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大唐明月照千年

第十七章 再會孟浩然

大唐明月照千年 無有一二三 1290 2021-04-12 09:51:21

  ????李白離開嵩山,此時(shí)秋高氣爽,北雁南飛,遙望南天,云霞明滅處恍然有神仙之氣,李白暗忖道:不知襄陽孟浩然近日如何?我平生所結(jié)交的人,未有如孟浩然這般風(fēng)流人物,于是也未及回家,便踏上了襄陽之路。

  一到襄陽,李白便來尋訪孟浩然,到得峴山亭中,只見孟浩然坦胸露腹于松下,夕陽斜照,白云仿佛蓋在孟浩然身上一般,李白大喜道:“浩然兄,久違了!”。孟浩然并未理會,李白一驚,忙跑到身邊,只見孟浩然微睜雙眼,手中拿著一朵山花,口中念念有詞,李白推了推孟浩然,這時(shí)孟浩然蘇醒了過來,“李白老弟,你什么時(shí)候來的?”

  “我來了有一會了,見你手里拿朵花,陶醉其中,尊兄可有什么體悟嗎?”

  “老弟莫要小瞧這朵山花,其于山中自開自落,不管風(fēng)雨,不管有無人欣賞,她只是遵循自性,我聯(lián)想到文章也如這山花一般?!?p>  “尊兄說的我有些不太明白”李白笑道。

  “這詩文之謀篇布局也如這山花一般,有根、有枝、有葉、有花。缺一不可,由此及彼,一切自然而然,水到渠成,不以人力為之。此花之明艷動(dòng)人,純出乎其天性,而非人力裝飾而成,山花各異,各稟其性,順其自然之理,老弟以為文章是否也當(dāng)如此?”

  “尊兄所言,正是白素來所看重的,我向來不喜歡太過矯揉造作的文章,稟自然之性,循自然之理,如行云流水,不加一絲一毫人力,純乎天然。”

  二人說吧哈哈大笑,取酒痛飲。李白于峴山逗留了十余日,因妻子臨盆在即,不得不拜辭了孟浩然。

  七三七年(開元二十五年)監(jiān)察御史(負(fù)責(zé)處理官吏違法事件的官)周子諒,上書彈幼牛仙客不具備宰相的才干,玄宗怒,以流放罪處之。張九齡以推薦周子諒而被問罪,左遷荊州長史李林甫大權(quán)在握,獨(dú)斷專行,牛仙客對李林甫唯意是從。

  李白回到任城,此時(shí)夫人得丫鬟細(xì)心照料,精神極好,一家人團(tuán)聚,共敘天倫之樂。不數(shù)日,李夫人臨盆,全家忙作一團(tuán),鄰里街坊也都來幫忙,生火造飯,忽聞響亮的一聲啼哭,李白的兒子誕生了,李白大喜,院中便手舞足蹈一番,看得街坊們哈哈大笑。眾街坊簇?fù)淼溃骸澳憷畲笤娙诉@么有名氣,快給孩子取個(gè)好名字吧。”李白此時(shí)已是三十六歲,回想平生幼時(shí)便最愛明月,“我兒子小名就叫明月奴吧,讓他一生只做明月的奴仆”。眾人又是一陣笑,“那大名叫做什么?”“大名便叫做李伯禽吧。”眾人熱鬧了一番,至晚方歸。

  春日,李白留在任城。留詩《嘲魯儒》

  魯叟談五經(jīng),白發(fā)死章句。

  問以經(jīng)濟(jì)策,茫如墜煙霧。

  足著遠(yuǎn)游履,首戴方山巾。

  緩步從直道,未行先起塵。

  秦家丞相府,不重褒衣人。

  君非叔孫通,與我本殊倫。

  時(shí)事且未達(dá),歸耕汶水濱。

  初夏,取道濟(jì)南東游嶗山。秋游宋州睢陽郡,留詩《秋夜與劉碭山泛宴喜亭池》

  明宰試舟楫,張燈宴華池。

  文招梁苑客,歌動(dòng)郢中兒。

  月色望不盡,空天交相宜。

  令人欲泛海,只待長風(fēng)吹。

  冬,歸任城。其六父任城令“三年秩滿”,回長安。李白為之餞行。留詩《對雪餞任城六父秩滿歸京》

  龍虎謝鞭策,鹓鸞不司晨。

  君看海上鶴,何似籠中鶉。

  獨(dú)用天地心,浮云乃吾身。

  雖將簪組狎,若與煙霞親。

  季父有英風(fēng),白眉超常倫。

  一官即夢寐,脫屣歸西秦。

  竇公敞華筵,墨客盡來臻。

  燕歌落胡雁,郢曲回陽春。

  征馬百度嘶,游車動(dòng)行塵。

  躊躇未忍去,戀此四座人。

  餞離駐高駕,惜別空殷勤。

  何時(shí)竹林下,更與步兵鄰。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dòng)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