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掉了獨孤懷恩后,蒲州王行本等幾個知曉獨孤懷恩謀反的人,也被李淵一一剪除。至此,從屈突通到堯君素,從堯君素再到王行本,這座曾經(jīng)由隋軍獨占誓死不降的孤城終于插上了大唐的旗幟。李淵亦感慨:“這座河東城總算是拿下了!”
河東歸降,糧道就不會受到侵擾,李世民再無后顧之憂了。局勢對于唐軍十分有利,眾將領(lǐng)都認為是時候與宋金剛交戰(zhàn)了,皆磨刀擦槍,枕戈待旦,唯獨李世民依然不動聲色。
軍旗熾烈如火,仿佛戰(zhàn)事一觸即發(fā)。然而主帥絲毫未動,誰敢擅自行事?眾將領(lǐng)紛紛請求出戰(zhàn),“殿下,末將已準備就緒,愿領(lǐng)前鋒,可探宋金剛虛實?!背讨?jié)第一個說道。
“殿下,臣也休整完畢,隨時等候殿下差遣...”殷開山說道。
“殿下,末將也準備就緒...”
“殿下,末將也是...”
“末將也是...”
...
放眼望去,一屋子的人信誓旦旦,沒有一個退縮。但李世民仍然不為所動,他只問道:“你們知道宋金剛現(xiàn)在最想干什么嗎?”
片刻的安靜之后,只聽為首的幾個將領(lǐng)說道:“當然是盡快與我唐軍決戰(zhàn)?!?p> 李世民點點頭,而后又問道:“宋金剛為什么想要盡快決戰(zhàn)?”
“糧草,一定是宋金剛的糧草物資不夠了”殷開山說道。
“不錯,兵部尚書所言極是。”李世民嘴角微微上揚,繼續(xù)說道:“但是話說回來,宋金剛想盡快交戰(zhàn),我們就要順著他的意思嗎?”
“這...”眾將領(lǐng)面面相覷,不知道秦王是什么意思。
相似的場景,相同的情形,殷開山很快想到了淺水原,那場讓他一雪前恥的勝仗。年輕的秦王像山一樣沉穩(wěn),似乎凌駕于高山之巔俯瞰戰(zhàn)場上的瞬息萬變,一切逃不過他的雙眼,對局勢的預判精準到令人難以相信卻又不得不相信他。秦王說不能出戰(zhàn)就一定不能,如果擅自出戰(zhàn)必定會輸。秦王說可以出戰(zhàn)了就一定是最好的時機,一定會贏。這就是李世民,讓老將殷開山自愧不如,也讓眾將領(lǐng)不得不佩服。
“殿下是要等到宋金剛糧草耗盡再趁機將其一網(wǎng)打盡么?”
李世民向殷開山投去了贊許的目光,說道:“宋金剛手下集結(jié)了精兵強將,倘若我們此時出戰(zhàn),硬碰硬地去打,無異于殺敵一千自損八百。這樣的仗就算打勝了,又有什么意義?”
眾將士這才明白秦王為什么堅持不出戰(zhàn),紛紛表示贊同。李世民接著說道:“所以此時仍不宜出戰(zhàn)。眾位將軍大可不必著急,現(xiàn)在大家養(yǎng)精蓄銳,等到宋金剛糧草耗盡,士氣低落之日,便是交戰(zhàn)之時。屆時自有大家的用武之地?!?p> ...
寒冬已過,轉(zhuǎn)眼間又見萬物復蘇。眼看著宋金剛被李世民盯得死死的,一步也進不得,駐守在晉陽的劉武周似乎預感到事情不簡單,于是派兵增援。
令劉武周更加無語的事情發(fā)生了。千山萬壑的地形,連綿不絕的山脈,能走的路就那么幾條。李世民似乎算準了劉武周會從哪里進軍。每一條必經(jīng)之路上都埋伏著唐軍,接連敗退,劉武周也不知道該怎么辦了...
與此同時,唐軍將領(lǐng)張德政襲擊宋金剛的運糧隊伍,斬殺了為宋金剛護運糧草的劉武周部將黃子英,占領(lǐng)了張難堡,徹底切斷了宋金剛的糧道...
與李世民相持了五個多月的宋金剛終于因為糧草不足而堅持不住了。于是以尋相為后衛(wèi),開始撤退...
千里汾河,蜿蜒曲折。兩側(cè)山脈綿延不斷。當年李淵起兵之后便是沿著汾河一路南下,不到半年就拿下了關(guān)中。劉武周入侵太原后,宋金剛也是沿著同樣的路線,一路所向披靡攻占澮州。如今還是沿著汾河向著來時的路撤退,已再無當日的氣勢。
唐軍早已整裝待發(fā),一聲令下,萬馬奔騰,風馳電掣。自柏壁出發(fā),沿著汾河一路向北,經(jīng)過絳州、晉州直到呂州,為宋金剛殿后的尋相來不及排兵布陣,便被唐軍追上。唐軍士氣正盛,他們根本不是對手,轉(zhuǎn)瞬間,便被唐軍打得潰不成軍。
不戰(zhàn)則已,戰(zhàn)則必勝。唐軍乘勝連夜追逃軍,晝夜行軍二百余里,未曾停歇。太陽早已落下,余下的幾道殘陽逐漸消失在夜幕中,短暫的休整后,李世民又跳上了戰(zhàn)馬命令隊伍繼續(xù)前進。
“殿下且慢”劉弘基跑過來拉住了李世民的馬?!暗钕拢蹅児萝娚钊?,不宜再繼續(xù)追了。將士連夜奔波,疲憊不堪。不如在此處扎營,等糧草齊備再行軍不遲。”
李世民擺了擺手,說道:“宋金剛無計可施才逃跑。他此時軍心渙散,疲于奔命。若等他緩過勁來,只怕更難對付。前方就是雀鼠谷,地勢險要,易守難攻,若是讓宋金剛有時間守在那,我們就更被動了。”
劉弘基想了想,咬咬牙,放開了李世民的馬,躬身抱拳道:“殿下思慮周全,末將遵命!”
李世民窮追不舍,果然在雀鼠谷追上了宋金剛,打了對方一個措手不及。一日多次交戰(zhàn),俘殺數(shù)萬人。宋金剛慌忙逃至介休城中。
從滿天朝霞到夕陽西下,落日的余暉又將被黑夜吞噬,連夜奔波的將士們終于可以停下來休息了。兩天未曾進食的李世民發(fā)現(xiàn)全軍上下僅有的口糧只剩一只羊了,于是命令全軍將其分而食之。
萬籟俱靜,天與地都像被墨染了一樣。唯有李世民的營帳中燈火通明。一張小小的地圖被李世民拿在手里翻來覆去的看了又看...雖然李世民心中對此戰(zhàn)是志在必得,但到底該怎么打還需要反復斟酌。幾個月的對峙就為了打好這一仗...介休城里宋金剛還有兩萬人,他必定會全力以赴做最后的掙扎。窮寇莫追是害怕其趁機反撲,不如就先給宋金剛一個反撲的機會...
慌亂不堪的介休城里,隨處可見傷兵敗將。將士的臉上根本沒有逃過一劫的慶幸,而是兵敗如山倒的頹廢。當初進攻時有多么得意,現(xiàn)在撤退了就有多么狼狽。宋金剛徹夜難眠,本以為撤退可以保存實力,卻招致對方的窮追猛打,損失如此慘重。宋金剛始終不明白,到底是哪里錯了讓本來勝利在望的局勢變得如此被動。如果當初堅守陣營,或許不會如此...
沒有那么多時間來懊悔,對手就在眼前,用不了多久就會兵臨城下。保住介休城,攔住李世民的進攻才是最重要的...宋金剛想來想去,死守一座孤城不是辦法,似乎除了正面迎戰(zhàn)再也沒有別的好辦法了...
兩日后,介休城下,宋金剛手下兩萬余人背對著城墻排起了一條長長的陣列,從南到北足足有七里長。宋金剛站在城墻上看著這長龍般的陣勢,不管是從正面進攻還是從側(cè)面進攻,都沒有那么容易能攻下來。更重要的是整個山谷都被占據(jù)了,連一只蒼蠅都飛不過去,更別說李世民的騎兵了...宋金剛腦海里閃過一絲得意的念頭,不過這樣的局勢根本不允許他得意忘形,所以又立刻嚴肅起來。他深知自己沒有退路了,此戰(zhàn)必須勝...
沒過多久,唐軍就出現(xiàn)在了宋金剛的視線所及之處,遠遠的只看見黑壓壓的一片,在不停地向前移動。前鋒營在李世績的帶領(lǐng)下已經(jīng)在宋金剛軍陣的北面列陣。隨后翟長孫帶著部分將士在宋金剛南面列陣。
不過,看似互為犄角的兩隊唐軍其實士氣并不高,開戰(zhàn)并沒多久他們就顯得力不從心,勉強迎戰(zhàn)。宋金剛立即抓住機會,猛烈反擊。李世績見局勢不利,連忙命令部下后撤。唐軍由進攻方轉(zhuǎn)為防守方。宋金剛隨即命令部下追擊李世績。另一邊翟長孫雖拼盡全力幫李世績解圍,但也逐漸處于下風,也打算撤退。
求勝心切的宋金剛完全沒有意識到對他一路窮追猛打的唐軍為什么此時戰(zhàn)力如此不堪一擊。他只覺得這是天賜良機,便帶著人向唐軍發(fā)起了猛烈的攻勢。李世績并沒有退多遠,而追上去的宋金剛渾然不覺自己無意間給李世民開了一條可以繞道后方的路。直到發(fā)現(xiàn)李世績不再撤退,又展開激烈反撲時,宋金剛才反應(yīng)過來是自己中計了。
從雀鼠谷出發(fā)以后,李世民命李世績和翟長孫等人繼續(xù)沿著汾河進軍,他自己則帶著秦叔寶程知節(jié)等將領(lǐng)過汾河,從小路繞道宋金剛后方。待宋金剛隊伍前移時,李世民立刻繞到后面,打亂他的陣腳。
宋金剛欲后撤,卻發(fā)現(xiàn)沒人聽從他的命令,就算有人聽從也撤不回去。李世民已經(jīng)打到了他的帥旗底下了。宋金剛的人馬已經(jīng)被唐軍三股勢力沖散。先前佯裝失敗的李世績翟長孫等人又卷土重來,雙方拼盡全力激戰(zhàn)。宋金剛部下本就士氣不足,加上整個陣勢被李世民打散,沒過多久就露出了敗相。宋金剛見手下士兵或被殺,或被俘,或逃跑,幾乎無勝算,便騎馬向北逃走。
像風一樣的戰(zhàn)馬,馳騁在溝壑縱橫的原野上。飛揚的塵土仿佛在昭示著勝利。李世民帶著部下又追出了幾十里,并沒有發(fā)現(xiàn)宋金剛的蹤影。眼前的張難堡,守軍正是唐浩州行軍總管樊伯通與張德政。二人占據(jù)堡壘自衛(wèi),見秦王到此,難掩激動。一支孤軍苦守于此,如今終于等來了大唐的軍隊,二人如釋重負,急忙邀請李世民進入堡中,并獻上堡中的糧食。忍饑挨餓的將士們終于吃了一頓飽飯。
另一邊,尉遲敬德與尋相不敵眾將圍攻,帶著殘部撤入城中,緊閉城門,準備鎮(zhèn)守介休城。李世民派任城王李道宗和宇文士及前去招降尉遲恭等人。正所謂識時務(wù)者為俊杰,加上之前唐儉的勸說,尉遲恭與尋相等人見殊死抵抗已是無謂,便順勢而為以介休和永安兩座城降唐了。
隨著尉遲敬德的歸降,唐儉等人終于被釋放了。見到了李世民,唐儉第一件事情就是向李世民稟報獨孤懷恩欲謀反。得知獨孤懷恩的陰謀已被識破,人已被處死,唐儉便將尉遲敬德釋放劉世讓的事情告訴李了世民。早就聽聞尉遲敬德勇猛無比的李世民對其更加贊賞,對于他的歸降更是喜出望外。于是,任命尉遲敬德為右一府統(tǒng)軍,并讓他仍然統(tǒng)領(lǐng)八千舊部,和各營相雜在一起。
老將屈突通私下對李世民說道:“殿下,讓尉遲將軍統(tǒng)領(lǐng)舊部不妥呀!”
“有何不妥?”
“尉遲將軍剛歸降,他跟殿下也沒有什么情分,萬一哪天他有了別的心思,那八千舊部他說帶走就全帶走了...”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依我對尉遲將軍的了解,他不會有什么壞心思的。老將軍放心吧!”
“不是老臣信不過殿下和尉遲將軍,只是防人之心不可無呀...”
李世民笑了笑,又擺擺手說道:“老將軍不必擔心,如果是別人我或許會防著,但是對尉遲將軍,我就是要給他足夠的信任?!?p> “這...”屈突通錯愕不已...
劉武周聽說宋金剛大敗,忽然感覺六神無主,惶恐之際放棄并州逃往突厥。宋金剛欲收拾殘部再戰(zhàn),眾人都不想與唐交戰(zhàn)。見無再戰(zhàn)的希望,宋金剛也逃到突厥。后來劉武周和宋金剛都被突厥人所殺。
然后李世民繼續(xù)向北進軍,到達晉陽、并州等地,將被劉武周占領(lǐng)的城池紛紛收復,并派兵駐扎。李世民命總管李仲文鎮(zhèn)守太原。至此太原舊地全部收復,大唐之危局得以解決,將士們歡呼雀躍。
微風習習,汾河流水碧波蕩漾,三晉大地青山依舊。有將士利用舊曲調(diào)入新詞,即“受律辭元首,相將討叛臣。咸歌《破陣樂》,共賞太平人?!痹谲娭袀鞒愿桧炃赝踹\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功。是為“秦王破陣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