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妹出生在一個普通的農(nóng)民家庭,父母都是農(nóng)民,哥哥是工人,兩個姐姐都是家庭主婦。三妹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三妹出生的時候,瘦小的身子在棉被里哭不出聲音來,醫(yī)生覺得這孩子先天不足,怕是不好活。醫(yī)生搖搖頭準備走出去的時候,三妹哇的一聲大哭起來,聲音嘹亮帶有回聲,像歌唱家在吊嗓子。把醫(yī)生嚇了一跳,也把三妹的母親嚇了一跳。醫(yī)生回來認真的看了看三妹,渾身憋的通紅,小臉都要憋紫了,像是在和醫(yī)生對話,醫(yī)生驚奇的看了看這個瘦弱的小嬰兒,確認她健康之后離開了。
三妹從小很皮實,哥哥姐姐們你一把我一把就從小嬰兒變成了小孩兒,三妹不愛說話,總是在邊上看著哥哥姐姐們,一言不發(fā),叫她就笑笑,露出整齊的牙齒。有一次哥哥姐姐們一起偷了鄰居奶奶家的花母雞剛下出來的蛋,母親知道三妹最是清楚誰干的,叫來三妹問,三妹愣是一言不發(fā),母親問急了,拿起炕上的苕竺,在三妹屁股上一頓亂舞,三妹流著吧噠吧噠的眼淚,愣是不說。大哥和大姐看不下去才主動“認罪”,三妹依然一言不發(fā)。
三妹很小的時候就跟著父母一塊下地種田了,莊稼地就是三妹的游樂場,母親需要時跟著一起拔草,不需要時三妹就在地里看各種各樣的蟲子。烈日炎炎下很快就把白凈的三妹曬得黝黑。黝黑的三妹一笑起來,牙齒更顯得潔白整齊。
大一點的時候,三妹就跟著一塊扛莊稼了,玉米收成的時候,一袋一袋的玉米往家里扛,小小的三妹竟然也能扛一小袋,瘦小的身軀看起來還沒有麻袋大,但她依然能挪著走回家。
三妹喜歡跟在母親身后,母親去哪里她就去哪里,母親干什么她就看什么,家里大姐的脾氣和母親最像,三妹也喜歡跟著大姐,大姐和母親一樣,讓三妹覺得踏實。母親做女紅,三妹就在旁邊看著,眼睛也不眨,生怕丟失了一楨的畫面;大姐織毛衣,她也在旁邊看著,大姐怕毛衣針扎到她,千叮嚀萬囑咐別靠近,她還是趴在大姐旁邊。
十歲的時候,三妹的女紅和毛衣就都織得很好了,大哥的帽子圍巾都是三妹織的,大哥每次去相親,都問對方會織帽子圍巾嗎,若趕上對方不會,大哥都會來一句,還不如十歲的孩子。
三妹出挑的越來越好看了,班長有男生總喜歡逗三妹,三妹從來不理他們,任由他們胡鬧,三妹也不回復。班上的同學有人告訴了三妹的哥哥,哥哥放下手里的活兒就跑到班里來,劈頭蓋臉就給幾個小子一頓打,小子們都嚇哭了,大哥指著他們說,再敢欺負三妹,就打死他們。三妹紅著臉看著大哥,目送大哥魁梧的身影消失在學校門口。
三妹每天除了上學就是回家做飯給全家吃,吃完飯喂雞、喂豬,每天晚上睡的最晚的是母親,其次是大姐,三妹總等不到她們睡覺,每次三妹靠在炕邊想等她們一起睡覺,總是睡著了她們還沒上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