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會議風波
朱文正跟張子明講朱元璋的故事,主要目的是告訴他,不要太心急,一時的得失并不代表一輩子的成敗,要學會隱忍,堅定心志,相信自己,終有一天,一定可以展現(xiàn)抱負。
同時也是在告訴他,不要在乎別人對他的評價,真金不怕紅爐火,只要有本事,根本不需要通過別人的認可來肯定自己。
張子明是聰明人,他想通了之后,也知道接下來該怎么做了。
朱文正說完之后,看到張子明陷入了沉思,他并沒有出聲催促張子明,而是一邊喝茶,一邊等待著張子明的回答。
他相信,他不會看錯人的,張子明絕對是一塊璞玉,值得細細雕琢,所以他很有耐心等待。
果然,不出片刻,他就見到張子明走到他的正前方,整理了一下衣服前擺,然后跪下磕了個頭,行了一個大禮。
接著張子明抬起上半身,拱手行禮,說道:“感謝都督的教誨,卑職定當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好!”朱文正高興地應道。
解決好張子明的這個小問題之后,朱文正不想浪費時間,直接就對著張子明說道:“子明,我們來分析一下目前的情況,有些問題需要我們共同參詳一下?!?p> 與此同時,漢軍大營里,也再一次召開了作戰(zhàn)會議。
因為陳友仁、陳友貴率兵連續(xù)三天猛攻洪都城,雖有陳友諒每天前去督戰(zhàn),但是依舊沒有絲毫的進展。
即便是所造成的損失還在承受范圍之內(nèi),但是也不能一直這樣無休止得損耗下去。
畢竟陳友諒的漢軍是空國而攻,現(xiàn)在每造成一點損失,都很難補充回來,再這樣無休止得損耗下去,遲早會坐吃山空。
到時候,還沒有跟朱元璋決戰(zhàn),自己這邊就先消耗完了。
因此,現(xiàn)在必須要做出改變,就在這個時候,召開了這么一個會議。
同樣的情形又一次出現(xiàn),會議一開始,沒人敢說話,會場鴉雀無聲,連根針掉地上的的聲音也能聽得見,這樣的場景每次都會讓人不寒而栗。
陳友仁、陳友貴自覺地跪在前頭,向陳友諒請罪。
真是天道有輪回,前幾天,他們兩個還在肆意嘲笑跪在他們這個位置的張必先。
沒想到,沒過幾天,就輪到他們兩個跪在這里了。
此時,張必先已過了三天的禁閉期,來到了大營中開會。
不過,張定邊、張必先并沒有像上次陳友仁嘲笑張必先一樣,反過來去嘲笑陳友仁和陳友貴。
一來他們不是睚眥必報的人,不是喜歡主動挑事的人,也不想浪費時間在嘲諷同僚上面。
二來他們是覺得事情發(fā)展到現(xiàn)在這個地步,不能全怪陳友仁和陳友貴,洪都的抵抗力度同樣超乎了他們的想象,如果換作他們?nèi)?,也好不到哪去?p> 因此,他們也就無謂花時間去嘲諷了,現(xiàn)在還是盡快進入正題的好。
陳友諒也沒心情去處罰陳友仁和陳友貴了,只是呵斥了幾句就算了。
陳友諒依舊相信,只要繼續(xù)猛攻,洪都遲早有一日會崩盤,只是需要做出一點點的改變而已。
而他依舊看不起朱文正這個紈绔子弟,只是覺得,這個朱文正運氣非常好,有這么一幫好的手下而已,特別是有鄧愈這樣的大將做手下,才能夠讓洪都堅守到現(xiàn)在。
即使這幾天攻打洪都的損失對于整個漢軍來說,如九牛一毛一般,可是,陳友諒心里還是挺心疼的。
“諸位愛卿可有良策破敵?”
陳友諒終于發(fā)問了,這也代表這場會議進入正題了。
依舊無人敢做出頭鳥,除了張定邊。
張定邊看無人說話,就率先站了出來,拱手行了個禮,說道:“皇上,臣愿意率兵攻打洪都!”
陳友仁還在因為被陳友諒呵斥而感到悶悶不樂,心中正生著悶氣呢,一聽到張定邊一出聲就搶著去立功,氣更不打一處來,想都不想,立馬嘲諷到:“張?zhí)具@是急著去送人頭嗎?”
陳友仁出口就是不留情,雖然剛剛張定邊和張必先并沒有趁機對他們落井下石,但是他是絕對不會因此而感激他們的。
張定邊轉(zhuǎn)身面對陳友仁,看上去并沒有生氣,微笑著說道:“敢問友仁將軍,何謂送人頭?本人不懂,難道是像友仁將軍那樣做,就是送人頭了嗎?”
之前,張定邊只是礙于大家都是同僚,有著共同的目的,都想為大漢國出一份力,況且在這么多人面前,如果爭執(zhí)起來,豈不讓人落下笑柄,張定邊才因此沒有去費這口舌之爭。
不過張定邊也不是省油的燈,一時的忍讓,并不代表他會一直退讓,要知道,張定邊可是有個外號叫“莽張”,足以說明他的脾氣也是非?;鸨?,只是他相較陳友仁年長一些,懂得控制。
現(xiàn)在陳友仁在這種時候還要逞口舌之利,張定邊覺得必須要挫挫他的銳氣,所以直接回懟了陳友仁。
“你……”
陳友仁沒想到張定邊竟然如此反諷他。要知道他之前如何嘲諷張定邊,他也不會怎么跟他頂嘴的,陳友仁也是知道這一點,才會次次在言語上咄咄逼人的。
雖然張定邊的言語不犀利,但是侮辱性確是極強,任陳友仁如何牙尖嘴利,也一時語塞,沒答上話來。
在場的一些大臣,看到陳友仁窘迫的樣子,或是竊竊私語,或是憋住不笑,讓陳友仁很是難堪。
坐在上座的陳友諒看到這情形,是在忍不下去了,直接對著陳友仁就罵道:“你什么你,自己什么斤兩,心里沒點數(shù)嗎?”
“皇兄……”
陳友仁沒想到他哥哥會幫著張定邊責罵他,想要哀求一下,可是還沒等他繼續(xù)說下去,陳友諒又對著他罵了:“還嫌臉丟的不夠多嗎?還不滾一邊呆著!”
陳友諒這句話是真的一點情面也不留了,他這個弟弟雖然有點能力,但是也太任性了,此情此景,就算是親兄弟,也不能這樣無休止地鬧下去。
況且現(xiàn)在是在舉行會議,幾乎所有大臣都在場,這里相當于是朝堂了,不是在家里,一味地爭吵下去,成何體統(tǒng),只會被人貽笑大方,一點意義也沒有。
一開始責罵了他幾句,沒有追加處罰,以為他會引以為戒,吸取教訓,稍微收斂一點,沒想到這個陳友仁完全沒有領悟到他的用心。
因此,陳友諒才會用很重的語氣,管教一下他這個任性不講理的弟弟。
訕訕地退到退到一旁的陳友仁,知道自己的哥哥動了真怒,再也不敢出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