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琮每日在荊州主要還是協(xié)助劉表處理各類事情,自劉琮回來之后,劉表似乎有些放飛,每日大多時間都和鄭玄等人談論經(jīng)學以及書籍的編撰。
“主公,武陵滿太守的信件!”
劉琮看了看,還是武陵的整體情況,武陵郡內基本沒有蠻族了,全部融入到大漢!劉琮也是終于松了一口氣。
七年多,耗費了無數(shù)的人力,物力,錢財,終于是完全的將武陵境內的問題處理了,劉琮接著看了下去。
滿寵擔心位于益州的蠻族會逃竄到武陵,依然讓李整繼續(xù)在邊境駐扎,同時做好一些必要的防備以及驛站建設。
武陵今年收成很好,但還需要調撥大量的糧草用于發(fā)展,武陵要發(fā)展,首在治水,其次是修路搭橋。滿寵需求很大,明年需要用到大量的強壯勞動力以及大量的錢糧。
“伯苗,伯當,你二人攜我書信去一趟臨湘,然后二人分別前往武陵,桂陽!”
“諾!”
伯當是劉琮培養(yǎng)的人,名劉鑿,收養(yǎng)的孤兒之一,今年二十,能力也還不錯,這些都年輕,讓他們多跑跑,多見識見識。
臨湘今年大豐收,糧食儲備充足,糜竺詢問是否將糧食運送到襄陽被劉琮否決了,其中一部分運到岳陽,岳陽有建中轉倉,方便調撥。
滿寵那邊預計需要20萬斛糧食,這點是不能少的,目前武陵北部已經(jīng)實現(xiàn)自給自足還有結余,但是武陵南部以及西邊還需要大力的支援開發(fā)。
長沙郡的發(fā)展依然是東強西弱,東邊經(jīng)過數(shù)百年的發(fā)展,自然是西邊無法比擬的,但是西邊的發(fā)展這兩年也是一日千里。
除了萍縣,湘鄉(xiāng)也發(fā)現(xiàn)了煤礦,預計明年可以產(chǎn)出,這樣的話節(jié)省了運輸成本,湘鄉(xiāng)的冶鐵將進一步發(fā)展。
豫章雖然將萍縣劃了出去,但是在宜春也有煤礦產(chǎn)出,因此倒是對萍縣的煤礦需求不大,目前需求最大的是江夏郡。
煤礦開采是必然的,劉琮從來不擔心說這個會枯竭,后世高強度的機械化開采都沒開采完,就他這個開采量得猴年馬月了。
因為對煤礦的重視,桂陽在郴縣,耒陽也發(fā)現(xiàn)了煤礦,算是一個不錯的發(fā)展,可惜桂陽各方面都不夠,只能是暫時放在那。
桂陽要發(fā)展必須依托水路,這也是劉琮將鄭渾放在桂陽的原因,治水,修水都是桂陽最主要的事情。
桂陽作為鏈接交州所在,必須要水路通,如果要去南???,目前道路不多,雖然水路可通過蒼梧郡入零陵郡再到長沙郡。
但路途是從番禺到曲江在經(jīng)過桂陽郡抵達長沙郡的兩倍多,時間上來說是差不多的,水道的存在適合大宗商品的運輸。
一旦道路通暢,車馬更多之后,走陸路更是往來,秦時便修了大庾嶺古道,老秦絕對是基建狂魔。
這條古道在東漢時期已經(jīng)是破敗不堪,目前劉輔正組織人重新修繕,后世走的大庾嶺古道是唐時重新修的。
劉琮現(xiàn)在要重新拿起基建來,桂陽郡以及廬陵郡都極為重要,廬陵要做到與桂陽郡,長沙郡以及南??ざ家械缆吠鶃?。
這其中耗費很大,一旦道路通暢,帶來的效益是數(shù)百年甚至是上千年的,楊廣一條大運河造福了一千多年。
桂陽目前主要在修騎田嶺古道,這也是老秦修的,目前張羨也在重新修繕,這些年荊南的人口增長很快。
桂陽郡每年新增兩萬多人,但是嬰幼兒多,勞動力依然是不足的,這也是為何荊州一直在避免爭斗。
南方人口是遠遠不如北方的,荊州在靈帝時期最后一次統(tǒng)計人口與625萬。如果去掉南陽郡,荊州其它加起來的人口不足400萬,如江夏,武陵幾乎沒多少人口。
長沙郡雖然人口多,但是消耗大,每年各種支援,若非是糜竺長袖善舞,換其它人早就抱怨連連了。
“諸葛太守,小子前來打擾!”
“呵呵,二公子前來,定然有事,誰不知道二公子您向來是無事不登三寶殿!”
諸葛玄也是樂呵呵的笑道。
“去年,南郡統(tǒng)計的人口在20萬戶,約百萬人不到,諸葛太守功不可沒!”
“二公子謬贊了!”
“琮是希望從南郡調撥一些人口入巴東郡,充實涪陵,南川縣,這兩地都屬于剛剛平定了蠻族!
龐季太守的意思是將蠻族調入到南郡,如臨沮,秭歸等地,使得蠻族融入到我大漢之中,不知諸葛太守以為如何?”
“可是可以,但是耗費很大,最好分批安排,而且南郡新入了許多關中難民,不宜調配太多!”
“不僅僅是南郡,南陽郡亦是如此,琮準備去一趟宛縣!”
“如果有南陽郡做表率,自然沒有問題!”
劉琮見諸葛玄并未反對,也是心中一喜。
“其次是希望在夷陵建轉運倉,弱化江陵的軍事功能,強化江陵的發(fā)展,包括農(nóng)業(yè),漁業(yè)等!
南郡目前主要的問題在西邊,如果將轉運糧倉以及大軍駐扎在夷陵或者夷道,琮以為更加適合!”
劉表剛入主的時候將兵力放在江陵主要是通過江陵制衡荊南四郡,如今早已經(jīng)沒有必要了。
隨著岳陽的崛起,江陵許多功能都和岳陽重合了,江陵的地勢很好,平原多,水道縱橫,適合發(fā)展。
“此事需要與主公匯報!”
“明白!”
畢竟糧倉不是小事,南郡糧倉在江陵,之前并沒有做分開!糧倉分為儲備倉和轉運倉以及供應倉,如敖倉就屬于轉運倉,咸陽倉就屬于儲備倉。
江陵依然會是儲備倉,這點是不會改變的,畢竟江陵的位置重要,一旦發(fā)生災情,江陵的糧食能及時的運往各地。
“二公子,老夫有些愚見,不知二公子可否一聽!”
“請說!”
“二公子一心為民,老夫是極為佩服,但二公子大興土木,時間短到還好,長了的話,百姓疲憊難免會有怨言!”
諸葛玄說道,對于這個事情,劉琮也是有所耳聞,怎么可能沒有反對。
“琮也知道此事,時不待我,琮已經(jīng)是盡量減少了,反對的也盡量在安撫,如武陵大量使用蠻族治水修路!
諸葛太守,不能不發(fā)展,時不待我,漢朝真的是因為天子賣官的問題嗎?昔日孝武皇帝也做過此事!
你我都清楚,主要還是百姓活不下去了,為何活不下去了,沒吃的!那為何有些地方就沒有這個問題?
因為他們的條件好,地處平原,水源充足,適合種植,山區(qū)百姓呢?環(huán)境不好,他們只能靠山吃山!
但是如果交通好,山里的山貨能拿出來換一些糧食,這樣山里的百姓生活也會越來越好,如襄陽的一些菌菇,一些野豬,都是因為交通好了才有這些!”
劉琮也解釋了一下,這個事情不理解的人多,山區(qū)的條件和平原不能比,田地少,因此靠山吃山,危險也極高。
貨物流通是為了互補,平原糧食多,而山區(qū)糧食少,但是山區(qū)有的平原沒有!受制于交通。
山里的東西即便運出來了,但耗費的時間太多,東西很多都容易變質,還是賣不出去換不到糧食。
“二公子心里有數(shù)即可!”
宛縣。
“二公子,此乃好事!老夫正愁這些人沒地方安排!”
劉先高興的說道,劉琮這才清楚,劉先抓了不少人,罪行不重,但是也不好安排,正好扔到巴郡去。
劉先也知道這些人的問題,本質不壞,其實就是吃飽了撐了沒事干,將這些家族遷一部分到巴東郡也好。
劉先可是很清楚,龐季這人和劉琮走的很近,而且龐季的作風和以前也大不相同。
巴東郡如今可是律法嚴明,這些年龐季受到劉琮的影響,也是狠狠的抓律法,這些家族去了巴東郡更好。
南陽郡的掣肘太多,劉先很多事情還是要給許多漢室宗親,皇親國戚面子,不能下手太狠,否則劉表那邊也交代不過去。
“嗯,有劉太守在南陽,父親極為放心,若非南陽郡重要,父親都希望太守長期留在襄陽!”
襄陽和宛縣并不遠,兩百里的距離,正常一天快馬就倒了,無需換馬,劉琮等不及,還是中途換馬了,僅僅用了半天就抵達了宛縣。
“謝謝二公子夸獎,二公子,南陽郡有不少人可是仰慕二公子,二公子今夜是否在宛縣休息?”
“不了,時間還早,過來就是與太守商議此事,琮準備去一趟魯陽徐將軍,等回來的時候再與拜訪南陽的俊杰!”
“那行,馬匹已經(jīng)準備好了,二公子一路順風!”
從宛縣到魯陽約180里地,快馬加鞭半天能到徐晃軍營,畢竟不是大部隊行軍,劉琮僅僅帶了典韋和一隊軍士。
魯陽城外軍營。
“見過二公子!”
“徐將軍,未提前通知,打擾了!”
“呵呵,二公子能來,徐某高興還來不及!”
“過來是有事情商量,秋收已過!將軍難道不想動一動?”
“二公子什么意思?莫非二公子準備進攻?”
徐晃有些不確定,蔡瑁被調走,如今這情況自然是要穩(wěn)固,這是這邊的共識。
“嗯,也不算進攻,有些地方已經(jīng)是無主之地,也該拿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