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友想多了,天庭氣數(shù)日益增長,我等偉力不墜,那祖龍哪有脫困之時。
我此番前來,卻是想為族人部宿討個差事,免得成日紛爭不休,萬一再生出什么事端,那就著實不美了。”
帝俊眉頭一挑,“哦?那不知道道友想為族人討個什么差事呢?”
帝俊心下跟明鏡一樣,天庭日益擴(kuò)張,氣數(shù)每況愈增,他的修為也一日千里,距離下一境界已是不遠(yuǎn)。
反觀燭龍,與天庭氣數(shù)牽扯不大,因此能得到的助益甚少,若能派族人多多參與天庭事物,也能多分一些氣數(shù)。
待日久天長,祖龍影響漸漸淡去,屆時還可將之送去歸墟,可謂一舉兩得。
此舉無可厚非,帝俊也沒有打算為難。
燭龍觀帝俊面色,心下一定,“道友也知我族善御風(fēng)云水汽,盡可分封大地水神,掌控江河湖海,以此更完滿天庭天地主宰之名。”
帝俊思索片刻,點(diǎn)點(diǎn)頭,“可。”
隨即心念一動,以天庭之主權(quán)柄,凝聚一道水神符詔。
符詔呈碧藍(lán)之色,有無數(shù)水紋流淌,隱隱可聞水聲滔滔,無盡水靈精氣在其上升騰。
帝俊將此符詔遞給燭龍,“既龍族為水神,那道友便是我天庭水德帝君,以此符詔可分封天地水神。”
燭龍從善如流,“水德帝君見過天帝?!?p> 行禮之后,燭龍便帶著符詔退走,他頗有幾分急不可耐,要去分封天地水神,增長自身氣數(shù)。
待他走后,帝俊又拿出河圖洛書來,自言自語,“嘿,真是瞌睡來了送枕頭,你想掌天地水脈分得氣數(shù),我也正需要水神丈量水脈,以補(bǔ)全河圖洛書哩。”
說著,帝俊又抬頭望天,看向虛空另一端,只見那處一輪皓月高懸,赫然是先天太陰星。
“也不知望舒神女去往何處,想要再進(jìn)一步,還需她助我一臂之力。
東皇太一都被關(guān)押無數(shù)年,也不見其現(xiàn)身,多半是轉(zhuǎn)生下界了,想必也是那位手筆?!?p> 這般想著,他便拿起河圖洛書截取一道太陰氣機(jī),用來推演。
隨著帝俊催動玉書,嘩啦水聲虛空顯化,兩道長河環(huán)繞他周身。
此河非凡俗,乃星辰之河,每一滴水都是一枚大星,一舉一動無不契合天地氣機(jī)。
此寶乃星辰天機(jī)至寶,用來尋找星神最好不過。
從這日起,星辰長河常駐金庭,自虛空而來又往虛空而去,環(huán)繞金庭回環(huán)往復(fù),有無數(shù)玄妙氣機(jī)升騰。
另一邊,燭龍拿到符詔以后,便回返龍族,大肆派遣龍族前往大地,尋一水脈源頭便凝聚水神符詔,成就一方水神之位。
因打著天庭旗號,再加上龍族本就強(qiáng)悍,此舉在天地萬族間暢通無阻,很快一條條江河都有龍族駐扎。
也隨著一條條真龍入江河,河圖洛書上的水文至理成倍增長,最后更是各自凝聚化作條條水脈之痕。
其與大地水脈一模一樣。
天地水文之力加諸河圖洛書,其偉力極致升華,連帶著星辰之河波濤翻涌,驟然增大數(shù)百倍。
原本抽絲剝繭的天機(jī)瞬息云開霧散,一縷清輝從天際滑落大地,指向某處。
帝俊沿著清輝所示看去,只見一處江畔,桃樹叢生,落英繽紛,在其旁有屋舍儼然,其中歡聲笑語不時溢散四野,其樂融融。
突然有一線金光從大日滑落,因其微弱,所以無人察覺。
金光徑直投入江水,絲絲縷縷水靈精氣匯聚過來環(huán)繞金光,聚顯一副身軀,正是帝俊模樣。
身懷河圖洛書,帝俊因此也可借水脈之力行事。
片刻后身軀完善,他一揮衣袖,便來到屋舍之側(cè),只見院中人皆懷修為法力,有一婦人懷抱一名女嬰。
女嬰正沉沉睡去,但在帝俊眼中其眉心赫然有一輪皓月道印,這便證明了她的身份,先天太陰星神望舒!
帝俊又看了看一旁身懷六甲得婦人,略思索片刻后,身軀化光投入其腹中胎兒體內(nèi)。
三百年后,穹天之上現(xiàn)出日月同天之異象,大日與皓月放無量光華,隨后只見大地之上有二人各自飛升太陽太陰。
太陽星不提,太陰星上先天月桂枝葉招展,不再封閉太陰星,枝葉搖擺著,歡迎望舒神女的歸來。
下一刻太陽星上又一輪大日升起,有金衣神人端坐其中,一手持金鐘,懷捧河圖洛書。
“即日起日月歸位,望舒神女當(dāng)為我天庭太陰神君,為女仙之首,統(tǒng)率天地女仙!”
望舒神女從善如流,端立虛空,頭挽飛天髻,銀翡寶簪遍插,如水披帛環(huán)繞腕間。
神女素手輕擺,盈盈下拜,“望舒見過天帝。”
至此太陽太陰同歸天庭,天庭氣數(shù)又是大漲。
帝俊在此之后去了太陰星一趟,之后便在太陽星閉關(guān)再不出世,望舒亦是禁閉廣寒宮大門。
就算如此,大日天庭威勢也是一日盛過一日。
山辰海界,桃山。
此地靈桃仙葩郁郁蔥蔥,樹下落英繽紛,桃花開了又謝謝了又開,馥郁香氣聚成靈霧。
女媧端坐樹下自斟自飲,太康坐在一旁,看靈鹿覓食。
“那人怎的這般不懂規(guī)矩,怎能將望舒提前引渡歸來,如此大兄證道之事只怕又添幾分波折?!?p> 太康不以為意,撥弄溪水,“伏羲道友與我等同為神圣,便是缺了一員助力,大道亦是可成的,只是望舒既歸,太陽太陰已然圓滿,只怕這天地還有的亂哩?!?p> 說完,太康便向女媧請辭,倏爾回轉(zhuǎn)泰山。
只見泰山依舊巍峨,直入穹天,地底靈脈皆俱神秀,如同龍脈一般,絲絲縷縷的先天靈機(jī)升騰。
不管外間天地滄海桑田如何變化,此間有太康偉力覆照,千百萬元會也不曾有所更改。
太康未進(jìn)道宮,反而直往洞天而去,其中更是先天精粹無數(shù),此洞天可謂藏盡收存泰山一府精華。
太康席地而坐,自有精粹結(jié)成慶云將他托起。
而后腦后一輪道光化生,一點(diǎn)紫芒垂落,倏爾生根發(fā)芽,宛若紫玉妝成一樹高,萬千枝丫垂下無盡華彩元?dú)狻?p> 太康閉目不語,一呼一吸宛如尚且在混沌孕育之時,不斷吞吐鴻蒙寶樹流溢的無盡鴻蒙元?dú)狻?p> 片刻后幾道靈光突顯,化作旗幟,兩方蓮臺和一柄玉尺,還有一滴晶露。
這些靈寶神物環(huán)繞太康身周,也在沐浴鴻蒙元?dú)?,畢竟此氣為萬事萬物源流,是大道顯化,多多沐浴也是百利無一害的,反而能增添自身靈韻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