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華珍聽不下去了:“我可沒這個意思,再說了,阿珂愿不愿意還不是你一句話的事情,自古以來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p> “你是沒這個意思,可你做的事就是這個意思,而且剛剛阿珂的態(tài)度你也看到了,她不愿意跟博明在一起不是。
現(xiàn)在可不是我們父母那個年代,講什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了,我們這一輩尚且講究自由戀愛,你還想讓我包辦阿珂的婚姻,我可做不到?!?p> 頓了頓,陳蓮英繼續(xù)把利弊說給葉華珍聽:“阿珂這一頭博明是撈不上的了,別回頭人品不好的名聲又傳了出去,那博明以后可不好娶媳婦的了?”
陳蓮英沒再往下說,葉華珍是個精明的,其中利害分析到,她自然會掂量著決斷的。
曉得其中厲害的葉華珍閉了嘴,不敢再隨口漏話。
陳蓮英并沒有說錯,農(nóng)村人最是注重名聲的,陳珂讀了書遠遠地走了,嫁的遠遠的也沒關(guān)系,就算一輩子不嫁人也沒關(guān)系。
可是陳博明不一樣,她葉華珍就這么一個寶貝兒子,肯定不會往外入贅的,這要是在家門口名聲壞了,被人戳了脊梁骨,娶不著媳婦兒不就更抱不著孫子啦。
本來看著這陳珂老實好拿捏,人長得也還行,又是同村的,雖然岔了輩分,但好在沒有血緣關(guān)系。
兩個孩子自由戀愛也還是受法律保護的,現(xiàn)在看這陳珂話里話外都不愿意這門親,陳蓮英又是不做女兒主的人,她也只能作罷,就是白瞎了車票錢跟那些個吃的喝的。
眼看著到嘴的鴨子飛了,葉華珍雖心有不甘也只能作罷。
開了門哄散看熱鬧的鄰里鄰居,葉華珍臨走還不忘順手把門關(guān)了起來,她可不想這么一群八卦的人把自己兒子被甩的事到處宣揚。
送走了葉華珍,陳蓮英冷了臉:“過幾天填了志愿,我給你買車票去NP市你小姨家里,先在NP市呆兩個月吧?!?p> “我不想去?!标愮驵洁炝?。
她才回家來半天都沒有,她媽又要將她往外趕,上輩子離家了一輩子,你說她能不反對嘛。
“現(xiàn)在不是你愿不愿意的事,是你必須去。
葉華珍這個人嘴甜心苦,你能唬的了她現(xiàn)在,等她回過味來的時候,能磨得死你。
NP市你不僅要去,還要漂漂亮亮的去,要人盡皆知的去?!?p> 陳珂背對著陳蓮英,她不知道此刻媽媽臉上的表情,但能聽得出來媽媽這是在命令她,不容商量。
陳珂轉(zhuǎn)過身還想再說什么的時候陳蓮英已經(jīng)去客廳了。
今天被葉華珍這么一鬧,雖然是關(guān)起門的,但有好事的,肯定能猜出來些什么。
到時候,她跟陳博明談戀愛的事就會成為全村人茶余飯后的談資。
遠離村莊,淡出村里人的視野,事情才會慢慢被淡忘。
馬上也要農(nóng)忙了,人只要一忙起來,什么都能忘記。
陳珂將做好的面湯端給了坐在客廳餐桌旁的陳蓮英:“我會去小姨家,家里要是真的忙不開就給我打電話,反正回來也就幾個小時而已?!?p> “這幾天就不要出門了,就在家燒燒飯喂喂牲畜吧?!标惿徲⑽锪艘淮罂诿鏃l,面湯酸甜,滋味甚好。
“好,我的老媽大人,您怎么說,我怎么做。”陳珂對陳蓮英的吐了吐舌頭,撒了個遲到的嬌,卻得了陳蓮英的一記白眼。
自從葉華珍在家里鬧了一通后,陳蓮英便不讓陳珂出門,陳珂也聽話的沒在村里轉(zhuǎn)悠。
事實上是,陳珂上輩子離家太久,村里這個叔叔那個嬸嬸的,陳珂是一個都不記得了。
出了門這個不喊那個不叫的,回頭又會被傳沒有家教,得了陳蓮英的圣旨,陳珂就更有理由在家躺尸了。
一晃兩天過去,陳珂早早地去學(xué)校填了志愿,當天陳蓮英就帶著陳珂去縣城里買了第二天去NP市的車票,順便給陳珂還買了兩身新衣服。
從縣城里回來的時候,陳蓮英領(lǐng)著陳珂在村里轉(zhuǎn)悠,逢人就聊兩句。
聊著家長里短的時候再適時的漏兩句孩子長大了就要離家了,陳珂馬上要去NP市過暑假的諸如此類。
村頭放屁村尾都能聞見的小村莊,一頓飯的功夫,全村的人都知道陳珂明天要去南平了。
雖然陳珂覺得,弄得人盡皆知她要去NP市沒有必要,但媽媽用她自己的方式保護她,久違了一輩子被母愛包圍的感覺,真的讓她心里很暖。
原來她也是被人愛的,被人呵護的。
陳珂記得自己上輩子分數(shù)出來也就剛剛達上三本分數(shù)線。
拿到志愿的時候,她沒有填學(xué)費高昂本科志愿,而是填了個省里最好的大專,選了電子商務(wù)。
因為她知道,在未來的幾十年里,網(wǎng)絡(luò)會滲透到人們生活的各個角落。
對于陳珂的選擇,陳蓮英并沒有過多干涉,雖然不理解自己的女兒怎么就選了個這么冷門的專業(yè),但只要是女兒選擇的,她都支持。
不知道什么原因,陳蓮英就是覺得自己的女兒好像長大了,自己想操心也操心不到了。
陳蓮英對于陳珂的選擇不說什么,陳德應(yīng)這個后爸就更不好說什么了。
后爸的女兒陳果果也沒表什么態(tài),可能是因為兩個人年齡相差的大,姐妹情分沒有那么深。
倒是妹妹楊桐語對陳珂直豎大拇指夸陳珂有遠見。
第二天一大早,陳蓮英送陳珂坐上去NP市的汽車。
路上,陳珂在記憶里搜索著小姨陳蓮英的身影。
小姨陳蓮英比她媽媽小11歲,而她比小姨小11歲。
可以說,小姨是她媽媽帶大的,而她是她小姨帶大的,感情自然也就比跟別人好。
記憶里小姨陳蓮芬對她很好,從她的生父被關(guān)進牢里開始,她穿的衣服,學(xué)習(xí)用的文具都是小姨包圓的。
學(xué)習(xí)不好小姨開導(dǎo),暑假寒假,小姨帶著旅游開闊眼界,說是小姨,其實是亦姨亦姐。
上輩子她任性離家后,小姨來敏江市找過她一次,問她愿不愿意跟她回去,她可以幫著調(diào)解她跟她媽媽的關(guān)系,只要她愿意跟她回去認錯。
可上輩子的自己也不知道吃了陳博明什么迷藥,死活都不聽勸,傷了小姨的心。
從此小姨沒再過問她的任何事,后來自己也去NP市找過小姨幾次,但都被小姨以各種理由拒絕了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