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金土對于這個故事的背景也是有些模模糊糊。
“哪里那么多廢話?你且聽著就是!我給你講這個故事是為了讓你多了解這人世間,要不是師傅安排我這樣做我還懶得給你講呢!”
“好啊……還說要講個故事犒勞我原來你竟是敷衍我,為了完成師傅交代的任務?!苯鹜链蠼幸宦暽袭斄藲獾盟膸熜峙牧伺乃哪X袋……
“你這小妮子!事兒那么多!你到底聽不聽?不聽咱們可繼續(xù)背文章了!”四師兄景文做出一副馬上就要翻書的姿態(tài)……
“聽!聽!聽!好師兄,金土知錯了!”金土立馬變成一副小綿羊的模樣,乖乖地坐到一邊聽四師兄講故事……
“那位公主心想自己可能會被賜死的………鴆毒還是九尺白綾………
那位公主覺得無論哪一種她都不要,若是真的有那樣一天,她就逃走………
逃到天涯海角,讓任何人都找不到自己。然后建一棟小房子在幽森的,山林的后面,那里古木參天,山石林立,飛鳥啼鳴,松鼠在樹枝間歡快跳躍。幽深的林間小路通向林中古剎,在遠處,云霧繚繞,若隱若現(xiàn)宛若人間仙境。
房子是小木屋,座落在一手斜摩的山崖上。對面是山,再遠處是山,爬上對面山梁之上,看見的還是連綿起伏的山。這幢小木屋炊煙裊裊,恰若情人絲絲縷縷的牽掛。這幢小木屋精巧別致,宛如男男女女們的精雕細琢的感情………
自己像個在房檐上曬太陽的貓一樣,躺在搖椅上………
嗯……詩文里說的:云鬢烏連云髻,眉尖青到眉梢。漫言當面美難描,便是傾國傾城貌…
那位公主心想若是有朝一日自己非得被送去和親不可,她一定要做那禍國妖妃!
嗯………
扯遠了………
還是那位公主想先去找父皇請旨吧………那位公主覺得比起世外桃源的搖椅,她此刻對當媒婆更感興趣一些………
那位公主找到皇上說明了自己的來意,皇上很快就同意了。在皇上眼里那位公主的這點兒要求根本就不算什么,比起那位公主的父親那上房揭瓦的性子,那位公主實在是好太多了………
當官媒,這根本就不算什么。
什么?還要正一品官媒………
沒關系就算是超品也不過是一個媒婆。正一品官媒,正好把皇上那幾個負隅頑抗的皇子公主的終身不娶和誓死不嫁給解決了。
皇上直接給那位公主下了一道圣旨,讓那位公主自己出去折騰。若是這媒保成了,有賞!
陽光把云彩輕輕推開,吐出了淡淡的光彩。灑在那位公主的手心,形成一線閃爍的斑斕色彩。
那位公主去官媒所在的府衙報到,自然是最高級別的待遇。上任第一天就被自己的頂頭上司跪迎的,估計那位公主是第一人了。
“官媒張雙娥叩見公主,公主千歲千歲千千歲………”
那位公主把張雙娥扶了起來:“張大人不必如此多禮。你與本宮本是上下級的關系,平日里你還是叫本宮的名字就好。如若不然,這整日里公主來公主去跪來跪去的,無故增添了些許的麻煩?!?p> 張雙娥:“是,公主殿下………”
那位公主為了方便行事身邊連個丫鬟都沒帶。那位公主雖然自小在太后宮中長大,但是那位公主也跟著自己的父親練就了一身好武藝,若是帶兩個嬌滴滴的丫鬟反倒束手束腳。
張雙娥帶著那位公主巡視整個府衙,當然重點就是官媒平日里辦公的地點。府衙除了正門一排房子以外,后院兒還有幾進的院子,各個房子設置不同的機構。
官媒,在左邊一進的院子,熱鬧非凡。
熱鬧,也吵鬧。
京中最近適齡男女頗多,眼下這群人都是各府的管家來打聽消息的。
有的是在找官媒登記,若是官媒的花名冊上有合適的到時候也好成就良緣,避免錯過了………
有的是來銷案的,他們府里的少爺小姐應該是已經(jīng)出手了。再找就是犯法了………因為當朝的法制上,只允許一夫一妻。不允許有平妻這個說法,家中是可以有小妾,但是那也是按照一些特殊的情況來制定的。和主家身份,地位,官職以及原配妻子是否生子等等各方面都有關系。
總之一句話就是一個男子只能娶一個明媒正娶的妻子,如果是找小妾或者是其他通房之類的,一方面需要跟原配妻子溝通需要得到原配妻子的首肯,另外一方面也同樣要到官媒這里留下底案。
原本當朝對于男女婚姻制度并沒有如此的嚴謹和苛刻。只是由于在官媒行業(yè)一個很出名的官員叫毓玲。毓玲曾經(jīng)對全國做了一次粗略的統(tǒng)計,說是粗略也頗費了一些功夫。
這個毓玲整整用了三年的時間才統(tǒng)計出來的數(shù)據(jù)上顯示男多女少,而且非常嚴重!正常一夫一妻不娶小妾的情況下一個男子都不能夠分配到一個妻子。如果一些有權有勢的大家族府里的女人要是再多一些的話,平民百姓打光棍兒的男子就更多了。
毓玲可以說是開辟了女子為官的先河。
毓玲雖然僅僅是一個小小的官媒,卻對法令制度做出了極大的貢獻。正是因為當初毓玲的這一番統(tǒng)計,讓戶部對自己工作上的紕漏有了重新的認識。
毓玲也成了有史以來第一個去戶部任職的女子。
戶部,是當朝官署名,為掌管戶籍財經(jīng)的機關,六部之一,長官為戶部尚書,曾稱地官、大司徒、計相、大司農等。掌管全國土地、賦稅、戶籍等。
毓玲任戶部郎中,也就是司元大夫,正五品。司元大夫原本是有兩個人位于這個職位,毓玲上來以后就把兩個人變成她自己一個人。原因無他,毓玲此人實在太過能干,一個人就能很好地將工作全部完成。而且這毓玲所做的工作,別人做不了………
毓玲自有一套方法。其他在職的官員根本就沒有辦法做到毓玲那樣,不過何毓玲也盡量把自己所進行統(tǒng)計能夠用到的重要的方法傳授給其他人,至于其他人能不能夠領會那就不是毓玲的事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