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清云閣鮮花餅
“謝謝你,蘭兒姐!”小寶的心情下一秒就被喜悅替代,一個十八文,就算只賣二十文錢也能賺兩文。
可隨即,又是濃濃的愧疚,母親本就在清云閣做工,秋蘭兒已經(jīng)夠關(guān)照母女兩了,現(xiàn)在還要答應(yīng)自己如此無理的要求,她只覺自己真不是人。
是自己太自私了,下定主意,“蘭兒姐,我決定不分紅了,同其他人一樣買餅來賣?!?p> 這是秋蘭兒沒有想到的,瞧見青澀的小姑娘眼里的愧疚,當(dāng)下了然,“你不要多想,做餅的就這么多人,以后可能會越做越多,你走了,又少一個?!?p> 可她根本不聽,“蘭兒姐,我們一家你已經(jīng)幫的夠多了,我不想再給你添麻煩,就是娘知道了,也斷然不會允許的?!?p> 小寶并沒有把賺到的銀子上交給王桂芬,想都不用想就知道,王桂芬的性子多半是會把錢還回來的。
可是,她已經(jīng)學(xué)會了鮮花餅的制作方法,不管是誰,防范之心不可無,“放心吧,王姐那邊我去說,安心做就行了。”
就連花兒都沒讓其參與進來,可見對小寶的信任。
自從前些天花兒的不妥,秋蘭兒的心里就已經(jīng)埋下了懷疑的種子。
見秋蘭兒強求,小寶知道多說無益,更何況她喜歡和她們呆在一起,盡管每天都很忙碌,但卻很充實,“蘭兒姐,我不會辜負你對我的一番信任,謝謝你?!?p> *
下午,為了準(zhǔn)備明日的開店售賣,幾人都很忙碌,秋蘭兒還把李大娘叫過來搭把手。
當(dāng)然,李大娘并沒有沾染核心制作手藝,廚房倉庫和鋪子本就是連在一起的,為了方便,秋蘭兒把倉庫里的東西搬到一樓除了會客廳的空房間里。
叫來起灶的師傅,在倉庫里一下午起了四個灶專門用作烙餅,這個廚房只有一個門連著院子,外人是進不來的。
至于李丹她們,今日就在舊廚房先做著。
花兒和李大娘把鋪子里售賣的料子搬到倉庫,有將原本堆放布匹的長桌挪到門口。
又吩咐花兒買了幾千張包鮮花餅的油紙進來。
因為上午的通知,雖未到售賣的時間,但鋪子外面早就有三兩群人觀望。
下午大概三點左右的時候,桃源村的理正帶著一群村民浩浩蕩蕩的到訪,旺??床坏蒙?,聽著動靜就開始惡狠狠的叫喚起來。
不過豆大點的小狗再兇也沒人怕,桃源理正把村民留在外面,自己則抖了抖腳上的泥土這才只身進來。
“小姐,大家伙都已經(jīng)到了,你看……”
秋蘭兒看著門外的人群,放下手里的活,“來吧,讓大家排好隊,我這就來?!?p> “好嘞?!?p> 叫來李丹,把大門口的門檻卸去,又搬來一個小方桌。
桃源里正很有威嚴(yán),清云閣本就貼近鎮(zhèn)門,一眼望過去,大家都排到了鎮(zhèn)子外面去,貼著墻倒也沒有影響行人。
李丹負責(zé)把背篼里的花瓣倒在早就鋪好的布匹上,并檢查質(zhì)量,秋蘭兒在桌子前記賬發(fā)錢。
“過,領(lǐng)取銀子,下一個?!?p> “過?!?p> “這個不行,有爛的,我們不收。”癱在地上的那一堆花瓣一看就有問題,還有泥土星子,保不準(zhǔn)是從地上撿來的。
“就幾片壞了,家里小孩沒注意,你們挑出來不就行了?!焙竺娴娜硕加行┯X得大題小做了。
“幾片而已,揀出來不就行了?!?p> “要是每個背簍都有爛花瓣,花瓣這么小,我們干脆不做生意一整天都撿花瓣好了,我們清云閣做生意,質(zhì)量必須是一等一的好,不服的以后可以不來,自是有大把人追趕著來,最后提醒你們一句,我們每日只收兩個時辰,排在后面的自覺有問題的趕緊回去換換,興許還能趕上?!?p> 李丹不僅魁梧,嗓門也大,這套說辭是秋蘭兒早就教好的,都是農(nóng)民,難免會有以次充好的想法,這還是第一次收,決不能姑息。
果然,排在后面的又有幾人小跑著怕來不及,轉(zhuǎn)身離去。
到最后,除了個別存在僥幸心理的,質(zhì)量都很好,甚至多擺了小半個時辰等待那幾個回去補救的村民。
做生意也不能趕盡殺絕,打了一棍就要給口糖吃。
兩個時辰,鮮花就堆得跟人一般高,清洗又將是一個極大的工序。
院子很大,剛好能展開身手,只是后面就不一定了,還是得秦年歸答應(yīng)了建造作坊才行。
為了避免花瓣離開樹枝腐爛,幾人忙活了半個晚上將其全部做成鮮花餅用到的鮮花陷。
下午很忙,半路李丹還被叫到門口幫忙,所以,只做了一千三百個鮮花餅。
大清早還沒睡夠的幾人就得起來開店售賣。
幾人昨晚可能就睡了四個小時,眼底都是黑青,秋蘭兒明顯感覺到身子的沉重。
不過當(dāng)大家看見門口人山人海的客人,身上的疲憊一掃而空只覺一切都是值得的。
不僅是鎮(zhèn)子上,還有臨近村落和小鎮(zhèn),竟然連離這里兩個時辰路程的青馬鎮(zhèn)居民都聞訊而來。
不過三日的時間,清云閣鮮花餅的名號就傳到了十里八鄉(xiāng)之外。
果然,不管在哪,好吃都是人們的天性,畢竟民以食為天。
“大家排好隊,沒有號碼的來領(lǐng)取號碼?!?p> 第一次說規(guī)矩,一眾人愣是排了一個時辰才排整齊。
阿語前面收賬并遞給他預(yù)定時相應(yīng)的鮮花餅。
秋蘭兒則在另一邊記錄要預(yù)定客人的預(yù)訂數(shù)量和號碼。
“一百三十號,點到的上前下一個號碼的準(zhǔn)備?!?p> 后面的李丹幾人遞送補貨,雖看起來速度很慢,但僅僅兩個時辰就賣了個精光,離午時還差一個半時辰。
等到客人散去,關(guān)上鋪子的大門,幾人累得攤倒在椅子上。
顯然大家都不是什么嬌生慣養(yǎng)的大小姐,盡管如此也沒有一個叫苦叫累的。
秋蘭兒知道這樣下去不是辦法,除了自己,都是十七八歲的小姑娘,最小的小寶只有十五歲。
在現(xiàn)代那個不是父母手心的寶貝,正在長身體如花似玉的年紀(jì),可不能累成黃臉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