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太子別動

第六十七章 兒子給爹長臉

太子別動 坑媳婦專業(yè)戶 2306 2021-02-16 23:56:30

  彩票余波未了,憑空又炸起一道驚雷。

  皇太子要學武,弘治帝調(diào)去軍中最好的老師侍衛(wèi)東宮!

  孩子要讀書,家長想盡辦法弄最好的教育資源,這是正?,F(xiàn)象。

  可放在大明皇室身上,就不怎么正常。

  太祖堅持皇長子繼承制,奪了侄子江山的太宗同樣如此。于是,除了太子,皇帝對其他皇子的教育并不重視。并沒有多少人希望藩王成才。

  對太子的教育重視往往流于形式。雖然出臺過東宮出閣讀書的制度,但并沒有約束力。畢竟太子出了文華殿,平日都和太監(jiān)們混在一起,師傅們管不著。哪怕上課,也沒多少侍讀官愿意得罪將來的皇帝,對太子的功課并不敢較真。

  看看前幾位太子的教育情況。

  土木堡之變英宗被俘,憲宗皇帝丟了太子之位,那時保命要緊,教育靠后。等英宗重新上臺憲宗已經(jīng)18歲,錯過了最好的受教育時間。

  弘治帝更不用說,6歲才和憲宗皇帝相認,小時候由身邊的太監(jiān)教導識字。當上了太子才開始正規(guī)的教育?,F(xiàn)在的內(nèi)閣,曾經(jīng)都當過弘治帝的侍讀官。可見他們當時都是“可愛可親”的好老師。

  換到朱厚照身上,那更是一團糟。弘治帝小時候吃過苦導致對兒子特別寵溺。朱厚照6歲的時候,馬文升等上書要求加強對太子的教育。弘治帝請了飽讀詩書的宦官、知書達理的女官教導。

  年齡小正是喜歡玩鬧的年紀,不想讀書,家里的仆人敢對自家的小主人兇嗎?

  當學生的對老師沒有敬畏,又如何讀的進書?

  也是因為朱厚照對此間世界的文化相當感興趣,主動學了很多。

  今年朱厚照出閣讀書,被弘治帝禁了三次足。滿打滿算讀書沒超過4個月。朝臣們雖有非議卻無人上書,無非是朱厚照聰慧、口齒伶俐,常把侍讀官們問得一愣一愣。大家不想自找沒趣罷了。

  經(jīng)常逃學的太子自動提出習武,詹事府一眾侍讀官們心中悵然若失。有三位閣老的前車之鑒,侍讀官的位置被多少人搶破了頭。他們憑借才華和家世搶到了香饃饃,結(jié)果發(fā)現(xiàn)是一坨裹了蜂蜜的……

  “太子乃是皇上獨子,刀劍無眼,習武時萬一傷了太子,便是動搖國本的大事!”胡御史又在左順門大噴特噴。

  站在武官首位的英國公原地冷笑:“胡御史精神不錯??墒钦页鲰樚旄畱艏S冊紕漏的緣由?”

  京師周圍百姓人口不詳,對于不提倡人口流動的大明朝是一個巨大的嘲諷。弘治帝不但讓戶部、都察院昨晚加班加點弄清情況,早朝時發(fā)了一大通的火。深感臥榻之側(cè)不安全的弘治帝,又在左順門午朝。

  參與午朝的官員不多,都是五府六部等實權(quán)官員。午朝為了解決問題而設(shè),禮儀規(guī)矩一切從簡。更沒有廷杖一說。君臣之間可以各予以見,爭論激烈時與吵架無異。

  “一碼歸一碼!”胡御史吹胡子瞪眼,但不好與英國公計較,“太子事大?!?p>  左軍都督府左都督惠安伯張偉嗤笑:“也沒見武將家的子孫有人死在騎馬、練功上?!?p>  “呵呵,在京的武將家能找出幾位小公子上得了馬、拉得開弓?”兵科給事中于宣當眾嘲諷。

  文官們一向看不起世襲的武將勛貴。但凡武將們有一兩個能打的,也不會讓王越和汪直壓在他們頭上二十多年!

  英國公出其不意地點頭贊同:“于大人說得太對!所以練武一定要從娃娃抓起。等身子骨長開那就遲了。本國公回府要好好謀劃謀劃,希望能把各家孩子們聚在一起練武!改改懶散的風氣?!?p>  武官們立刻附和。紛紛表態(tài)要好好監(jiān)督自家孩子習武。

  土木堡之變后,朝廷日益重文輕武。先皇在位時各地流民造反,相對而言比較重視軍隊。到了因文官保住皇位的弘治帝登基,近十年來武官們在朝堂上越來越?jīng)]有話語權(quán)。

  武官們見皇太子想習武,簡直是久旱逢甘霖、他鄉(xiāng)遇故知!

  首輔劉健站出來反對太子習武:“皇上,太子乃是千金之軀!不可輕忽。”

  “首輔大人,古之君子六藝,有射與御??鬃右嗄芘鍎??!倍Y部右侍郎程敏政反駁。

  朝堂上不乏有識之士。小太子在彩票一事上的運籌帷幄,讓某些官員看到了未來英主的跡象。弘治帝雖是守成之君,但無力革除舊弊。大明開國一百三十年,里子已經(jīng)千瘡百孔。若無英主撥亂反正,再過一代人,王朝必然走向衰落。

  順天府內(nèi)真實的流民數(shù)量,便是一個信號。

  劉健雙目一瞪:“孔子所處禮崩樂壞的春秋戰(zhàn)國,天下紛爭,才有射與御的要求。如今還用戰(zhàn)車?需要學習御?程大人怕是讀書讀傻了!”

  出身官宦世家、一生順風順水的程敏政極少被人當場羞辱。氣得渾身哆嗦、眼冒金星。

  如果換成別人,程敏政憑借禮部右侍郎的官位,做過天順、成化兩朝首輔的岳父李賢余蔭,敢當庭罵回去。程敏政很自負,滿朝文武中論才學,除了謝遷能與他一較高下,其他人給他提鞋都不配。還有那軍戶出身的李東陽,弄什么茶陵詩社攔文氣,想遮掩鉆營的痕跡。程敏政更是看不上。

  但劉健是當朝首輔。自打劉健當了首輔之后,官威日盛,打壓與他意見相左的官員。首輔是百官之首,權(quán)利極大。程敏政生生忍下奚落。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程敏政想到太子以他的字帖習字,打算與太子私下多來往。劉健太剛愎自用,讓其一直當首輔非百姓之福。

  “好了!”弘治帝看完手上的奏章,打斷官員們的口水仗。

  弘治帝露出老父親的驕傲:“此事朕以決定,無須多言。若照哥兒因習武耽誤學業(yè),詹事府可報于朕知曉。照哥兒雖在禁足,每日功課不曾落下。至今以能把《論語》倒背如流。等年后讀書,隨眾位愛卿考核?!?p>  “……”

  文武官員們悻悻然。

  事實勝于雄辯。明知道真相不是這樣的胡御史,只能和程敏政一樣憋氣。

  兼職教導太子的李東陽像個木頭人站著,皇上愛怎么說就怎么說吧。反正太子的學業(yè),比以往的太子們都強。估計連太宗偏愛的好圣孫宣宗皇帝都有不如。史書上明確記載過太子出閣讀書,他的功勞總不會被抹去。

  關(guān)心皇家大小事的官員們,誰不知太子遺傳了孝穆太后過目不忘的本領(lǐng)!只怕太子沒出閣讀書之前就已經(jīng)把《論語》倒背如流了。

  弘治帝掃了一圈,見最愛打嘴炮的言官也熄了火,心里別提有多得意。兒子真給爹長臉!

  “說回正題。有關(guān)人口問題,朕收到的這本奏折寫得很有意思,大家都瞧瞧。”

  李榮把朱厚照的奏折遞給官員們傳閱。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