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化元年十月十日丑時三刻,齊王朱鈞于大都發(fā)動叛變。
朝華門,數(shù)名軍官昏昏欲睡,拿著長槍的士卒的頭倒下了,卻又重新?lián)u晃了幾下,繼而又重復剛才的景象。
李將軍率領著一部分士卒,悄悄的摸近把守著朝華門士卒的身邊,在李將軍的示意下,李將軍的士卒們手起刀落,人頭落地。
見到城門大部已被控制,李將軍松了一口氣。
“殺,拿下朝華門!”李將軍發(fā)出一聲吼叫,一劍將一名昏昏欲睡的守門士卒砍死。
無數(shù)火把燃起,照耀了原本漆黑的四周,嘶殺聲四起,將那些還在昏昏欲睡的士卒所驚醒。
“敵襲,敵襲!”
“快跑,快跑……”
“………………”
那些沉迷于夢鄉(xiāng)的士卒們終于有所行動,他們正想去拿武器,可奈何,李將軍所帶士兵已經(jīng)沖到他們的面前。
守門士卒現(xiàn)在所能做的也只有乖乖的蹲下去,雙手放在頭上,以示投降之意。
朝華門除了零星的抵抗之外,再無其他。
李將軍控制城門之外,忙叫人數(shù)人點起火把,以告訴朱鈞城門已被控制。
在做完這些之后,李將軍忙令人作好戒備狀態(tài),今晚對于他來說,可是一揚血戰(zhàn)。
朱鈞見朝華門火起,已知事成。
現(xiàn)在的朱鈞的任務只有一個,那就是在天亮之前拿下皇宮,擒殺妖后,伏殺皇帝,這樣的話,大事必成。
“殺啊,誅殺妖后,以振朝綱!”
“殺,誅殺妖后,以振朝綱!”
“殺!”
頓時,皇宮四周殺聲四起。
朱振明前世本就是一名戰(zhàn)士,對于危機感有先天感應。
朱振明猛地醒來,他隱隱約約地聽到了外面有廝殺聲。
“來人,來人。”朱振明有些不安。
“奴婢在這,陛下有什么吩咐?”一名小太監(jiān)連忙走進來答道。
朱振明一邊穿鞋,一邊問道:“外面可有何事發(fā)生?”
“稟陛下,外面并無事情發(fā)生,只是陛下這般打扮,這是要?”小太監(jiān)不解的問道。
他們太監(jiān)的職責就是要好好的照顧好自己的主子,主辱已辱,主榮已榮。
如今看見朱振明穿鞋,這個小太監(jiān)不禁有些疑惑,這么晚了,皇上這是要去小便嗎?
“來人,給朕更衣,朕要出去看看?!敝煺衩鞲緵]有理會小太監(jiān),他想親自出去看看,自己看到的才最安心。
“啊?”小太監(jiān)聽到朱振明這么一番話,不禁愣住了。
原來皇上不是要去小便,而是要去外面看看。
出外面看看?
這不是要小太監(jiān)的老命嗎?要知道,皇上身體孱弱,而現(xiàn)在夜這么深,外面不知多冷,萬一皇上出了外面,出了什么岔子,那么自己有多少個腦袋夠砍的。
“陛下,不可?。∪缃褚挂焉?,況且明日還要早朝,陛下應當好生休息,不能擅自出外??!”小太監(jiān)連忙勸諫道。
“………………”
見朱振明不語,小太監(jiān)繼續(xù)說道:“況且太后娘娘吩咐道,‘皇上體弱,應當適當休養(yǎng),不可輕易走動。’”
好家伙,連太后都搬出來了,看來朱振明想出去也出不去了。畢竟,太后是朱振明名義上的母親。
朱振明還想說些什么,不料外面沖進一名侍衛(wèi)。那名侍衛(wèi)連忙跪拜在朱振明的數(shù)十步之外,說道:“陛下,大事不好,齊王陰謀造反,已率軍攻進皇宮,請陛下速速轉移。”
朱振明聽到齊王這個詞語,眼前馬上浮現(xiàn)了一個黝黑的人物。
齊王乃是他的皇兄,本來這個皇位應當是他來坐的,只是因為自己的母親及其外戚勢力強悍,將朱鈞從太子的位置趕下,并且將朱鈞的母親所賜死。
但朱鈞主動向楊太后示弱,楊太后一時心軟,并沒有對朱鈞痛下殺手。這反而導致了現(xiàn)在朱鈞的反叛。
小太監(jiān)聽到這個消息目瞪口呆,整一個人都魔怔了。
朱振明知道事不宜遲,連更衣都沒有,只穿上睡衣,披上一件大貂,連忙從里面走了出去。
“母親,父皇,孩兒這次必為您報仇!”朱鈞心里默默念道。
朱鈞看著面前數(shù)千名士兵,他們頭頂個個銀白色狼盔,身著銀白色盔甲,腳下也是一雙銀白色的戰(zhàn)靴。
火光照耀在他們的銀色戰(zhàn)甲上,給予了他們希望。
這是朱鈞最精銳的部隊,也是眾多藩王之中最精銳的部隊,他們屬于朱鈞統(tǒng)率,他們要為朱鈞慘死去的母親報仇。
朱鈞看著他們,眼中露出堅毅的眼神,拿出早已準備好的“圣旨”,有力地讀道:“太子朱振明,皇后楊靜淑陰謀謀反,然朝堂之上已無忠良之臣,朕欲平叛,心有余而力不足,而當今齊王,乃是朕之嫡子,只因皇后楊靜淑及其黨羽施壓,朕不得不將其貶為藩王,然齊王不可忘此大辱,應養(yǎng)精蓄銳,擇其良機,以振朝綱,光復大明?!?p> 御林軍五個統(tǒng)領各自看了一眼,眼中都流露上狐疑的眼神,但沒有人敢違背皇帝的旨意。雖然發(fā)此“圣旨”的皇帝早已駕鶴西去。
有一個御林軍統(tǒng)領半跪了下來接旨,其他的御林軍統(tǒng)領也紛紛半跪,拱手道:“末將領旨,愿為先帝平叛,愿為齊王效力!”
朱鈞率領著自己的本部兵馬,來到御林軍面前,將御林軍所收服。
御林軍軍制始于明國開國皇帝明太祖。那個時候,御林軍的軍制便有明文規(guī)定,御林軍的每一個將士都必須是從軍中精挑細選出來的強悍士卒,從嚴格意義上來講,御林軍的戰(zhàn)斗力比一般軍隊的戰(zhàn)斗力要強的多,但還是比天子親軍要弱上一個檔次。
大明朝四百年來軍制改革過十二次,但御林軍的軍制從未更改。
很早之前,威武帝朱崇便想把外戚楊氏的兵權除去,但是因為御林軍經(jīng)過大明朝四百多年的人員更替,之前的士兵因為一些可大可小的事故,早已大批小批的被替換。
御林軍現(xiàn)在魚龍混雜,更甚至,外戚楊氏部隊的人已經(jīng)混了進去。就算是威武帝想用御林軍除去外戚楊氏,也是心有力而氣不足。于是,只能在朝廷上放任楊氏一族的胡作非為。
雖然,威武帝雖然在朝堂之上無法奈何楊氏,但是他一直專注在御林軍上面。他將御林軍中屬于外戚的勢力,不管是大的,小的都紛紛找各種理由調出去。
有一些沒有理由實在是調不出去的,便將他們安排在不重要,不顯眼的位置上。
而外戚的人想,他們只要掌控了朝廷與御林軍中的部分力量,便可執(zhí)掌大權,永無后患,于是便放任了威武帝在深宮改革御林軍的行動。
朱鈞看著這數(shù)千屬于他的御林軍,嘴角一觸,露出了獰笑。
“母后,今日兒子必為你報了這血海之仇!”朱鈞再次堅定了自己的信念。
“眾將聽令,誅殺偽帝朱振明、偽后楊靜淑,取得朱振明、楊靜淑此二人的首級,賞金萬兩,封萬戶候!”朱鈞開出如此巨大的賞金,目的就是讓朱振明以及楊靜淑兩人必死。
御林軍的士兵聽到如此巨大的懸賞,眼眼中暴露出貪婪,狂熱的色彩。他們必將會把皇帝朱振明以及太后楊靜淑拿下,以獲得這巨額賞金。
“所有人,左臂綁紅布,隨我向太虛殿殺去?。?!”
綁上了紅布,代表他們已不是御林軍。他們唯有殺得皇后與太子,否則,必死無疑,他們無路可退。
刷刷刷,不到一刻鐘,御林軍便從朱鈞的本部兵馬拉過紅帶,綁好紅帶。隨后,數(shù)千御林軍跟隨在齊王朱鈞的身后,像一條火龍,浩浩蕩蕩地向前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