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監(jiān)管者
車在梧桐街頭停下。
沈星走下車,撐起龜甲傘。
在外人看來,這就是再普通不過的一把傘,唯一能吸引人注意的就是脫手會變成鋼筆,不會聯(lián)想到其驚人的防御力。
以及經(jīng)過沈星改裝之后的功能。
沈星剛走出兩步,忽然聽到身后有腳步聲。
秦三藏也撐著傘跟了過來。
“秦老師,雨這么大,您不用下來送我的?!?p> 秦三藏笑了笑,只是天色已黑,看不清眼鏡下有著怎樣的眼神。
“我忽然有點餓,剛好看到那邊有個餛飩鋪,下來吃一碗。一起吧,老師請你?!?p> 沈星覺得有些奇怪,但又說不上來,就道:“不用了秦老師,我回家自己做飯就行了?!?p> “來都來了,一起吧?!?p> 說完,不容沈星拒絕,便已經(jīng)走進劉記餛飩鋪。
“老板,兩碗餛飩?!?p> 老劉剛準備招呼,忽然看到隨后而至的沈星,愣了一下,笑道:“小星爺,帶朋友來了?快坐快坐?!?p> 秦三藏有些意外地看了一眼沈星,然后兩人一起坐在靠近大門的桌子旁。
這個位置很好,能很清楚地看到雨幕,也能看到筆直的梧桐街,又剛好不會被雨水濺到身上。
沈星很喜歡這個位置。
秦三藏也很喜歡。
所以沈星從來沒想今天這樣在劉記餛飩鋪如坐針氈。
“你跟這的老板很熟?”秦三藏忽然問道。
“我家就在這樓上,都是鄰居,總是在這吃自然就熟了?!鄙蛐潜M量露出一個尊敬師長的笑容。
“他對你的稱呼好像很特別?!?p> “劉叔看著我從小長大,總是愛喊著玩逗樂子,我都習慣了。”沈星假裝無奈地道。
秦三藏不再說話。
老劉端了兩碗比平時要滿的餛飩上來,感嘆道:“何止是看著他長大,這小子天天來我這吃宵夜,簡直跟我親兒子一樣。”
秦三藏笑道:“那沈星以后可得好好孝敬你了?!?p> “那可不!”
老劉哈哈大笑,轉身去忙活別的了。
秦三藏低頭吃了兩口,忽然說道:“你每天都在這里吃宵夜?”
“算是吧,我一個人住,很多時候都懶得做飯?!?p> 不知道為什么,秦三藏仿佛對這件事很關心,讓沈星不得不升起一絲戒心。
“既然叫宵夜,怎么著也得深夜了吧?”
秦三藏繼續(xù)追問。
“分情況,有時候早,有時候到凌晨也說不定。”沈星含糊地道。
秦三藏輕聲道:“這樣的生活還挺有意思,深夜一個人邊吃餛飩邊賞雨,實在是一種享受。”
“秦老師也喜歡雨?”
沈星確實很喜歡看雨。
也喜歡在雨中行走。
而且搞發(fā)明經(jīng)常會靈感枯竭,所以沈星很享受獨處的感覺,可以放空大腦。
“喜歡,”秦三藏仿佛不想給沈星轉移話題的機會,“這樣日復一日的生活,如果某天有件特別的事發(fā)生,應該會記得很清楚吧?”
“那是當然,就像上個月劉叔對吳嬸獻殷勤被從燒雞店里趕出來,我到現(xiàn)在還記得?!鄙蛐屈c點頭道。
“喂喂喂,聊天歸聊天,不準造謠誹謗!我那是熱心幫助鄰居,獻哪門子殷勤?”正忙活的劉叔插嘴道。
秦三藏卻忽然不笑了。
“那九月二十號那天晚上,你也在這里吃宵夜?”
沈星心里咯噔一聲。
他總算知道為什么一直覺得秦老師別有目的。
這個秦三藏絕不僅僅是新來的老師那么簡單!
不過沈星平時里雖然嬉皮笑臉,但十分擅長隱藏自己的情緒,假裝思索地道:“記不清了,應該是吧……”
秦三藏又推了推眼鏡。
“那天晚上有一道巨響,聽到的人恐怕很難忘得這么快。”
沈星恍然大悟道:“原來是那天,我想起來,當時那道響聲把我嚇了一跳,還跟劉叔說起那事來著。”
“是有這回事!”劉叔探頭道。
劉叔幫沈星佐證,可后者卻一點也高興不起來。
他生怕快人快語的劉叔把那天爆炸聲響之后,自己獨自一人遠去的事情說出來。
幸好,劉叔只說了那一句,就接著忙了。
雨勢越來越大,落在地上的聲音也一陣高過一陣。
吵得沈星只覺得耳朵嗡嗡作響,連說話聲都聽不清。
隱約間,聽到秦三藏說道:“其實那天的巨響不是一聲,而是兩聲。一聲在梧桐街東邊,一聲在西邊,只不過是在同一時間響起,所以聽起來很像一聲罷了?!?p> “哦,這我就不知道了。”
“你當時有沒有看到什么?”
秦三藏終于問出了這句話。
沈星松了一口氣。
既然秦三藏這么問,說明他并沒有懷疑自己,只是在試探或者說碰運氣。
“這條街的路燈你也看到了,只比瞎子點燈強一點。而且那天是周日,第二天要上學,所以我吃完餛飩就走了?!鄙蛐钦f了句實話。
有時候避重就輕的實話,往往比謊話更能讓人相信。
秦三藏果然不再問,扭頭看向雨幕,不知在想些什么。
沈星忍著燙把餛飩吃完,道:“秦老師,我先上樓了,您路上開車慢點?!?p> “好?!?p> 沈星走出店門,長出一口氣。
“你的手表很特別?!?p> 身后忽然傳來秦三藏的聲音。
沈星只覺得脊背發(fā)涼。
他晃了晃左腕上的綠色手表,道:“花了我足足兩百塊錢買的,要是不特別,不就虧大了?”
沈星剛踏上樓梯,就給宴荷發(fā)了一條消息。
“關門打烊!”
然后他回到家,按了一下手表上的一個按鈕。
白色的墻皮如果被工刀裁出的宣紙一般,整齊地向兩邊分散。
偽裝的墻皮移走,露出兩扇木門。
左邊那扇通往星火齋,這次沈星去的是右邊。
右邊之前是沈星的實驗室,后來把實驗室搬到天樞中,只留下了一些無法移動的。
比如天眼系統(tǒng)。
沈星從小在梧桐街長大,早就在整條街上布下了“眼睛”,能夠洞察整條街的一舉一動。
沈星給這套監(jiān)察系統(tǒng)命名為“天眼”。
監(jiān)視一切之眼!
此時的畫面里,可以清晰的看到一個人撐著一把傘沿著梧桐街向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