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姐,是魏太平在親屬中,最貼心的人。
從小到大,二姐的身體最弱,人也最膽小,唯唯諾諾,因此很多小朋友秉承著“性本惡”的特點,總是欺負膽怯的二姐。
而三姑家里面,只有兩個女娃,因此每次替二姐出頭之人,只有魏太平,每次強出頭的后果,就是要么頭破血流,要么被對方家長找上門來,沒少受到爺爺的責備,但是多數情況,爺爺對于他的做法,都處于默許的狀態(tài)。
長到現在這個年紀,二姐和魏太平相處融洽,有如親姐弟般,特別是當魏太平當做磚匠后,每日的飲食消耗日漸增加,而口袋中的音量也日漸“淺薄”后,二姐不少會帶著食物給魏太平。
三姑家,做的是豆腐坊生意,成本不高,收益更低,僅僅是勉強糊口而已,因此更多需要二姐來幫助父母。
三姑和三姑父,性格相差極大,三姑為人勢利,對于魏太平現在非議頗多,總是覺得給他的照顧過多而不滿。而三姑父卻整日沉默寡言,一心只知道悶頭干活,如頭老黃牛一樣盡責。
二老膝下還有一個大姐,為人灑脫而仗義,常念在外做著綢緞的買賣,每日操勞,卻也依然僅僅是保持溫飽,異世界的錢同樣難賺。
“二姐,多謝這幾天你來照顧爺爺,否則,我都不知道如何給老爺子喂進去飯?!?p> “一家人說兩家話,他也是我的爺爺,你呀快吃了這米團子,就快去磚廠吧,這里有我照顧爺爺?!?p> 二姐笑臉盈盈,柔情款款,沒有再多說話,而是將一個小荷葉包放在床頭,“哎,你快點吃哦,我喂完爺爺,還要去幫娘磨豆腐,這日子真是漫漫無期,真怕一輩子就這么被消磨盡了,一點意思也沒有了!”
“二姐,你放心,現在我會靠我的才華讓你過好這輩子!”魏太平內心中翻涌著對于姐姐的感情,他這輩子前二十多年的情感在腦海中不斷的翻涌,只覺得至親之人,除了爺爺,也就家里面這幾個姐姐,而二姐又是最近的那一個。
可能,在上輩子里,他的知識,眼界,只是個地區(qū)小霸王,不論是知識淵博,還是職場中圓潤,都是首屈一指。畢竟,他圖書館一哥的稱號并非浪得虛名。但是若是換一個世界,擁有這些寶貴財富,竟然無法成為一方諸侯,或者是富甲天下,那不是可惜了他這么費勁的穿越?
畢竟,他腦子里面存著這個世界所沒有的智慧!
“就你會說好聽話,吹牛!你哪來的才華。這么多年,連個才華的影子,姐姐我都沒看到?!倍阈闹袑捨苛诵€是弟弟疼人,雖然說了一些大話,但是聽著也讓她好受一點,之后又發(fā)了些牢騷,不再提。
二姐一個女人家家,每天要從卯時開始,一直磨到辰時,周而復始,沒有間斷。不說辛苦,就是那種單調的重復,也能將活人變成機器。
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
二姐,你先讓我去找到迷失的金子,之后再來搭救你。。。魏太平舒展筋骨,邊吃荷包,邊思考自己的磚匠身份和磚廠內部信息。
所謂的磚匠,并非是制造一般民居所用的磚頭,而是為軍隊防御所特殊打造的。
大順國國都,京都。城墻寬達是十多丈,每塊磚都是需要特質特用。底層磚,和頂層磚由于其受到的壓力,侵蝕和攻擊不同,而使用的材質都是各有差別。
國都之內,為了構筑劍陣(這種劍陣是皇城內的劍仙一派所布置),里面還需要加入劍仙派內的特殊材料,才能夠承受的住劍陣的威壓。
因此,雖然他只是一個初級的磚匠,每月一兩銀子,已經算是一份美差,畢竟對于多數的平民百姓,每個月開銷不過五百文錢,折合五錢銀子。磚匠能夠有一兩銀子的收入,足夠養(yǎng)活個自己,可惜若是想要娶媳婦,可是還差不少。
魏太平剛剛身體習慣性地坐在門口,突然想起自己上輩子讀書人的身份,這才堪堪站起身來,躲在一處風景算是不賴的地方,細嚼慢咽。
“太平,又是二姐給你做的荷包呀,吃多了會膩。每天都是荷包,日復一日,單不單調?糊弄人!”
未見人影,先聞其聲。
是四姑家的三姐-李菊兒,人稱“恨嫁女”。
她人到十九,已經到了想嫁而無人敢娶的境地,倒不是她姿色太差,而恰恰相反,她整個人倒是秀色可餐,保養(yǎng)的也算可以,圓鼓鼓的臀,誰見了都挪不動眼睛,要比二姐的彈的多。
但是,依然無法如愿嫁入理想人家,主要原因在于高不成低不就!
四姑家里是做雜貨生意,日子過得算是滋潤,但卻沒有社會地位。想要找到門當戶對的多,想要高攀一層,卻很難。
女子一過十六,就已經開始張羅婚嫁,若是到了李菊兒的年歲,已經算是接近“大齡剩女”的門檻,也造成李菊兒每日內心焦慮,為人變得刻薄。
“我未來夫君,可最少是個舉人,可不能是不入流的職業(yè)?!闭f著話的時候,李菊兒特意瞟了一眼魏太平,意有所指。
“三姐教訓的是!”
“手頭不寬裕了,只有一錢銀子了,省著點花?!?p> 李菊兒留在座上一個閃光的東西。
三姐,人也不壞。。。魏太平在風中凌亂,雖然三姐只是諷刺了現實狀態(tài),但是也有著對于配偶著美好想象。
我上輩子,也是個讀書人?。?85本科畢業(yè),在現在算不算是個舉人?
兩個姐姐都是疼愛弟弟的人,但凡不是如今世道日艱,也不會如此謹慎生活。
荷花包里面,包著米飯混雜著些肥膩的豬肉,里面只有一點點鹽巴的滋味,畢竟大順國內,鹽巴算是稀缺品,被大順皇族所把持,價格昂貴,因此對于平民百姓,能吃到就算不錯,哪里會講究多寡。
這在上輩子生長在撫順縣的魏太平來說,簡直就是無法下咽的食物,但是對于一個饑餓了兩天的少年來說,已經不再考慮著味道,而是只想著“生存”這個唯一念頭。
“古代的豬肉真是他娘的肥!”魏太平吐槽道。
一罵到“他娘的”,又想起了這是爺爺的口頭禪,眼淚又不爭氣地溜了出來。
“你們一個個的,毛都沒有長齊,錢沒有賺到一文,就知道往外接濟,這小子就是個無底坑!并非良人!”
終于,打破和諧之風的,唯有悍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