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凡教育家和作家談及作文的時候,總要談及觀察??赏瑢W們幾乎天天面臨著一條河,一條街,一草一木,一人一事,卻拿不出像樣的作文來。這不僅僅是寫作能力的問題,更重要的是不會觀察。具有觀察習慣和能力的同學,他會用慧眼注視和凝視,這個慧眼不僅僅是眼睛,還需要用心觀察,即用第三只眼睛觀察周圍的世界。
慧眼觀察不是隨便看看,它可能對一些新奇、優(yōu)美的事物流連忘返。比如觀察美麗、偉大的沂河,既可以看大河滔滔之壯觀,又可回味潺潺水流、小魚漫游;既可欣賞岸邊飄逸如少女長發(fā)的柔柳,也注目于腳下纖細的小草,一只只音符似的棲息在電線桿上的鳥兒和圍繞著樹根而忙碌著一群螞蟻……觀察使同學們積累,而積累使同學們文如泉涌,讓記憶之船貨物滿倉凱旋歸來。
觀察是一件非常好玩,非常有趣的事情。學會觀察,常使同學們有驚奇的發(fā)現(xiàn),意外的驚喜,沒有用心觀察,我們所看到的是別人眼睛也能看到的東西,而不能有獨特的發(fā)現(xiàn)。有了第三只慧眼,我們的目光會上下左右移動,會縱橫過去、今天和未來,會從此岸到彼岸,會從樹木見森林,會從汽車的尾部發(fā)現(xiàn)淡藍色的煙霧,一只振翅驚飛的小鳥兒,以及因汽車的震動而顫動著的道路兩旁的樹葉……發(fā)現(xiàn)會讓習作更豐富和細膩。
觀察不要被眼睛所迷惑,而要相信心這顆慧眼。用心“讀”比眼睛觀察更細致,并且還有一種探究的味道在里面。河水可讀,人、事、物亦可讀,當同學們帶著探究其中的目光,便感知身邊世界的豐富與美麗。
什么也沒有觀察到,這是同學們觀察的心態(tài)問題。觀察就是發(fā)現(xiàn)美:即使是一塊斷裂的瓦片,也有它的美,彎腰、撿起、撫摸、翻轉瓦片的過程,去想象那曾經(jīng)的一座房子,房子里的人或經(jīng)歷的故事。即使是一粒沙子,一滴清泉,一泡童尿,都可以閃耀著太陽的光輝。走進一座新房,往往發(fā)現(xiàn)的是正墻上的結婚照,誰會留意房子的角落,而往往這個角落里才有不平凡的發(fā)現(xiàn)。一片樹葉悠然而落,應該彎腰把它拾起,因為你拾起的不是樹葉,往往是一種回憶,一種思索。
不見風雨怎能見彩虹?要知道在風雨中觀察風雨,那種感覺才獨特。日出日落是大自然賜予同學們的美景,月光下散步是一首最美的小詩;觀察江河湖泊,使人胸中激蕩;觀察生物的生長,會使同學們激動和暢想;觀察媽媽的手,會讓同學們體會心酸、辛勞和感恩;觀察一個人的眼神,會看出他的內(nèi)心世界;觀察一些普普通通的人,會讓同學們找到人性最原始的堅強和力量;觀察老弱病殘,同學們會從他們身上看到閃現(xiàn)的美德的光輝。低頭走路的人常常無法欣賞到流云的詩憶和吟唱雁群的畫意,只有仰望天空才能放飛心情,讓紛雜的思緒、情愫頃刻變得澄凈而清澈。
事物總是變化著的,細節(jié)的觀察比整體觀察更緊,不要跟著別人的眼睛跑,你應該用心去找到自己的發(fā)現(xiàn)。要學會抓住事物的特征: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要注意事物的不同方面和人物的發(fā)展,每個人的神態(tài)和習慣動作是不一樣的,人的性格是用心可以看到的。側面的觀察常常帶給更豐富的想象,對比的方法能夠快速地抓住觀察對象的特征。
觀察應注意色彩,要把握同學們常常忽略的東西——聲音,觀察力強的人不用眼觀,便可以從他的腳步聲判斷,這不僅僅是用耳聽,關鍵是用心看。除了聲音和色彩之外,不要忘了光線的影響,不要我忘了用鼻子聞到馨香和惡臭,不要忘了用觸覺去感知樹皮的粗糙和一片雪花的冰涼,不要忘了用心去想象,想象一起飛,習作就有了翅膀。
把觀察變成習作,不能不講究順序,不能不講究構思。提到觀察,自然想到繪圖和今天的拍攝,想到觀察日記,想到積累。這一切從課改以來,甚至追溯到更早。這些方面的書籍和資料,圖書室、電腦里到處都是。我還是主張用心來觀察,不但要讓同學們看見有形的、局部的和現(xiàn)實的景象,還能看見那些無形的、全面的和想象之中的物象。
讓每一個鳥兒縱情歌唱,讓每一朵花兒競相開放。我們習作的觀察比什么都重要,習作來源生活,要表現(xiàn)生活之美,就要想辦法開啟同學們的心之“慧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