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給我推送了許多《請回答1988》的視頻。有這樣一個片段:鳳凰堂生病,阿澤哭了。善宇沒有爸爸教他刮胡子,媽媽哭了。德善的奶奶去世,爸爸等到大哥回來,兄妹幾人抱頭痛哭。狗煥的爸爸每到生日都會難過,磁帶也不舍得扔,那里面有媽媽的聲音...應(yīng)了那句話“世間之事,除了生死都是小事,他們都曾是小孩,也都曾有爸媽疼愛?!?p> 自小我就在爸媽身邊,和奶奶姥姥那一輩的情感一開始不算深厚,后來嘛,長大了,時間長了,也就感受到三世同堂的歡樂。奶奶來這生活的那幾年,應(yīng)該是爸爸最開心和最安心的時光吧。
對了,爸爸還因?yàn)槲倚r候不叫她奶奶,不和她親近,踢了我一腳(我都忘了這事,還是年前家里聊天爸爸主動說起,我才想起來。說明他當(dāng)時踢我,心里很內(nèi)疚吧?這是爸爸唯一一次揍我。)
我什么時候可以理解爸爸對奶奶的情感呢?應(yīng)該是初中學(xué)會換位思考的時候吧。嘻嘻,她們都說我的共情能力很強(qiáng),自我夸獎一番。
“我難受,給你爸打電話”奶奶一邊捂著嘴角,一邊給姐姐說。事后我才知道,她的高血壓很容易引發(fā)腦溢血,會有嘴角流口水和走路踉蹌的初癥。媽媽聞聲而來,便急匆匆給爸爸打電話,收拾去醫(yī)院的東西,呼叫救護(hù)車。
我記得那晚。頭一次覺得救護(hù)車的聲音很真實(shí),家里燈很亮,沒人睡覺,在等爸爸和媽媽的電話。
“你們睡吧,奶奶沒事,我和你爸還要在這待著,明天我再回去...”媽媽的聲音很小,也沒敢多問。
這次的突發(fā)事件,讓我見到了爸爸的脆弱。他哭了,在我們面前,在奶奶面前。我很難過,應(yīng)該對奶奶再好一點(diǎn),對她再親近一點(diǎn)。奶奶是爸爸的媽媽,我對媽媽有什么樣的情感,爸爸對奶奶就有什么樣的情感。
奶奶在醫(yī)院待了很久,爸爸一直都在身邊,直到出院,才一起回家。慢慢的奶奶恢復(fù)了,爸爸也開心了一些。
這次的事件也給奶奶帶來了很大的沖擊。她堅(jiān)持要回老家,和爸爸說了很多次,也鬧了很多小脾氣,終究爸爸還是把她帶回老家,安頓好一切?!奥淙~歸根”也許是他們心照不宣的秘密吧。
爸爸和媽媽每年都要回老家,家里有他們的爸爸媽媽在等他們。在奶奶家,爸爸吃著奶奶做的飯,和他的朋友談天說地,在奶奶眼里,他還是年輕氣盛的小伙子。在姥姥姥爺家,媽媽不再穿著圍裙,姥姥煮她喜歡的咸鴨蛋,姥爺和她聊許多許多。在二老眼里,她還是乖巧懂事的丫頭。
他們都曾是小孩,有爸媽的疼愛,有了我們,便多了一層身份,還要惦念著自己的孩子。
他們都曾是小孩,也對著爸媽無賴撒嬌,但在上有父母贍養(yǎng),下有子女教育的中年,和生活和解,日復(fù)一日,年復(fù)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