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荒原
四月是最殘忍的一個月,荒地上長著丁香,把回憶和欲望參合在一起,讓春雨催促那些遲鈍的根芽。
——艾略特《荒原》
每年這個時節(jié),地面上應(yīng)該頻繁地下著暴雨,把在冬日里沉睡的所有生物喚醒,告訴它們,春天已經(jīng)來了。這是孔凡的爺爺還活著的時候常告訴他的話。
孔凡是位個頭一米八的小伙子,在營養(yǎng)匱乏的地下城,能長到他這個身高真是難得。小時候,他常常一邊聽著爺爺給他講地面上的事情,一面想著,地面上,到底是什么樣子呢?太陽是什么樣的?跟燈泡的樣子很像嗎?河流又是什么樣的?河里真的有魚嗎?可魚又是什么樣子的呢?
孔凡從出生起,就從來沒有走出過地下城。他從爺爺那里聽說過,原來他們是生活在地面上的,后來,發(fā)生了一場災(zāi)難,地球上的大部分人都在那次災(zāi)難中死去,有少數(shù)人避難到了防空洞中。災(zāi)難剛過,有些人急著出去,卻無一例外死于非命,于是躲在防空洞中的人們,便再也不敢出去,或者說再也不敢明目張膽地出去。這群人開始試著在地下生活,這一躲便是五十年。至于那場災(zāi)難到底是什么?爺爺并沒有告訴他。
躲在地下的人起初是偷偷地出去三五人,從地面的廢墟上拿些食物,還有工具,再回到地下。人們用工具把防空洞內(nèi)堅硬的水泥壁面鑿開,擴大地下的居住范圍。探路者,便是那些冒著生命危險去地面上拿東西的人的總稱。
留在地下的人中,有科學家和工程師。后來,科學家和工程師們利用探路者帶回來的燃料,建立了微型燃油發(fā)電站,發(fā)電的電量在極其節(jié)省的使用條件下只能維持六十年。再后來,一位科學家建造了能夠模擬太陽光的LED電子燈,這樣,從地面上帶來的種子便能生長在地下,人們便可以種些簡單的農(nóng)作物維持生命。水源的問題很好解決,地下水資源遠比地表上的江河湖泊豐富。人們漸漸地接受在地下城生存的現(xiàn)實。于是,一座地下的城市開始一點點建起,這里從空無一物的防空洞,一步一步,拓展成如今有照明用的燈光,有石塊堆成的簡易住房,有每天都有LED日光燈照射的糧食蔬菜種植區(qū),甚至有個小型服裝加工廠,將每年產(chǎn)量很少的棉花織搓成棉線,再織成棉紗,最后做成棉布,加工成大人小孩的衣服。
災(zāi)難發(fā)生五年后,當最后一批探路者悄悄來到地面上的時候,發(fā)現(xiàn)原先在災(zāi)難中成為廢墟的城市早已成了無人居住的荒原。五名探路者中的四名,被天空中飛行的無人機擊中而亡,只剩一人,活著逃回了地下。從此,地下城的人便再也沒到過地面上。
一晃五十年過去了,地下城經(jīng)歷了像孔凡這樣土著地下人出生和像他爺爺那樣老年人死亡的人類迭代,原先進入地下的兩千多人中,如今活著的只有不到五十人。如今地下城有人口五千余人。不過,看似穩(wěn)定的地下城面臨一個嚴峻的問題,那就是燃料的不足。地下城的發(fā)電站供電只能再持續(xù)十年,十年后,誰也不知道會怎么樣。
未來,對地下城來說只有兩個選擇。一是重新搬回地上,二是回地面上找到燃料,為地下城提供能源。無論一還是二,都需要有人再次到地面上去。于是探路者計劃被重啟,地下城需要再次派出探路者,到地面上查看目前地球的情況,再決定地下城的未來何去何從。
去年,孔凡成為新的一批探路者中的一員,接受為期一年的訓練。訓練包括地面野外生存訓練,躲避偵查機的反偵察訓練以及格斗技巧培訓等等。那時,他的爺爺剛剛?cè)ナ?,親人逝去的哀痛和接受挑戰(zhàn)的心情糅雜在一起,形成一種奇異的感覺。
探路者訓練結(jié)束后,孔凡和另外四個人一起被派到地面上執(zhí)行任務(wù),他們這次任務(wù)是找到地面上人類的聚居地,帶回所有有關(guān)人類目前生存狀況的消息。
按地球表面的時間計算,現(xiàn)在應(yīng)該是清晨五點,孔凡和其他四位伙伴一起從長長的地下隧道走到了地表。這是他短短二十年人生中第一次來到地面。
此時太陽剛剛升起,渾厚的太陽趕走了長夜的寂寞,像個氣勢磅礴的巨獸,與天際顏色不一,卻又渾然一體。
孔凡抬起頭,望著初生的太陽,腦子里冒出一句話:“這一刻,他媽死也值了。”
還沒等他繼續(xù)深入震撼,腦袋就被人拍了一下。
“頭抬得那么高,被偵察機發(fā)現(xiàn)就完了,你小子是不是不想活了。”說話的是領(lǐng)導此次任務(wù)的隊長,肖一鳴。肖隊是位體壯聲粗的人,如今渾身披著迷彩色的掩體衣,在寬大的迷彩帽下啞著嗓子訓人,氣勢便較平時弱了一分。不過現(xiàn)在也不是考慮什么氣勢的時候,現(xiàn)在應(yīng)該抓緊時間做好掩護,出發(fā)去尋找地面上的人類。
許是這幾十年偵察機在荒蕪的無人區(qū)再也沒發(fā)現(xiàn)可疑的人類,所以出動巡邏的次數(shù)沒有以前頻繁??追惨恍腥藦脑绯孔叩酵砩?,只看見一駕無人機飛過,這幾位訓練有素的人自然成功的避開,除此之外,便再也沒見過其他移動的現(xiàn)代文明產(chǎn)物。
不過荒原上敏捷的豹子,高貴的長頸鹿,還有長著牛頭的角馬,倒是見了不少。每一種生物的出現(xiàn),都足以使孔凡心中發(fā)出驚奇的感嘆。咦?哈?嘻?噢?原來它是這個樣子,原來還有長成這樣的動物,原來這就是神奇的自然界啊,看他們可比看人有意思多了。雖然在接受探路者訓練的時候,孔凡上過地球自然課,課堂上老師用五十多年前從地球上帶回來的,目前整個地下城唯一一臺可使用電腦給他們放了一個叫《人與自然》的片子,讓這幫沒見過地面的孩子真正認識了他們所在的地球。不過如今看到活生生的實物,說不驚奇,不震撼,那是不可能的。尤其是片子里的那些動物不是生活在草原上,就是生活在叢林中,而如今,這些野生動物可是肆無忌憚地橫行在荒草中,走在曾經(jīng)或許是高樓廣廈,而如今早已成為殘垣斷壁的廢墟中,更是令人驚奇。當孔凡看見一個疣豬蹲坐在一個少了蓋子的五十年前的馬桶上時,覺得既滑稽又心酸。至于他為什么知道那是馬桶,因為他曾在地下城的一個小型地面實物博物館里見過一個小型的木制模型,據(jù)說是一位手藝很好的老木匠做的。
日落時分,余暉灑到殘垣斷壁上,烘托出一種殘缺的美。探路者小隊找了個稍微能掩護他們的殘破建筑的一個角落休息下來,每人分了一點帶在身上的干糧和水,默默地吃起來。氣氛有些沉默,像是無聲的抗爭,抗爭接下來要面臨的,不可捉摸的未來。
PS:地下城的位置在方圓城邦以外,廣袤的無人區(qū)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