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宣走上前,仔細描述了他的方案,依照激進程度,分為上中下三策。
首先是上策。趁著現(xiàn)在樊雅還沒有回到譙城,趕快讓騎兵隊分幾路,在通往譙城的道路上設伏,試圖截殺樊雅。同時乘著守軍沒有防備,混入譙城,里應外合一舉拿下譙城。
然后是中策。召集尚忠于晉室的塢堡主,將軍隊集合起來,與樊雅形成對峙的局面。先用低姿態(tài)穩(wěn)住樊雅,同時向茍晞或者其他勢力求援。
最后是下策,堅壁清野,據(jù)塢堡自守。
桓景思忖了片刻,給出了他的評論。
“首先排除下策,如果據(jù)塢堡自守,我們肯定得分兵把守,這樣兵力分散,必然會被各個擊破?!?p> 眾塢堡主紛紛贊成,畢竟從利益的角度,盛夏過去就是收獲的季節(jié)。如果這個時候堅壁清野,塢堡外的田地是必然要被毀掉的,那么過冬就成了難事。
“然后,上策過于激進”,桓景接著說,“在較大的塢堡中,我們白云塢離譙城最近,如果要打譙城,只能指望我們的五百新兵。萬一樊雅臨行前有所交代,守軍有了防備,再混入城內就不太可能了?!?p> 從前白云塢只能算是一個中等的塢堡。但是兩個多月來,隨著持續(xù)收納流民,即使單論人口,白云塢也已經成為了一股較大的勢力。但即使這樣,面對譙城,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所以還是選用中策,即使我們集結的軍隊不能打,但是還是有一定威懾力的。至少樊雅在沒有做好準備之前,不敢輕易出擊。
“這樣我們就爭取了足夠的時間,把決戰(zhàn)的時刻拖到秋收以后,不至于矛盾立刻激化。而手上有糧,心中不慌,通過拉攏周圍勢力,很快就會形成對峙的局面。在形成對峙局面后,說不定還可以談判。
“但我覺得上策中的截殺樊雅也是個好主意,而且也和中策不矛盾。兩個方案可以同時進行。”桓景最后補充了一點。
馬歆搖了搖頭:“我贊成中策。只是截殺樊雅恐怕并非是什么好主意?!?p> “愿聞其詳?”
“樊雅隨身總是有三十護衛(wèi),這是之前他在齊王軍中留下的親隨,各個都是奇材劍客。而桓景自己,別看他個子小,武藝可是連老夫都佩服,尤其使得一手好劍。如果要刺殺他,恐怕要多備些人手,才能拿下樊雅。
“另外,如果殺了樊雅,那么和誰談判又成了一個問題。如果他的殘軍也推出了一個領袖,我們就成了殺董卓之后的后漢朝廷了?!?p> 馬歆閑居家中也看《三國志》,知道董卓被刺殺后,李傕郭汜反而一舉攻下長安,殺了王允?,F(xiàn)在如果殺掉樊雅,譙城中的殘軍反而會和他們勢不兩立。這時如果再推出一個能干的領袖,局勢反而會更加糟糕。
“如果說樊雅殺不得,我們可以努力活捉他啊”,夏侯燾又提出一個想法。
桓景被逗笑了,他莫名想到明朝建文帝“勿傷我叔父”的典故,可惜這個時空的人并不知道。
“書生之見!活捉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彼s緊駁斥了這個奇怪的想法。
可是就這么把樊雅放過去也太可惜了。
正是因為機會難得,不少塢堡主還是覺得應當截殺樊雅。于是漸漸分成了兩派,一派支持殺樊雅,一派反對。
桓景最后決定發(fā)揮民主精神,讓大家投個票,選擇是殺還是不殺。最終支持截殺的占了大多數(shù)。
多年以后,當桓景回顧為截殺樊雅投票的事,會感慨萬分。
到了那時,他自然會明白,軍隊中只能執(zhí)行絕對的一長制,商議討論或許可以民主,但是決策這一關只能由一個可靠的人來做出決斷。戰(zhàn)場上瞬息萬變,真理有的時候就是掌握在少數(shù)人手里。
當然這時的桓景并不明白這個道理。雖然心里已經被馬歆說服,但是既然大多數(shù)塢堡主支持截殺,那么他也不太情愿地做出了布置。
許昌到譙城共有三條路,最近的當然是走苦縣,經過白云塢回到譙城。這條路桓景責無旁貸。
其次是走西南方,這樣會經過馬歆的轄地。那么自然是馬歆負責。
最不可能的情況是樊雅繞到南路,從譙城南面進城,畢竟是最遠的一條路。那里是夏侯家的地盤。
于是眾人決定各人馬上回到各自的塢堡,嚴密監(jiān)視經過自己轄地的人員,一旦發(fā)現(xiàn)樊雅的行蹤,就向其他塢堡匯報。
————————
一連幾天,白云塢都沒見到樊雅的蹤影。有的時候,桓景會想,難道樊雅留在許昌不回來了?
四天后的一個早晨,當桓景早起洗臉的時候,打更人送來了兩封信。這時的信都用竹筒包裹著,里面是尺素。
他首先拆開一個竹筒,竹筒上用飄逸的行書寫著,“桓公子啟”。
這顯然是夏侯燾了。
他緩緩打開竹筒,里面密密麻麻地寫滿了字,大致說的是這么一件事:前天下午,在夏侯燾的轄地上,有一個牧童發(fā)現(xiàn)樊雅與隨從騎馬經過。于是,他趕緊帶著大隊人馬殺到。
比之前設想的要更加順利,沒有任何抵抗,樊雅和他的部下直接投降了。夏侯燾狠狠地訓斥了一番,然后把樊雅關進了他們家的地牢。
桓景心中喜悅:不管怎樣,這個貴公子終于做成了一件事。愚人千慮,必有一得啊。
能活捉樊雅就是最好的結果,之后想要談好條件放回去還是直接殺掉,這個主動權是在自己手上的。
桓景高興地哼著舊時空的小曲,拾起了第二個竹筒,那是從譙城寄來的。
那竹筒上用粗超的隸書寫著五個大字,“豎子桓景啟”。
嗬,居然有人敢這么稱呼我。他感到好奇,于是從竹筒抽出了尺素。
他昏昏沉沉地將尺素展開,覺一下醒了。他的汗一下冒了出來,手不住地顫抖。
他趕緊喊住打更人。
“快!快去叫醒夫人和二當家。派人快馬把屯墾隊的郗隊長也叫過來。我有要事商討?!?p> 只見那尺素上歪歪扭扭地寫著幾個大字。
“桓景豎子。吾自謂待汝不薄,何乃私受偽官,為夏侯圖我?今幸脫毒手,自當與汝絕。吾亦將不日討之,自領四千人,蕩平白云塢?!?p> 落款是“譙郡太守樊雅”——
樊雅不知通過什么辦法從夏侯燾手上成功脫逃,回到了譙城。
————————
“初,燾與樊雅爭于譙,武帝多袒護之。及燾受刺史之位,始與武帝共謀賊雅?!薄冻ち袀鞯谖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