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之中,一個衣衫襤褸的青年,疾步向前行走,他已經(jīng)在大山中走了大半年了,一復(fù)一日地向前走,哪怕這么長時間沒有走出大山,沒有遇見人煙,他還是堅定不移地往前走。
......
出月子后,馮玥就準(zhǔn)備服下老白給她的洗筋伐髓丹,可是又遭到了反對,老潘嚴(yán)厲地呵斥她,“你以為出月子了,身體就恢復(fù)如初吶?!?p> 馮玥在一旁猛點頭,沒出月子她身體就恢復(fù)如初啦。
老潘呵呵道:“笑話,女人生孩子對身體造成的損傷是怎么容易恢復(fù)的嗎?你看到的只是表象而已,丹藥拿來,老夫來保管,兩個月后來老夫這里拿?!?p> “潘老?!瘪T玥扯了扯老潘的衣袖。
老潘根本就不吃馮玥這一套,冷冷道:“兩個月后再服下這枚丹藥,對你只有好處沒有害處?!?p> “好吧,不吃就不吃?!瘪T玥也知曉老潘是為她好,她就再等兩個月。
“丹藥拿來?!崩吓藢⑹稚斓今T玥面前。
“哎,我都答應(yīng)不會服下丹藥啦,還要您保管干嘛?”不是多此一舉嗎?
老潘搖頭道:“你的承諾不值得信任,這一個月嬸子們對你,十二個時辰的盯梢就是最好的證明。”
有這么揶揄人的嗎?
直說她是一個缺乏自制力的人就行了,還拐彎抹角的說一通。
最后,馮玥干脆將兩顆丹藥都給老潘保管,這樣是不是就能在老潘面前挽回一點信任度呢。
丹藥沒吃成,馮玥就開始了每日的訓(xùn)練,訓(xùn)練之余還要修煉內(nèi)力,吸收靈氣。有靈氣供養(yǎng)空間,小糯米也就老老實實地待在空間睡覺,懶得搭理馮玥。
空間里如今種了一些藥草,小糯米說同樣的藥草,空間里種出來的要比普通藥草藥性要強(qiáng)得多。懷孕后期,馮玥拿出看話本子的精神,將空間里面的一大堆醫(yī)書,全都翻看了一遍。
奇怪的是話本子一看完,話本子里的細(xì)枝葉末轉(zhuǎn)身就會忘得一干二凈,而這些并沒有這么用心看的醫(yī)書,醫(yī)書的內(nèi)容卻清晰地印在她的腦海里。
幫她接生的李嬸子和阿玲就住在她家里,專門幫她帶娃。因時不時要給南南喂奶,她不能跑得太遠(yuǎn),頂多在村子里跑幾圈,其余時候都在自家院子里折騰。
聊勝于無,總不能將老白傳授給她的東西都丟了吧。老白還真是個全能型的人才,文和武都是站在頂端層面的人物,醫(yī)術(shù)方面也頗有造詣,更精通權(quán)謀之術(shù)。
夕陽西沉?xí)r,馮玥洗完澡抱著南南在院子里溜達(dá),南南每日都要到外面院子里溜達(dá)幾次,而且是定時的,時辰到了不抱他出來溜達(dá)就哇哇大哭,一出屋門哭聲就戛然而止。
“你呀,就是個吵事精,等你再長大些看娘親怎么收拾你?!蹦夏蠄A溜溜地眼眸望著馮玥,給了馮玥一個無齒的笑容。
小爺出來溜達(dá)心情好,就不哭給娘親看了。
“哎呦,母子二人在遛彎兒。”老族長踏進(jìn)院子笑呵呵道。
馮玥聞聲轉(zhuǎn)過身,跟老族長打招呼,“族長,吃過晚膳了沒?”
“剛吃過,閑著就來找姑姑嘮嗑嘮嗑?!崩献彘L道。
“族長,屋里坐?!瘪T玥將南南給了阿玲,阿玲抱著南南繼續(xù)在院子溜達(dá)。
老族長坐下之后,神色凝重道:“靈夷族人一直在等著姑姑回來,帶領(lǐng)族人回祖籍。老朽雖然不知靈夷族為什么會流落到此地,也不知所謂的祖籍在哪里,但老朽懂得不管在哪里,人如果有著強(qiáng)悍的本領(lǐng),那么他的自保能力就會強(qiáng),就能為自己博得更多的生存機(jī)會?!?p> “族長說的不錯,自身懦弱無能,就只能任人宰割?!瘪T玥十分贊成老族長的觀點。
老族長接著說道:“未來不久姑姑應(yīng)該就會帶領(lǐng)著族人回祖籍。”
“停,老族長,祖籍在哪兒?我也不知道啊,怎么帶領(lǐng)族人回去?”原先她還以為老族長知曉靈夷族祖籍在哪呢。
老族長笑道:“這個姑姑不用擔(dān)心,先知說到時候姑姑自然就曉得了?!?p> “先知還在世嗎?”馮玥問。
“在世。”老族長答道。
“那我能見見他嗎?”馮玥對于現(xiàn)在一切的都云里霧里,要想解惑看來得找先知,來到靈夷村都快一年了,從未在任何場合見過這位神秘的先知。
“能,當(dāng)然能,不過先知說現(xiàn)在還不是時候,時候到了自然就會相見?!崩献彘L其實也不明白先知老人家,姑姑都來了這么長時間,為什么不見一見姑姑。
馮玥:這是什么佛家俗語?
老族長是來找馮玥商議,如何讓靈夷族人多學(xué)一些本領(lǐng),在大山中生活了二百多年的靈夷族人,如今就只會種地打獵,就這兩樣都不是很擅長。在馮玥沒來之前,他們過的都是什么日子。
一群無用的人回到祖籍,還不是只有被欺辱的份,那還不如不回去,就讓靈夷族在大山中落魄而亡。
馮玥知道老族長的想法后,頓時覺得任重道遠(yuǎn),莫名其妙地就攤上了大事。
靈夷村有一位教書先生,靈夷村的人無論男女老少都識字,天賦高的人字就識得多些,勉強(qiáng)還能寫詩作賦,沒天賦的人就只識得一些簡單尋常的字而已。
這么一個窮鄉(xiāng)僻壤的地方,避世而居的一群人,竟然沒有一個文盲,也算是值得驚喜的一件事情。
這里山清水秀,人們生活的節(jié)奏緩慢,又沒有世俗紛擾,加上長期的體力勞作,靈夷村人的身體大多數(shù)都是健康健壯的,當(dāng)然個別除外,總有那么一些人生下來就是羸弱的代言人。
靈夷村里的教書先生,李夫子就是一名身體羸弱的人,李夫子身體雖然羸弱,但也九十多歲了,外表看起來也就是一個四十多歲的人。
靈夷村最了解村民的人不是族長,而是這位李夫子。村里小輩的字都是他教的,所以小輩們的性子他清楚。
跟他同輩的就更加不用說,都在一起生活了近百年,相互之間那點性子還有什么地方不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