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馮老!真正的大佬現(xiàn)身!
眾人皆是期待,秦晨接下來會講出如何驚天言論。
“我還記得中學時,我曾問過我的一位老師,只是隨口問了一句:人為何要讀書?”
“我的老師回答我的答案,卻讓我至今記憶深刻:首先我希望你記住人為何要讀書的書,在古代指的便是《尚書》,讀《書》可知先賢治政之本、可知朝代興廢之由、可知個人修身之要?!?p> 現(xiàn)場自發(fā)掌聲雷動!
秦晨這三句話,可謂是說到了眾人心里。
可知先賢治政之本;
可知朝代興廢之由;
可知個人修身之要。
這不就是讀書的意義嗎?
這不就是讀書人所追求的嗎?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尚書》是上古之書,更是儒家五經(jīng)之一,《尚書》是我國最早的一部歷史文獻匯編,也是最古老的皇室文集,它保存了夏商周特別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所以對于王青松王教授主持的夏商周斷代考古工程很有意義。”
王青松神情激動的朝著秦晨看去,因為對方說到了他的心坎里。
“千年來,《尚書》歷經(jīng)無數(shù)學者先賢薪火相傳,秦末動亂《尚書》僅剩國藏和伏生家藏兩部。后又遭遇項羽火燒咸陽,僅剩了伏生一部家藏,幸虧有伏生舍命護書,才得以有殘篇傳世。但這次發(fā)現(xiàn)確是比伏生二十八篇還要多,足足九十多篇,可以說是完整版的《尚書》?!?p> 秦晨忽然站起來,神情略帶憤慨的說道。
“想當年,伏生視《尚書》如命,縱然亂兵刀劍相向、天降大雪,也不忍《尚書》損毀一絲一毫,為逃兵荒,伏生帶著家藏《尚書》,從咸陽運回山東老家,途中他的妻子、兒子為保護《尚書》犧牲了自己的生命。正因為伏生一家舍命護書傳書,有這樣的大儒在,我們后世才得以了解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治水定九州,周武王承天命牧野起誓伐暴紂。”
這一席話,說的眾人淚眼朦朧。
“最后我只想說最后一句,在座都是飽讀詩書之人,而“飽讀詩書”就是從《詩經(jīng)》和《尚書》引申出來的,這說明了這部典籍在夏國文化中的重要的位置,所以我必須將《尚書》完整修復,才對的古人,對得起祖宗先賢?!?p> ……
秦晨深夜坐在房間內(nèi),思考著如何去修復《尚書》,慢慢的他將腦海當中的知識融會貫通,選用了幾派技法,至于先用那個技法后用那個,他都做了思索。
直至深夜兩點多,才將自己的計劃全部寫完落于紙上。
此時,卻收來了李純熙的微信:“還沒睡,我看你房間燈還亮著。”
“沒有,剛寫完《尚書》的修復計劃!”
“有思路了?”
“嗯嗯!”
“有多大把握?”
“百分之九十九?!?p> “你總是這么自信!”
“人不自信枉少年!”
“晚安!”
“晚安!”
第二日依舊是下午四點,敦煌研究院可以容納兩百多人的報告大廳內(nèi),座無虛席。
會議規(guī)格比之前經(jīng)歷的所有會議規(guī)格都要高!
除了文物修復界的專家,還有《尚書》研究專家、歷史學家,敦煌研究院的多位研究人員。
只見其中一位華發(fā)老者,坐在正中央。
那份渾然天成的傲然之氣,讓秦晨也不由的駭然稱奇。
光是這等氣勢,就足以讓人心顫。
秦晨不認識此人,但王青松卻給他介紹道:“我的天呢,馮老也來了。”
“馮老是誰?”
“夏國歷史研究院名譽院長,京都故宮博物院院長。”
秦晨也不由深吸一口氣,京都故宮博物院就是上個世界的故宮博物院啊,其院長官職那可是部長級的。
“呦!你厲害的很啊,前排還有你的位置,我去!你小子還在馮老旁邊?!?p> 秦晨一看腦門涼了一大截,這自己的位置的確就在馮老旁邊??!
這是不是工作人員安排錯了呀!
他急忙朝著衛(wèi)建華院長走去問道:“衛(wèi)院長,這咱們參會的還有沒有叫秦晨的啊?”
“應該沒有啊,就你一個!”
“那上邊那個位置?”
“哦,你說那個啊,那是馮老特意吩咐的,他好像和你認識,你小子可真是厲害?。 ?p> 這時候,說啥也得硬著頭皮上了啊!
不能臨陣退縮!
秦晨走到自己的位置旁邊,對于馮老客氣的問候道:“馮老,您好!”
“坐吧,趁著會議還未開始,咱們聊幾句?!?p> “聊幾句?”
秦晨心想,咱倆素未謀面,有啥聊的。
“再次見面,你今日狀態(tài)可不如那日啊?”
秦晨心里一驚:莫非馮老也是穿越過來的穿越者!
不過下一句話,倒是讓他長出一口氣。
“上次天南省文物考古的三大單位的一把手現(xiàn)場考你,我在京都,沒時間去。一直坐在投影儀面前看你將三人說的是無話可說,倒是他們要像你學習啊!”
啊!
秦晨徹底懵逼了!
“你的觀點很犀利也很中肯,很有建設性意義,關于你說的都城考古學、早期歷史建筑遺址保護等,我贊同你的觀點。不過你得感謝我啊!要不是我力排眾議,啟用你的廢丘古城猜想挖掘圖,你這么年輕能當上廢丘古城考古挖掘這個國家級項目的負責人?”
秦晨當時也覺得這件事情,有悖于常理!
自己年紀輕輕,即使拿出廢丘古城考古挖掘猜想,那也不能榮登總負責人的位置!
這么說來,馮老可真是對自己有恩!
“我沒有看錯你!但我又看錯你了!”
“馮老,您這話是何意?”
“沒有看錯你,是因為你的確是一塊好料子,看錯你是因為我不知道你竟然還是一位宗師級別的文物修復師!”
“承蒙您老看的起!”
“我可是聽說你昨天在那么多人面前立下了軍令狀了?。‰m說滿招損,謙受益,但人必須得有自信嘛,我就很欣賞你這一點。連想都不敢想,何談落實?!?p> 僅從馮老啟用了他的猜想圖這一點,就足以看出馮老有著大將之材,不循規(guī)守矩,不墨守成規(guī),不論資排輩。
遇到馮老這種人,歷史研究之幸也,國之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