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大規(guī)模掃盲利器,宣紙!
“陛下,有此利器,我大唐文教將鼎盛,此乃陛下教化之功也!”
尬演結束后,孔穎達十分狗腿的將功勞推給了李世民。
李世民也十分給面子的高度贊揚了一下孔穎達的老祖宗。
反正就是江湖互吹。
無恥!無恥??!實在是太無恥了!
李牧第一次覺得古人是這么無恥的。
好吧,作為一個抄詩的剽竊賊,他也沒資格說這話。
然后便有下人開始分發(fā)新紙。
在場的都是讀書人,一接手就知道此紙與貢紙的差別,頓時人群之中就炸了。
一個個跟著了魔似的,驚呼此紙只應天上有,簡直就是珍品中的珍品啊!
孔穎達滿意的看著現(xiàn)場眾人的表現(xiàn),繼續(xù)說道。
“諸位可知,此紙價值幾何?”
底下頓時議論紛紛,有的人說這么好的紙,怎么著也得一刀四五百文吧?
說四五百文的哥們立馬就被噴了,四五百文你丫賣給我,老子要買幾百刀。
孔穎達見效果達到了,咳嗽一聲,示意安靜。
“語位肅靜,此紙究竟價值幾問呢!請聽老夫細細道來。”
然后孔穎達稍微咳嗽了一下,順便小小的裝了一下逼。
最后才開口說道。
“此紙擬作價五十文一刀。“
嘩的一下,現(xiàn)場頓時就炸了。
特么這么便宜?我沒聽錯吧?
聰明的人瞬間就嗅到了其中的商機,比如長孫無忌和杜如晦。
兩人互相看了一眼,然后又同時轉頭看了一眼李牧。
因為他們知道,幕后黑手是李牧。
孔穎達只是被推到臺面上的代言人。
想要瓜分利益,還是得找李牧這個幕后黑手。
尤其是長孫無忌,整個人都激動的臉色潮紅了,且不說賺不賺錢的事,光是青史留名就定夠讓人瘋狂了。
但可惜的是,自家外甥特么居然不通知我這個舅舅一聲,太可惡了!
再次幽怨的看了一眼李牧。
長孫無忌整個人都快哭了,嗚嗚嗚!李牧外甥你不愛我了。
長孫無忌琢磨著現(xiàn)在去抱李牧的大腿不知道還來不來得及。
“陛下,新紙剛出,還沒有名字,不如請陛下賜一名吧!“孔顧達順勢把命名權交給了李世民。
這時候只要李世民無恥一點點,以他自己的名字或者年號什么的來命名,那他李世民妥妥的就要青史留名了。
不過按照內幕交易協(xié)定,這個冠名權得落在孔圣的頭上。
只見李世民說道。
“既然此紙來自孔圣傳承,那朕正好趁此機會,為孔圣修廟立像,并尊封孔圣為文宣王,此紙就叫宣紙?!?p> 然后所有人高呼陛下牛逼,孔圣牛逼。
文會完整落幕。
所有人都高高興興。
除了某個小胖墩。
李泰:特么老子是來裝逼來當主角的,你們給我等會,等會啊喂……
……
李牧不知道得李世民這提前一百多年搞出來的“宣紙”,到底還是不是將來的那個“宣紙”?
不過這都沒關系,反正有好處就行。
作為一個不是很合格的科學研究者,李牧還是知道這玩意意味著什么的。
大規(guī)模掃盲利器啊!想要一時之間把每個人都變成文化人,那是不可能的。
但!
提高一下勞動力水平還是可以的嘛!
李牧想玩工業(yè)革命,光靠一群大字不識一個的廉價勞力有什么卵用。
要解決識字率啊!
只有識字了。
才能進行下一步的培訓,慢慢組建出一個工業(yè)帝國。
強盛如漢唐,居民識字率依舊沒有達到百分之五。
所以說,不管多么牛逼的封建王朝,文化人終歸還是少數(shù)的。
而且這少數(shù)人里面絕大多數(shù)還都是屬于世家的人。
李牧此時想要去打破世家人才壟斷的局面。
無疑是癡人說夢,李世民都做不到。
但李老板是有這方面的決心,不然也不會大力搞科舉。
同樣有這方面追切需求的還有大隋集團的小楊總。
可惜小楊總步子邁的太大,扯到了蛋,結果被世家們聯(lián)手搞破產了。
李老板自然是不希望自己將來的國家人才庫里,全是五門七望里的人,指不定哪天就步了小楊總的后塵。
李牧也不指望這些世家子會來他的工業(yè)帝國里打工,這些人一心想做官,讓他們操持賤業(yè),那還不如殺了他們。
所以培養(yǎng)新的人才庫,很有必要。
現(xiàn)在他手握宣紙這樣的利器,寶貴文化遺產的傳播就容易了許多,完全可以從貧民里培養(yǎng)出一批人才出來。
不求多厲害,能識字就行,然后再培訓各種針對性的技術,這完全是可行的嘛!
又不是要參加科舉是不是。
只需要做一個合格的工人就行。
不過即便是這樣,這也是一項大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
可見,當一個合格的皇帝和當一個臺格的工廠主都是一件挺艱難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