楚國人,曾在齊國的稷下學宮拜于荀子門下,為求功名才投于呂不韋的相府?!?p>  “既然此人一心求得功名,那極有可能秦王許給了他比呂不韋更豐厚的條件,使得他暗中投靠秦王。”說到這,成和的眼中突然閃過了一絲亮芒,興奮地道,“如果再多幾個這樣的人物,那秦國必將陷入一場內亂,暫時無力東出了!”

  沒想到,巴厷聽到他的這番話,神色突然黯淡了起來,成和知道自己失言了,隨即聽見巴厷道:“唉,如果真的秦國大亂,那才是真的天下大亂了。”

  “這是為何?”成和有些奇怪的道,“難道秦國攻打山東六國,侵城奪地還成了維護天下安寧了不成?不說別的,就說你們巴蜀,當年不就是被暴秦吞并的嗎?”

  “雖說我們巴蜀在幾十年前被秦國吞滅,可是我們并沒有心懷憤懣,辛小弟可知為何嗎?”巴厷道。

  “這個不知,”成和正色道,“我只知滅國乃是大恨,國人會因此失去根基,流離失所,難道還是幸事不成?”

  “可是對當年的巴蜀人來說,秦人的到來還當真是幸事呢,”見成和滿臉不可思議的表情,巴厷道,“當年的蜀王可謂是殘暴不仁,貪婪成性,導致百姓生靈涂炭,苦不堪言??沼胸S富的物產(chǎn)而不能富強壯大??汕厝嗽谏蠈④娝抉R錯的率領下,一舉攻滅蜀國實行秦政的時候,卻對百姓秋毫無犯。后來的蜀地郡守李冰又是親力親為帶百姓在岷江上興修水利,解決了為患幾百年的洪水,增加了千萬畝良田。如今巴蜀已是一片國泰民安,小弟你說,我們豈能對秦國還抱有憤恨之心?”

  看著成和沉默不語的樣子,巴厷又道:“后來我到各處走商之后才知道,秦法與他國之間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即便是普通的平民百姓也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賺取爵位,享受國家的俸祿?!?p>  “小弟可知,這秦法嚴苛了百余年,給秦國帶來的最大成就是什么嗎?”巴厷問道。

  “小弟從未到過秦國,不敢妄言。”成和有些改變了之前對秦國的看法,恭敬地道。

  “秦國最大的成就,也就是與別國最大的不同在于,上下一心,步調一致,如同尺量斗載一般,”見成和不是很明白,巴厷解釋道,“百姓做事不敢欺詐耍奸,官府做事不敢貪贓枉法,貴族犯法與百姓同罪,就連取消了王族的封地也是一聲令下就完成了。但這最大的好處就是,一切行為只要在法令的框架內進行,絕不會有人前來干涉。這樣的國家又豈能不強大如斯。”

  聽到巴厷的話,成和略微有些明白了,身為趙人他是有切身體會的。從小家貧,只知道無論父母如何辛苦也永遠填不滿封主的胃口。而且封主對百姓從來都是作威作福,無論他們對平民犯下了多大的罪行,也只能是在官府大事化小。為了填飽肚子,成和進了軍營,可是卻發(fā)現(xiàn)這里也完全不是窮人的地方。無論戰(zhàn)功多少,上層將官永遠都是被世家子弟們把持著,而出身貧苦的士兵能做到千夫長已是最大的官階了。對于軍旅之事,成和還是清楚的,對面的秦國是憑借著軍功和斬首多少來獲取軍銜和爵位的。相比之下,簡直如云壤之別。

  “可是,這只是國體不同而已,”雖然知道本國的弊端,可是成和還是有些不服氣的問道,“秦國是否大亂和天下是否大亂又有何聯(lián)系?”

  “小弟是否有些不認同為兄的說法?。俊辈淮珊突卮?,巴厷繼續(xù)問道:“小弟是趙人,以你的見地,可否看出當下六大戰(zhàn)國共同的最緊要之事是什么?”

  “自然是守疆固土,阻秦東出!”這個問題成和倒是不難回答。

  “沒錯,可是你看看,就算是各國把大部分精力放在抵擋秦國上,彼此之間的摩擦和爭斗還少嗎?”巴厷道,“可是一旦秦國大亂,暫時無力東出的話,山東各國騰出精力來會做什么呢?”

  成和頓時醒悟過來,眼下秦與諸國就像是狼和羊群的關系,有了秦這個強大的對手,各國才能短暫的抱成一團,但是沒有了秦,各國之間必將內訌不斷,殺伐四起,那個時候可真就是巴厷所說的天下大亂了。

  “可是秦若不亂,勢必繼續(xù)東出,到那時天下百姓更遭涂炭了!”成和道。

  “涂炭?我看未必,”巴厷道,“即使沒有戰(zhàn)亂,百姓就不涂炭了?你豈不見這山東六國吏治腐敗,民不聊生!百姓即便辛苦終生也不能飽食一時,遇有災荒便是餓殍遍野。而那些貴族士大夫們誰不是想盡一切辦法從封地里搜刮民脂民膏,又有誰真正的關心過平民的死活?每年從山東六國逃難到秦國的人不計其數(shù),就連現(xiàn)在的秦軍里又有多少是曾經(jīng)難民現(xiàn)在的新秦人?如果真的要說生靈涂炭,造成這一切的原因恰恰是各國自己!天下歸秦一統(tǒng)已是大勢,任誰也無法挽回!”也許是常年經(jīng)商在外,見到了太多民間疾苦的慘事,巴厷越說越激動,聲音變得逐漸高亢起來。

  各國的情況成和多少了解一些,大體和巴厷所言并無二致。尤其是這幾年來,光是穿過云中大營偷偷潛入秦境的趙人就有近萬人。起初營里還派兵攔阻,可李牧將軍知道后,竟只是簡單下了一道軍令,命兵士不得攔阻,便從此再也不提此事。當時眾人都不清楚將軍何意,如今巴厷的一番講述,頓時讓成和體會到李牧將軍當時的心情是何等的無奈。

  見成和始終沉默不語,巴厷也覺得自己剛才的一番話重了些,便把兩人面前的酒碗滿上,歉然地道:“罷了,你是趙人,我是巴蜀人,現(xiàn)在算是新秦人。正所謂立場不同,做法不同,心境也不同。為兄剛才也有些言重了,在此給小弟賠罪!”

  “不,剛才兄長的話令我茅塞頓開,有些事情我也該仔細想想了。小弟感謝兄長教誨!”說完也舉起酒碗和巴厷一同飲下,接著道,“兄長走遍天下,所見所聞自是豐富許多。兄長所說在理,這秦國屢遭合縱而不敗,屢次東出而不衰必有其道理。也許不久之后,天下真的要被秦軍一統(tǒng)了。”

  “也許山東六國都不愿承認這個事實,可是這就是大勢所趨。也許到了天下一統(tǒng)之時,才真正的是國可無戰(zhàn),民可聊生了。”巴厷感嘆道,“其實天下止戈息兵的辦法,唯有以戰(zhàn)止戰(zhàn)了?!?p>  成和也知巴厷此言非虛,但是身為趙軍,身負王命在身,雖知事已至此,也只能與秦軍抵抗到底,便無奈地笑了笑,道:“管他是否天下一統(tǒng),無論形勢如何,總也少不了我們這些商旅之人。今日之時休管他日之事,你我聊了這么久,這桌上的菜品可是見涼了,若是再不動筷,可是要委屈了我們自己的肚囊了。”

  “哈哈哈,小弟說的是,管他明日如何,今日我們先盡興?!卑蛥氁矎膭偛诺哪切┣榫w當中脫離出來,笑著道。

  兩個人又是暢談了許久,間或聽了巴厷講了許多行商之時的奇聞軼事,成和更是覺得天下之大,無奇不有。若是此生能有幸,真的是很想周游四方了。

  不知不覺間,已近深夜。兩個人已是酒足飯飽,巴厷約定明日集市上見后便起身告辭。送走了巴厷,成和返回自己的房內,突然在桌子上發(fā)現(xiàn)了翁仲留下的記號,通知自己到公所一聚,便匆匆由昨日經(jīng)由的秘道前去赴約。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