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的經過還在沈良的腦海里梳理,那日李儒找到他的時候,恰巧被曹宏看見。
......
沈良察覺了曹宏,所以提前找到了袁紹,打算將計就計,先讓袁紹冤枉沈良入獄,然后再順理成章的逃去董卓陣營。
當時,沈良提前找到袁紹時,其實是認為袁紹和自己是一個陣營的,而當天下午的情形,袁紹欣然答應了自己,配合他演好那出戲,后來順利的將他送入董卓陣營。
如果這一切,袁紹早有預謀,他在董卓陣營也早有間諜,那袁紹豈不是和曹宏、陶謙早就串通好了,要一起謀害自己?
但,這一切似乎毫無端倪,竟不知他們是何時開始勾搭到一起的。
如此看來,這些古代人的智謀就遠遠的超過了沈良的預期。
沈良深呼吸了一下,還好這些被自己提前發(fā)覺了,接下來袁紹、陶謙這些人到底多厲害,董卓、李儒之輩又有多少花花腸子,沈良暫時不想多想。
他有預感,十八路諸侯的間諜在除掉呂布之后,自己的利用價值不在以后,對付他的手段將接踵而來。
如今,最重要的便是揪出袁紹提前安排在董卓身邊的間諜,那個人應該就是殺害董旻,嫁禍呂布的人。
案子似乎是做的滴水不漏,從案件的過程來看,沒有任何披露,呂布和董旻發(fā)生爭執(zhí),動了手,之后沒有任何人再傷到董旻,直到董旻死去。
似乎,連可以懷疑的人都只有呂布一人。
但如果從目的方面考慮,殺害董旻定是袁紹的間諜,但呂布應該不可能是袁紹的間諜。
要證明這些猜測,其實也簡單簡單,這幾日一但出現針對自己的陰謀,那么這些猜測便鐵定無疑了。
......
......
幾乎在同一時間,十八路諸侯的陣營內,一處狹隘偏僻的小屋內,三個人正密謀著一件事。
這件事,他們一步一步的布局下來,到了此時呂布被下了大牢,總算看見了一點希望。
“本初,這次呂布眼看就要被除掉,自十八路諸侯會盟以來,你我一步步布局到此,總算要見到收獲了?!碧罩t輕撫著胡須,一副大局掌控在手的樣子。
“恭祖啊,這些全仗你全力支持了,哈哈......有些事要早做打算,有時候過河的卒子或許永遠用不到,但你總要先過河,關鍵時刻萬一用到,那就是扭轉乾坤的作用。這次我安排在董卓那邊的人,也是抓住了呂布和董旻的矛盾,將計就計,沒想到真成了!哈哈!”
旁邊的曹宏其實在兩個大佬面前,還是有些緊張的,此時謙卑的插了幾句:“卑職聽說,董卓的母親池陽郡,最疼愛她的小兒子董旻,而董卓又以孝順著稱,這次呂布算是捅了大窟窿了,就算董卓有意救他,那池陽郡也是萬萬不會放過呂布的......嘻嘻......這次呂布怕是逃不掉了?!?p> 陶謙沉穩(wěn)道:“有些事,大的布局要做,相機而變也要跟上,這次若不是本初你見沈良來提議做一出戲,要你送他入董卓陣營,然后將計就計的答應了他,恐怕我們也沒有辦法借董卓的手處掉他了!本初的謀略深遠,佩服佩服!”
“哈哈,袁某常年混跡在朝堂之上,都說伴君如伴虎,雖然如今的老虎像病貓,但陪伴在老虎周圍的可都是豺狼虎豹啊,如果不擅長一些謀略手段,怕是早就死了幾十造了,對付如沈良這種毫無士族關系的草民,隨便使些手段便是了,簡單!”
曹宏連連點頭,諂媚之語不絕,在夸贊袁紹一通之后,道:“這次沈良進入董卓陣營,如同羊入虎口,董卓那邊的人想必大部分是不信任他的,到時候稍微的透露出一點他的奸細身份,片刻間教他身首異處。”
陶謙正色道:“的確,這次若說保沈良,并不容易,但是要除掉他,怕是輕而易舉了,而且是借著董卓的手,當然沈良算是為了討伐董卓犧牲的,這名譽是人家用命換來的,這不可否認,人是要除掉,名譽還是要給,這樣悄無聲息的做完這件事,我等都不要沾染半點血,所以說,本初的這招借刀殺人,借的卻是敵人的刀,殺掉的卻是表面上自己的人,我等在給沈良足夠的榮譽褒獎,任誰也說不上什么,如此看來,本初這招實在是高明,謀略之深老夫也是佩服之極。”
“哈哈……哎呀,你們兩人啊,莫要謬贊于我了。”
“并非謬贊,的確是如此啊?!?p> 袁紹搖頭笑到:“吶?!比缓?,遞過來一封書信。
“這是?”陶謙疑惑的看著他。
“這是我寫給沈良的書信,如果這封信恰巧被董卓的人看見……哎呀,那可是我袁某人不小心害死了沈良啊,慚愧慚愧!”
不用看書信的內容,陶謙其實已經知道了對方的意圖,之后拿過書信,在手中把玩了幾下,與曹宏對視一笑,旋即將書信又還了回去。
……
……
當然,對于沈良逃到董卓陣營的事,十八路諸侯并不是都沒有看出端倪。尤其幾個英明的人士,曹操、劉備、孫堅,三人對沈良逃入董卓陣營也都有自己的看法。其余諸侯大概有一半以上是沒有看出其中用意的,他們更醉心于攫取眼前的私人利益。
曹、劉、孫三人看問題的深度也各有不同,孫堅當時就看出,沈良應該是和袁紹提前串通好了的,是在演戲,沈良過去,應該是做奸細。但是更深一層,沈良這個間諜之后還有間諜,并且在伺機除掉沈良,這些事他并沒有想到。
劉備自然看出了沈良去做奸細的事,但是袁紹四世三公,居然能和一個草民沈良達成協議,其中的異樣劉備已經察覺出來,他預感沈良過去并不會一帆風順,但是具體操作他并沒有想太明白。
曹操,則一眼看出沈良是被袁紹忽悠了,并且他大膽想像,董卓陣營里有袁紹的人。因為這十八路諸侯必然不是真心的為朝廷清君側的,沈良出頭的事做的有些多了,此時袁紹必然不會助他,而是要除掉他。如果董卓那邊沒有袁紹的人,沈良就完全脫離了袁紹的掌控。如此文韜武略的一個人,袁紹是不可能讓他完全脫離掌控,跑到敵方陣營,袁紹的格局早決定了這一切。
三人對這一件事情的見解,明顯的曹操勝于劉備,劉備又勝于孫堅。
至于其他所謂的諸侯,便更是庸碌之輩了,大多數也不會關注一個草民跑到那里去的事,盡管他似乎能力很強。
……
……
十八路諸侯的事大致就是如此,董卓陣營,在呂布被關入大牢的第二天,一封袁紹給沈良的書信,赫然出現在了董卓的書桌上。信是由陳琳送過來的,據說是他的貼身小廝福生在花園的路上撿到的。
陰謀如死神般悄然而至,而這也為沈良偵破案件打開了一個豁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