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七四二年正月,改元,大赦。詔令“前資官及白身有儒學博通、文辭英秀及軍謀武藝者,所在縣以名薦京?!备氖讨小⒅袝顬樽笥邑┫?,改仆射為尚書省左右承相;改東都洛陽為東京,改州為郡、刺史為太守。以安祿山為平盧節(jié)度使、鏢騎大將軍。是時,天下有州三百三十一,隸屬之州八百,設節(jié)度使與經(jīng)略使(安西、北庭、河西、朔方、河東、范陽、平盧、隴右、劍南、嶺南)十員,以守備邊防。時鎮(zhèn)護總兵力為四十九萬人,軍馬八萬余匹,邊境軍事費自此逐年增多,民始困苦。
李白四月,游泰山。留詩《游泰山六首》
四月上泰山,石屏御道開。
六龍過萬壑,澗谷隨縈回。
馬跡繞碧峰,于今滿青苔。
飛流灑絕巘,水急松聲哀。
北眺崿嶂奇,傾崖向東摧。
洞門閉石扇,地底興云雷。
登高望蓬瀛,想象金銀臺。
天門一長嘯,萬里清風來。
玉女四五人,飄飖下九垓。
含笑引素手,遺我流霞杯。
稽首再拜之,自愧非仙才。
曠然小宇宙,棄世何悠哉。
清曉騎白鹿,直上天門山。
山際逢羽人,方瞳好容顏。
捫蘿欲就語,卻掩青云關。
遺我鳥跡書,飄然落巖間。
其字乃上古,讀之了不閑。
感此三嘆息,從師方未還。
平明登日觀,舉手開云關。
精神四飛揚,如出天地間。
黃河從西來,窈窕入遠山。
憑崖攬八極,目盡長空閑。
偶然值青童,綠發(fā)雙云鬟。
笑我晚學仙,蹉跎凋朱顏。
躊躇忽不見,浩蕩難追攀。
清齋三千日,裂素寫道經(jīng)。
吟誦有所得,眾神衛(wèi)我形。
云行信長風,颯若羽翼生。
攀崖上日觀,伏檻窺東暝。
海色動遠山,天雞已先鳴。
銀臺出倒景,白浪翻長鯨。
安得不死藥,高飛向蓬瀛。
日觀東北傾,兩崖夾雙石。
海水落眼前,天光遙空碧。
千峰爭攢聚,萬壑絕凌歷。
緬彼鶴上仙,去無云中跡。
長松入云漢,遠望不盈尺。
山花異人間,五月雪中白。
終當遇安期,于此煉玉液。
朝飲王母池,暝投天門關。
獨抱綠綺琴,夜行青山間。
山明月露白,夜靜松風歇。
仙人游碧峰,處處笙歌發(fā)。
寂靜娛清暉,玉真連翠微。
想像鸞鳳舞,飄飖龍虎衣。
捫天摘匏瓜,恍惚不憶歸。
舉手弄清淺,誤攀織女機。
明晨坐相失,但見五云飛。
留文《擬恨賦》。在泰山送友人魯頌離魯。留詩《別魯頌》
誰道泰山高,下卻魯連節(jié)。
誰云秦軍眾,摧卻魯連舌。
獨立天地間,清風灑蘭雪。
夫子還倜儻,攻文繼前烈。
錯落石上松,無為秋霜折。
贈言鏤寶刀,千歲庶不滅。
送別王山人,留詩《贈別王山人歸布山》
王子析道論,微言破秋毫。
還歸布山隱,興入天云高。
爾去安可遲,瑤草恐衰歇。
我心亦懷歸,屢夢松上月。
傲然遂獨往,長嘯開巖扉。
林壑久已蕪,石道生薔薇。
愿言弄笙鶴,歲晚來相依。
初秋,到徂徠山。秋,歸任城。元丹丘將以道家流受召入朝為道門威儀,李白希其汲引。留詩《秋日煉藥院鑷白發(fā)贈元六兄林宗》
木落識歲秋,瓶冰知天寒。
桂枝日已綠,拂雪凌云端。
弱齡接光景,矯翼攀鴻鸞。
投分三十載,榮枯同所歡。
長吁望青云,鑷白坐相看。
秋顏入曉鏡,壯發(fā)凋危冠。
窮與鮑生賈,饑從漂母餐。
時來極天人,道在豈吟嘆。
樂毅方適趙,蘇秦初說韓。
卷舒固在我,何事空摧殘。
元丹丘離開任城到達長安,以道士禮謁見唐玄宗,唐玄宗見元丹丘仙風道骨,脫俗出塵,甚為欣賞。略問了些道家經(jīng)典養(yǎng)生之術,元丹丘見玄宗興致盎然,上前施禮道:“陛下,小道舊友蜀中李白,天才超逸,文章直追屈平曹植,小道以為近世罕見,惟豈陛下一見?!?p> “朕前已下詔著文辭英秀者縣內以名薦京,名冊朕早已看過,并未看到李白這個人啊?!贝藭r玉真公主立于朝堂,施禮道:“皇兄,據(jù)臣妹所知,李白果有奇才,似可與王摩詰比肩,皇兄當詔之?!?p> 唐玄宗本是雅好文章,聞得此言,心中甚喜,即著丞相擬制宣召李白進京。李白于任城閑居數(shù)日,不見元丹丘消息,以為石沉大海。每日只能與朋友飲酒作樂。一日兩騎快馬飛來,馬上兩名黃衫人手拿詔書直奔李白家趕去。遠遠地聽到喊聲:“李白在家嗎,李白出來接旨了?!贝藭r李白正在家中喝的大醉,李夫人聞言,叫醒了李白,跪于院中接旨?!半蘼劺畎孜恼峦ㄟ_,人物俊秀,圣明之時無使賢達埋沒,著令李白克日啟程,趕赴京都,欽此?!?p> 李白接了圣旨,萬分高興,醉意全消,一首名作誕生了。
《南陵別兒童入京》
白酒新熟山中歸,黃雞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雞酌白酒,兒女嬉笑牽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爭光輝。
游說萬乘苦不早,著鞭跨馬涉遠道。
會稽愚婦輕買臣,余亦辭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