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夜市
一行人出了云月樓,天色漸黑,西邊紅霞正盛,東邊彎月卻已經(jīng)朦朧顯現(xiàn)。
有裴延客棧倒也好找,甚至老板都是他的熟人,看了確實是來了不止一次了,熟得很。
馬車停在客棧門前,寧恪從車上下來,裴延走在最前面,也就剛跨過門檻,就聽裴延喊道。
“老于,我給你領(lǐng)大買賣來了?”
正站在柜臺里低頭沉思的掌柜,聽見喊聲一下子抬起了頭,看見了門口的裴延,臉上出現(xiàn)了笑容。
“裴老弟,可想死我了,這都一個多月沒來了,都干啥了?”于預(yù)一邊笑著問道,一邊從柜臺里走出來。
裴延看了一眼寧恪,見寧恪神色如常,也不再遲疑,開口說道:“那有什么事,就是生了一場小病,這不是一好馬上就來了嗎?”
于預(yù)笑容不減,兩人雖熟但也就是酒肉朋友,也不在乎生了什么病,只說道:“好了就好,我看你現(xiàn)在生龍活虎,今晚哥哥做東咱們環(huán)采閣不醉不歸!”
于預(yù)本來想說點更有畫面感的話,可是看見裴延旁邊站著的寧恪,最終還是選擇了‘不醉不歸’。
即便如此,裴延還是對著寧恪尷尬一笑,畢竟和外面的朋友聊了兩句就聊到青樓上去,屬實挺尷尬的。
看著裴延尷尬的表情,寧可倒是沒什么感覺,他早就在裴峰那知道了裴延的光輝事跡。
裴峰比裴延小了差不多十歲,父母早亡,父母早亡,哥哥是個愛玩的,當(dāng)時不到十歲的裴峰就一直靠嫂子照顧,再加上裴延夫婦一直沒有孩子,嫂子對裴峰就和兒子也差不多。
這幾年裴延好點了,雖然還是吃喝玩樂但好歹已經(jīng)不動手打人了,開始那幾年動不動就為了點小事打人。
這幾年一是年紀大可,有所收斂。二就是裴峰成年后,裴延再動手,他也不虛他。
于預(yù)也注意到裴延的尷尬了,感慨是他以為寧恪是裴延的子侄輩,就沒大在意,現(xiàn)在仔細一看,不管是在氣質(zhì)還是相貌都不像。
“這位是?”于預(yù)看了看寧恪,又看向裴延如是問道。
“奧,這是寧恪,是來縣城做買賣的,這次我來主要也是為這事來的,你看外面的人都是,你這還有房嗎?”裴延按照之前寧恪的要求直接說的是他名字,在一些名稱上出風(fēng)頭沒必要。
“有有有?!庇陬A(yù)偏頭看了看門外,他這里生意常年冷淡,也不是房價貴也不是條件差反正就是不好,這次裴延來他也沒想在他身上賺多少錢,可是這會看見外面這一二十人,情況就不一樣了,這可是大生意啊。
“你早說?。『Φ男值軅冊谕膺叺戎?,快點讓兄弟們進來先歇著,我去收拾房間的?!笨吹酵饷娴娜?,也不談兄弟感情了,兄弟感情什么時候不能談,倒是生意還是落袋為安。
裴延見狀也是無語,這不是剛說沒兩句嗎?哪有久等了,見錢眼開也太明顯了吧。
不過既然于預(yù)這么說,兄弟們也確實累了,那早點休息就最好不過,于是轉(zhuǎn)身將外面的兄弟都叫了進來。
眾人進門后,于預(yù)忙招呼店小二倒水,自己則趕緊去收拾房間。
又等了將近半個時辰,眾人才得以進屋休息,此時已經(jīng)是月上柳梢。
在分房間時于預(yù)再一次刷新了自己對寧恪的認識,二十個人開了八間房,寧恪自己一人住一間最好的,剩下的人有兩人一間的有三人一間的,都是自己分配。
等到都進了房間,于預(yù)回到柜臺時,忍不住拍了自己的腦袋一下,心想‘那少年不管是氣質(zhì)還是樣貌都表示他的不俗,進屋以后,隱隱還比裴延前一個身位,我怎么沒注意到呢?’
這些雖然都是小細節(jié),但已經(jīng)足夠明顯了,對于一個商人來說就應(yīng)該注意到才對,是自己下意識的忽略了。
這客棧是一個二層小樓,臨江而建,寧恪的房間就位于二樓臨江的位置,站在窗前聽著江水的翻涌聲,看著岸邊的點點星火,雖不是前世那夜如白晝的景象,但卻別有一番風(fēng)味。
街上的商鋪大多已經(jīng)關(guān)門打烊了,倒是江上的三五畫舫算得上燈火通明,寧恪看著此景暗暗想到這小小的臨高城都有此景,那金陵的夜泊秦淮又是什么光景。
寧恪正出神,敲門聲響了起來,喊了聲老大。
來的是林家三兄弟和姚興,四個人都出身小林村,現(xiàn)在關(guān)系不錯,趁著晚上沒事,林業(yè)提議出去玩玩,就有了現(xiàn)在這一幕。
正合了寧恪的意,他也想出去玩玩,只不過覺得其他人這一天下來恐怕都累了,自己一個人又沒啥意思,現(xiàn)在好了,可以出去轉(zhuǎn)轉(zhuǎn)了。
一拍即合的四人,再加上半推半就的姚興,出了房間,和于預(yù)打了招呼,于預(yù)表示隨便玩,什么時候回來他在關(guān)門,于是五人便后顧無憂的出了門。
出了門以后,街上冷清無人,除了幾家還未打樣的商鋪連燈光都沒有一點,幾人順著街道向前走去,走了好一會,差不多快到盡頭的時候才開始出現(xiàn)行人。
‘云月樓’就在這附近,除此之外還有于預(yù)所說的‘環(huán)采閣’也在,其他的也都是酒樓、青樓之類的。
到了這里世界就有了色彩,也變得生動起來了,路上行人不少,三教九流都有,叫賣、雜耍、乞討的有,吃、喝、玩、樂的也有。
五人走在街上,不管是寧恪還是其他四人,都有種劉姥姥進大觀園的感覺,只不過不同的是寧恪只是覺得新奇,而其余四人則是新奇加震撼,畢竟從沒見過這等繁華。
幾人這看看那看看,看的不少,可是除了寧恪買了幾樣小玩意兒,其余幾人基本沒買。
寧恪給煙兒買了幾個金銀首飾,做工一般,價格卻挺高,只不過就這一家首飾行,也沒有挑揀的余地。
林業(yè)看著人家攤子,口水都流下來了,忍不住掏錢買了五個,一人分了一個,自己吃了以后,繼續(xù)留口水,卻是不舍得再買了。
寧恪看不下去,自己領(lǐng)著小弟出來玩,結(jié)果連路邊攤都吃不起,那傳出去還不得讓人笑話。
于是寧恪大手一揮,直接把整個攤在都包了下來,隨便吃吃到飽。
寧恪的一番操作,讓過路的人看的眼皮直跳,聽說過包酒樓的,聽說過包青樓的,今天倒好見著了包路邊攤的。
真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