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好漢劫

第六十二章:三山聚義上梁山

好漢劫 清徐散人 2428 2024-08-25 13:00:21

  當下魯智深便派人去桃花山送信,教李忠和周通帶本山人馬都來青州助陣,又叫曹正和施恩把二龍山人馬再帶來二百,三山人馬合在一處,計有將近兩千,一齊到那青州城外叫陣。

  一連幾日,兩廂相持,各有勝負。

  這日,孔亮回來,報說梁山好漢到了,魯智深馬上率三山頭領(lǐng)迎接。

  那梁山頭領(lǐng)及時雨宋江帶著二十多個將領(lǐng),三千人馬來到城邊,安營扎寨。彼此見禮,各表敬仰之情。

  宋江便問起戰(zhàn)況如何。

  楊志道:“孔亮去后,前后交鋒三五次,各有輸贏。那青州城全憑呼延灼一人,拿得此人,青州唾手可得”。

  梁山軍師吳用道:“此人只可智取,不可力敵”。

  楊志道:“無論如何要生擒之人,不可傷他性命”。

  宋江道:“制使仁義。宋江也愛他將才,定要收伏此人”。

  正說間小校報說呼延灼出城罵戰(zhàn)。

  宋江便叫部將霹靂火秦明出戰(zhàn),并囑要手下留情,莫要傷了呼延灼。

  秦明得令,舞動狼牙棒沖至陣前,與呼延灼戰(zhàn)在一處。也是一對虎將,鞭狠棒急,往來沖突四五十回合,不見輸贏。城上慕容知府見賊勢浩大,恐呼延灼有失,鳴金收兵,兩家罷戰(zhàn)。

  次日凌晨天未亮,宋江與軍師吳用、部將花榮在城北看城,早被城頭軍士報與呼延灼。呼延灼大喜,披掛整齊,徑出城來,直沖過去,大吼道:“宋江休走,拿命來”。

  原來那呼延灼曾奉朝廷之命攻打梁山泊,因此認得宋江,兵敗后才到得青州,如今眼見宋江人單勢薄,豈肯放過,便要立功。不想一馬踏進陷坑,那里得脫。涌出許多撓鉤手,七手八腳將呼延灼拉出陷坑。

  原來正是軍師吳用守株待兔之計。

  宋江回到大帳,刀斧手將呼延灼五花大綁押進來。宋江親自解索賠禮道:“多有得罪,將軍莫怪”。

  呼延灼道:“義士何故如此?”

  宋江道:“我等落草,實在走投無路。暫且避難水泊,只望朝廷招安。不想冒犯將軍虎威,誠望恕罪”。

  呼延灼道:“義士即有待招之心,俺便東京走一遭,告請朝庭赦罪招安”。

  宋江道:“將軍糊涂。那高太尉心胸狹隘,不肯容人。將軍空折了許多人馬,他豈肯放過,萬不可自投羅網(wǎng)。將軍不如隨俺暫居梁山,日后若有好去處,隨時恭送”。

  呼延灼思忖再三道:“也罷,非俺不忠于國,實在兄長義氣過人,不由俺不從。愿隨兄長鞍前馬后,絕無二心”。

  宋江大喜道:“將軍真豪杰也,俺欽佩至極。如今有兩個兄弟陷在青州城中,誠望將軍賺開城門,救出兩個兄弟?!?p>  呼延灼道:“承蒙收錄,敢不效命”。

  當下呼延灼帶了十來條好漢,都扮做軍士,一行人至城門口叫道:“城上開門,呼延灼回來了”。

  慕容知府見他回來,即令開城放入。

  吊橋放下,城門開啟。呼延灼一行人擁入城中,迎面碰上慕容知府,秦明性急,一棒便將他打下馬來,隨從見勢不妙,四散逃竄。

  宋江入城,先貼安民告示,嚴禁部下殺掠,從大牢里救出孔亮和他叔叔,將那青州府衙財物糧谷裝了,以備山寨之用。當下在那府衙設(shè)宴,與眾將慶功,并請三山寨山入伙。

  于是二龍山、桃花山、白虎山各家首領(lǐng)都派人,將本部人馬聚齊,山寨盡毀,而后合兵一處,大隊人馬浩浩蕩蕩班師回梁山大寨。

  梁山大統(tǒng)領(lǐng)晁蓋聽說收了三山人馬大喜,親下寨前將眾人迎入聚義廳,大排筵席,與新來頭目接風慶功。

  楊志挨著呼延灼坐著,笑道:“只說你將門嫡孫,國家棟梁,如何也做了賊了?”

  呼延灼面紅耳赤道:“形勢逼人,天意如此”。

  楊志道:“誠如我言,無可奈何”。

  這時林沖過來與楊志敬請。楊志道:“當初路過此處,不肯落草,如今回頭,也是天意。聽說林教頭火併了王倫,總覺得可惜”。

  林沖道:“王倫那廝,心胸狹隘,成不得大事,非大丈夫,不除之必受其害。你我弟兄今日重逢,亦是天意”。

  二人把酒言歡,而后林沖又與魯智深敬酒。

  這時楊志看見座中有一首領(lǐng),鬢角處有一青砂記,上生毛發(fā),分明是劫生辰綱的劫匪,便問旁人此人是誰,知是赤發(fā)鬼劉唐后,便徑直走進去。

  楊志道:“劉唐,你害得灑家好苦?”

  劉唐得意道:“楊提轄休說這話,若無彼時相戲,那有今日相會”。

  楊志道:“說的輕巧。為了那趟生辰綱,灑家費了多少心機,受了多少苦楚,被你賺去,害的無家可歸,只能二龍山落草。俺只問你,誰人與你透露消息”。

  劉唐道:“事到如今,說也無妨。當初你等到東平府遇過周謹莊上討水,正巧俺在周謹處,從老都管處聽得口氣,便找些江湖朋友劫了這批不義之財”。

  楊志道:“不知是些甚人,有如此計謀膽量,算計的如此貼切”。

  劉唐道:“遠在天邊,近在眼前”。

  那大寨主晁蓋聽說,便走過來笑道:“不打不相識,那日劫生辰綱有俺,還有軍師智多星吳用,入云龍公孫勝,阮氏三兄弟,還有這位赤發(fā)鬼劉唐”,便將幾位一一指與楊志。

  那軍師吳用道:“楊提轄得罪了”。

  楊志道:“那有提轄?如今只是梁山賊寇了”。

  劉唐不滿道:“甚么賊寇,你若不服,盡管到官家處告發(fā),老爺不怕”。

  楊志怒道:“赤毛賊,休要欺人太甚”。

  劉唐道:“青臉漢,不服來戰(zhàn)”。

  晁蓋急了,忙道:“兩位好漢,休要糾纏。往日之事不可再提,免傷了和氣。今日做了弟兄,憑得是江湖義氣,彼此齷齪,一筆勾銷。從今后有福同享,有難同擋”,當下親與楊志敬酒賠罪。

  吳用、公孫勝和阮氏三兄弟也都過來敬酒賠罪。晁蓋踢了劉唐一腳,劉唐這才拱手道:“楊志大哥,劉唐魯莽,失禮之處,請多擔待”。

  事到如今,木已成舟,楊志還能說什么?當著這么好英雄好漢,縱是心中不甘,也只能忍了,他把酒一飲而盡,退回座位生起悶氣。

  宋江過來勸道:“楊志兄弟,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如今朝庭重用蔡京、童貫、高俅等一般奸佞,那有好人的去處。我等暫居此處,只待朝庭能幡然醒悟,重君子遠小人,招安撫眾,我等自有報國盡忠之時”。

  楊志道:“兄長說的是,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言罷杯中酒一飲而盡。

  楊志心存介蒂,自此做事便有些慵懶。晁蓋知他心結(jié),便也不重用他。

  不久,晁蓋率部分將領(lǐng)攻打曾頭市,不幸中箭而亡。宋江做了梁山寨主,在聚義廳周圍設(shè)四座旱寨,楊志坐陣前軍旱寨,位列第五位。

  隨后宋江統(tǒng)領(lǐng)山寨,先打大名府,又打曾頭市,奪得東平、東昌兩府錢糧,聚集一百零八條好漢,一時聲勢浩大,名震京師。

  宋江便將眾好漢排了席次,楊志為馬軍八驃騎先鋒使,位列十七位。宋江改聚義廳為忠義廳,從此劫富濟貧,替天行道,不擾良民。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