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半個月后,邊關(guān)傳來急報。
皇帝今天早朝時,文武百官氣氛顯然比平時緊張了很多,因為楚國收到了消息,趙國和燕國同時向楚國宣戰(zhàn),已經(jīng)陳兵邊境。
楚國,趙國,燕國倘若是放在十幾年前,楚國是強于趙國和燕國的,哪怕是兩國合圍,也未必真的懼怕。但現(xiàn)在趙國和燕國都和楚國差不多,無論是糧草還是兵馬都能拼上一拼,不分上下,可說是三國三分天下。
如今兩國合圍一國,楚國可就危險了。
所以,坐在龍椅上的皇帝楚華胤今天的臉色都變了,讓郡臣出謀策劃,以緊急應(yīng)對兩國合圍之戰(zhàn)。
文武百官大多沉默不語,只有幾個權(quán)重的大臣敢上前獻計,但皇帝和滿朝的文武最終還是認同了對待趙國和燕國,要一交一伐的謀略。
皇帝作出了對燕國要采取交好政策,打算派公主和親,以謀和平;但對趙國則是打算出兵討伐,迎頭痛擊。
那么,讓誰去和親?又讓誰領(lǐng)兵討伐趙國?
皇帝在文武百官面前說,先帝有一個女兒,也就是皇帝的一個親妹妹遺落民間,最近尋回,皇帝要親封她為盛平長公主,讓她去燕國和親。
這件事在上京鬧得沸沸揚揚,人盡皆知,新的長公主名楚牡丹。
此時此刻,夙罌正和楚牡丹在一起,問道:“娘,你真的是自愿的嗎?如果娘親不愿意,沒有誰能逼娘親去和親。雖然娘親曾經(jīng)是長公主,但娘親昏迷了十四年,現(xiàn)在也不是長公主了,不必去擔(dān)此大任。”
楚牡丹伸手摸了摸夙罌的頭,說道:“傻孩子,娘親是自愿的。娘親是在楚國皇宮長大的,是貨真價實的長公主,食萬民之祿,受萬民供養(yǎng),就該擔(dān)萬民之責(zé)。讓天下老百姓安享太平盛世是皇室責(zé)無旁貸的事。更何況,燕帝是你生父,他對當(dāng)年之事有所誤解,我也想去見他,跟他解釋清楚。如果解除了誤會之后,他還要伐楚,我亦會盡已之力勸說他以天下民生為重。雖然我未必能勸動燕王,但我去做了這件事情,那是了我心愿。至于成與不成,那就是天意了?!?p> 娘親不怕是皇室長大的!有著以天下為已任的大格局,不像她,她就只知道罌花莊園。
夙罌不再勸說娘親,而是說道:“那好!既然娘親決定要去,那我就陪娘親走這一趟吧,我也去燕國。”
楚牡丹說道:“皇帝未必會讓你跟娘親一起去和親?!彪m然皇帝是他弟弟,曾經(jīng)姐弟情深,但弟弟如今坐在那張龍椅上已久,謀事謀人。如若行帝王之術(shù),自然是留下女兒為質(zhì),讓她去和親才是最放心的。
但是,夙罌卻不是能被人左右的性子:“皇帝不讓,我就去不成了嗎?他最好是讓我去,不然,我也有法子自己去?!?p> 楚牡丹被冊立為長公主的盛典匆匆完成,雖然匆促了些,但還是非常隆重的,皇帝和文武百官都非常重視,要走的流程也一一走完,這主要是因為,這次的和親關(guān)系到楚國這次的危機能否解除。
燕國那邊暫時按兵不動,但大軍壓境,加上趙國也一樣在邊境上叫囂,如果倆邊一齊開戰(zhàn),楚國非常被動,且兵力不足以應(yīng)對兩國。所以,楚國這是大難臨頭了。
夙罌進宮見了皇帝楚華胤,請愿隨母親一齊去燕國。楚華胤果然不同意,找了各種借口不通融。
夙罌都快有些生氣了,皇帝忽地說道:“這樣吧,你要去也成,但你要以太子妃的身份前去。”
夙罌驚呆了:“太子妃?我怎么成了太子妃?”
楚華胤說道:“朕已經(jīng)將你指婚給太子殿下,只是太子殿下說要先跟你培養(yǎng)感情,還沒宣讀指婚圣詣罷了,但你是太子妃,這是遲早的事。你既然要去燕國,朕就讓太子提前宣讀圣旨,讓你正了太子妃的名份,過了封妃儀式,你再去燕國吧。到時,你以燕國公主的身份和親回楚國也可以?!?p> 夙罌被當(dāng)頭敲了一棒子,懵了好一會兒,才說道:“陛下,我不同意這門婚事?!?p> 皇帝沒想到夙罌會反對這門親事,他的笑容僵了僵,龍顏不悅道:“你是覺得,我大楚的太子妃之位還辱沒了你?”
夙罌:“不是,太子表哥乃人中之龍,無論是相貌還是人品才學(xué),都是金字塔上最頂尖,最耀眼的一個,放眼天下也無人能及,怎么會辱沒了我?要說辱沒,也是我辱沒太子殿下?!?p> 皇帝聽了夙罌這話,面色總算好了些,在皇帝心目中,太子殿下的確是楚國無人能及的存在:“那你為何不愿成為太子妃?”
夙罌非常認真地動之以情道:“非不愿,是太蒼促了。如今國事當(dāng)頭,楚國有難,夙罌不想兒女情長,只想能為救國救民出一份微薄之力。我跟娘親去燕國,主要是想確保娘親的安全,也想見一見燕帝?;噬嫌X得,燕皇帝見到我和娘親都安全,是不是更容易撤議和?如果燕帝一意孤行,一定要繼續(xù)交戰(zhàn),我一定會竭盡全力阻止,因為楚國才是我的母國,是養(yǎng)育我的地方。這里有我的親人,有我的師兄弟和師父,還有我親手帶大的幾個孩子,還有皇帝舅舅,太子表哥,和千千萬萬的老百姓?!?p> 皇帝被夙罌一番洋洋灑灑,熱血沸騰的愛國陳詞打動,終于點了點頭說道:“那好吧!朕相信你。你可要答應(yīng)朕,一定要回來,朕可是你的親舅舅?!?p> 皇帝因為夙罌堅持,這時侯也只能賭一賭了。
夙罌:“我一定會回來的?!?p> 夙罌得到了皇帝的許可后,終于如愿地陪著娘親踏上了和親之路。出發(fā)時,夙罌才知道,負責(zé)護送和親的人居然是竇牧。
“怎么是你?”看著高頭大馬上的竇牧,夙罌有一剎間的失神。竇牧一向穿著隨意,這時侯卻穿著武服,一身威風(fēng)凜凜,還佩著長劍,看著非常的養(yǎng)眼。
竇牧眨了下眼睛,對夙罌笑了笑道:“怎么不能是我?我是負責(zé)送親的少將軍?!彼@個將軍可是通過連日來的比武得來的。
夙罌想想也不算困惑,竇家是后族,也算是皇帝信任的人。因為趙國那邊要實戰(zhàn),楚國要派有實力的人去迎戰(zhàn)趙國,而燕國這邊是和親,要求就不一樣了。楚國皇帝因為兩國陳兵邊境而緊急擴充軍隊,還用比武的方式提升了很多人的官職。新招的兵馬和最近提升的武官都用來對付燕國,真正的兵力則派去迎戰(zhàn)趙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