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奪嫡白熱化
業(yè)太宗宣皇帝吳立炎,生于406年,駕崩于458年。
年52,在位14年。
當皇帝在洛陽感慨的時候,他已經(jīng)四十九歲了。
親征高句麗回來之后,吳立炎感受得到自己身體已經(jīng)大不如前,開始衰弱。
五十而知天命,吳立炎似乎預(yù)感到了自己的天命。
和他老爹七十歲的高齡比起來,吳立炎的確是有點“短命”,但這沒的說。
畢竟吳承宗這種高齡皇帝還是占少數(shù)的,歷史上四百個皇帝里面能活到吳立炎五十二這個年紀的也算比較高壽了。
再加上吳立炎從十六歲開始就南征北戰(zhàn),親自操刀上戰(zhàn)場,打了那么多年,身上的傷口可以說是不計其數(shù)。
所以他才會發(fā)出感慨。
而吳歡聞言,立馬下跪,大喊“父皇千秋無期?!?p> 可是哪有人能千秋無期呢。
思緒回到現(xiàn)在,吳立炎通過這一年的考察,也看得出來,吳歡在處理政務(wù)上沒有毛病,通過弟弟吳立奇的匯報,他知道吳歡也是個很不錯的繼承人。
而吳熙在幽州也是做的十分出色,就連駐守幽州的諸多文臣武將都極其認可。
業(yè)軍的軍需糧草沒有一次失期,足夠證明吳熙的能力。
可惜了,兩位兒子都如此優(yōu)秀,不對,應(yīng)該是三位兒子都很優(yōu)秀!
可惜太子早夭,還剩下兩位。
但皇位只有一個。
應(yīng)該給誰呢?
他還不知道。
……
業(yè)朝得遼東,清查人口,留在遼東的有八萬四千余戶,人口三十九萬九千余人。
朝堂從河南,河北,山東地區(qū)調(diào)集十萬百姓,填入遼東,以此鞏固本地。
遼東設(shè)為遼州,然后派遣蘇允為遼東第一任州牧,治所在玄菟城。
遼州駐軍三萬五千,重點防范高句麗以及北方的柔然部落。
蘇允在這一次征戰(zhàn)中也獲封遼東郡侯。
柔然因為幫助業(yè)朝,也被賞賜了不少金銀財寶和物資,柔然可汗更加臣服,并且加緊迫害漠北的鮮卑部落,想活捉拓拔高遠給業(yè)朝以此邀功。
北方基本平定,再無隱患。
吳立炎辛苦奮戰(zhàn)十年,從北涼打到平城,再打到西域,漠南,遼東,終于把帝國北部打得太平。
接下來還有一個地方需要解決。
西南。
西南部的土著部落以及家族一直以來都是半獨立的存在,尤其是前面的黃寺之亂,西南家族也沒少出力。
現(xiàn)在天下安定了,吳立炎目光自然是看過來。
這一次他沒有御駕親征了,而是讓林啟和梁坦子兩位帝國新星將領(lǐng)出馬。
平定西南,用了半年。
455年,武輝三年十月份,業(yè)軍南下。
456年,武輝四年三月份,梁坦子,林啟大獲全勝而歸洛陽。
同年六月份,皇帝吳立炎攜皇后張毓以及洛王吳歡前往平城巡視,下令吳熙監(jiān)國。
吳熙監(jiān)國兩個月,在八月份的時候,吳立炎歸洛陽。
但歸來的時候,吳立炎通過弟弟吳立奇察覺到了吳熙的問題。
吳歡主政洛陽一年,幾乎是做到了公私分明,一視同仁。
不管是洛王黨還是宜王黨,山東,河南,江南等家族的人,只要有能力,全部提拔。
而吳熙主政的兩個月,似乎有些賞罰不分明,以官員背景為第一,洛王黨派的就打壓,自己人就提升,以及拉攏中立派。
之前孔聃事件以及洛王監(jiān)國讓吳歡勢力大增,吳熙幾乎是沒有選擇的只能出此下策,可是得到的結(jié)果卻并不明顯。
張浩曾經(jīng)也勸過吳熙一視同仁,不要搞這種小動作,但沒辦法,朝堂是人情世故,吳熙這兩年情況不好,好不容易監(jiān)國不弄點好處給其他人,怎么拉攏同黨?
可是如此一來,宜王局勢就毀了。
關(guān)鍵時刻,吳熙出手,辦了一件事。
他來到了皇宮,跪拜在皇后張毓的面前痛哭流涕起來。
張毓被他哭得有些不知所以,吳熙就說:“兒臣苦,終不得大位,愿將來還能再見母后?!?p> 該說不說,終究是小兒子受寵愛的多,張毓心軟了,也明白自從孔聃抨擊皇帝以及吳歡開始,吳熙基本上在朝堂都不得勢。
原本想兩兄弟誰繼任都無所謂,可是眼看兩個兒子相互爾虞我詐,到了這個地步,她也是不好受。
于是立馬讓人去請皇帝過來。
該說不說,張毓的地位還真不是一般的重,換做是其他皇后可不可能說是讓皇帝過來自己這里的。
而皇帝來了后,張毓第一時間很嚴肅的攜帶吳熙行跪拜大禮。
皇帝一看就知道有大事發(fā)生,然后也很嚴肅的坐在位置上。
張毓起身,開門見山。
“陛下,二子何人為君?若有心屬之人,可提前立儲君,定國本?!?p> 聞言,皇帝吳立炎沉默,不想回答。
張毓繼續(xù)問。
“二子皆由我出,今相互對峙,影響家國,不如早定國本?!?p> “此事,皇后不得再過問,宜王改封號晉王,以表彰功勛?!?p> 吳立炎說完就走了,然后立馬下詔,昭告天下。
吳熙改封晉王。
洛陽嘩然!
一般來說皇子不改封號,一旦改了封號,而且還是實權(quán)封王的王號,那就意義非凡了。
這么跟你說吧,公元425年,吳承宗稱帝,吳立炎為太子。
宋皇后所出的另外兩個兒子,吳立德封程王,吳立奇封權(quán)王。
然后公元427年,19歲的吳立德封魏王,封地晉陽(今太原市),然后出鎮(zhèn),以皇子身份坐鎮(zhèn)北方。
公元439年,吳立奇封秦王,封地咸陽。
未出鎮(zhèn)的皇子封號一般都是洛王,宜王,程王,權(quán)王,等等等。
出鎮(zhèn)的就是魏王,秦王,這些曾經(jīng)有過國家的封號。
現(xiàn)在給吳熙封號晉王,那么不就是告訴所有人,接下來就應(yīng)該給吳熙封地了嗎?
有了封地,吳熙再也不可能待在洛陽,不在洛陽地區(qū)的話,他再如何想奪嫡也不可能了。
這個旨意基本上是明確了皇帝吳立炎指定誰為太子了。
這幾乎是死局。
但關(guān)鍵時刻,吳熙一黨的人卻沒有放棄,而是發(fā)起了又一次猛烈的朝堂沖擊。
這一次沖擊,也將讓吳歡的太子位再拖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