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暗流涌動
韓非帶著子墨在這個偏隅的小山村里過著平淡無奇的日子。小山村如同世外桃源般,與外界幾乎隔斷。但外界的紛爭注定不會讓這里成為祥和的樂土。這個小山村處于西南方申國與陳國的交界之處,三面環(huán)山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獨留一面狹長的出口通往申國,可以說是被申國遺忘的彈丸之地。村里的先祖為了避戰(zhàn)禍來到此地定居,殊不知其戰(zhàn)火終要燒到這個邊陲山村。
遠在千里之外的申國都城平城的皇宮外,一個傳信兵正疾馳地朝政議殿跑來,邊跑邊喊道:“報,報,報……”。殿前傳信兵單膝跪地,雙手合吾,向申帝奏道:“陛下,陳將軍令我八百里加急送來重要軍情,陳國與宋國已在三國交界地帶陳兵待戰(zhàn)了,雙方不斷挑釁、試探,大戰(zhàn)一觸即發(fā)。同時兩國都在試探我國的態(tài)度。陳將軍建議我軍守城觀望,同時做好備戰(zhàn),請陛下裁決。”申帝略顯威嚴地說道:“朕準陳將軍所奏,便快馬加鞭告知陳將軍,朕予他便宜行事之權,根據戰(zhàn)情變化,尋找有利戰(zhàn)機。”傳信兵道:“諾!”,便匆忙離去。殿內以丞相陳平為首的大臣聽聞后皆大驚失色,心里暗想:“沒想到陛下此次主戰(zhàn)的決心這么大。”陳平直言道:“陛下,臣覺得此舉有所不妥。若我方開戰(zhàn),將形成三國亂戰(zhàn),若趁兩國元氣大傷,再出擊雖能取得不錯戰(zhàn)果,但也招致兩國的共同仇視,雙方要趁此止戈結為同盟,一致針對我申國,豈不是得不償失。因此,臣建議守城不出,坐山觀虎斗。”此時,以大司馬董勝為首的武將們對于剛才丞相的諫言嗤之以鼻,都覺得那是文人的迂腐之論。如今天下紛爭久矣,是蕩平天下,中原一統(tǒng),血性男兒建功立業(yè)的時候。董勝此時站了出來,朝著申帝深鞠躬了一下,大聲道:“啟奏陛下,臣覺得丞相所言乃文人的迂腐之言。當今天下,戰(zhàn)亂不斷,民不聊生。若自想著自保以求太平,當他國壯大后,必然心生吞并我國的虎狼之心。我申國本處中原腹地,土地富饒,民風淳樸,雖一時太平,但宋陳兩國國君均有吞并八荒之志,這幾年兩國征伐連連,如今戰(zhàn)火已燒到我方邊境。而宋國也在征伐中實力逐漸壯大,若我國一直坐壁上觀,待宋國滅掉陳國之時,我們又怎能獨善其身。臣覺得陛下決斷圣明。另外臣請議派將軍方剛帶領五萬兵馬,從我國西南處的一個邊陲小山村處開辟一條隱道,從此可以直通陳國,以防宋國此次擊敗陳國后,乘勝追擊,實力進一步做大。而宋國擊敗陳國的話,追擊必經此處。我們在此設有奇兵,可助陳國一臂之力,消滅宋國來犯軍隊,一是可以防止宋國進一步做大,二是賣給陳國一個順水人情,利用陳國復仇之心,幫助陳國對抗宋國,與陳國結成戰(zhàn)時同盟?!?p> “董愛卿,果真考慮的周全,雙管齊下,必有所獲。朕準你所奏?!鄙甑勐犕甏笙驳馈j惼铰犕暌膊桓以俣嘌?,他深知董勝今日之舉已謀劃多時,正好趁著今天這個時機說出,既取悅了陛下又實現(xiàn)了自己的目的,一石二鳥。不久,朝廷下了一封密信打破了這個原本安寧的小山村。密信這樣寫道:“今有我朝天子心系天下蒼生,存一統(tǒng)天下之志,不忍見諸國百姓飽受戰(zhàn)亂之苦,特任命將軍方剛為西路軍統(tǒng)領途經該村,并需在西南方勘出一條小道供行軍使用,需你村找一名熟悉山中環(huán)境之人一同前往勘察,另在村中尋一處空地,以便軍隊駐扎之用。此事機密,不得泄露,違者重處。”村長看完密信以后,心不由得一緊,他預感這一天會來臨,沒想到這么快。原本安寧的小山村此時也是暗流涌動,禍福難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