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三個條件
鄭天一道,“大統(tǒng)領,事情是這樣……”
當初被慕容芷關在鐵屋出綿都城時,鄭天一看到街上很多穿著盔甲平民,那個時候他不明白為什么。
今天早上渡江時,看著燕船上的士兵,他頓時明白過來。
燕國并沒有增派軍隊到綿都,而是讓綿都的老百姓穿上盔甲,混在士兵內,在船上走動。
綿都和楓都之間的江面很寬,肉眼根本看不清,燕軍又在江中間布防,大同的偵察兵沒辦法靠近,如此,便成功地制造了大軍壓境的假象。
“燕國為什么要做假像?”聽完鄭天一的分析,心里不服的李尋小聲地道。
柏錕看向李尋,冷冷地道,“因為鄭先生!”
因為鄭天一是所有君王都要搶的人物。
“大統(tǒng)領,先生?!笨吹阶约旱牡艿鼙话劐K罵,李歡急忙道,“就算是假像,但是燕軍也有三萬,我軍只有一萬五,而且燕軍裝備精良,我軍……”
李歡面露難色,不敢說下去。
“李歡,你有什么困難直接說?!卑劐K道。
“水上作戰(zhàn),弓箭為最佳武器,可是……”李歡嘆了口氣,“軍中缺箭呀,就算有箭……”
李歡從自己背上的箭筒取出一支箭,遞到柏錕的面前。
柏錕接過一瞧。
這箭……起碼得十年以上。
箭頭不是尖的,被磨平了,箭羽掉了毛,這樣的箭根本射不準,也射不遠。
就算距離不遠,射中了,不鋒利的箭頭,也沒辦法刺進敵人的身體里。
“怎么會這樣?”柏錕大驚,“軍需處每年不是都有配發(fā)新箭嗎?”
“是有,可是……”李歡一臉的喪氣,“少得可憐呀,前年,還能領到500支,到了今年100支都領不到了,現(xiàn)在軍中一萬士兵,本應該每人配十支箭,現(xiàn)在只有五支,也就是五支,有很多都是大統(tǒng)領手上那樣的箭?!?p> 一旁的鄭天一聽著看著,心里也受到極大沖突。
他知道現(xiàn)在大同窮,可沒想到那么窮,難怪燕國連占了三座城池,大同一聲都不敢吭。
“先生,這仗真的沒法打呀?!卑劐K搖頭嘆息。
巧婦難煮無米之炊,連箭都沒有,怎么打。
鄭天一沉默了一會,才道,“能打,沒箭去借就是了?!?p> “借?”
柏錕李歡李尋同時看向鄭天一。
上哪借?誰又能借給他們?
“先生!”柏錕道,“可能先生不了解大同的軍中之事,楓都是大同比較重要的邊境,軍需處每年配發(fā)武器時,楓城是第一批了?!?p> 柏錕的意思是,楓都的軍隊都那么難了,別的地方比楓都還要難,想從別的地方借是不可能的。
鄭天一越聽,越覺得大同難,大同越難,他越想把綿都奪回來。
有了綿都那一大片平坦肥沃的土地,大同的稅收一定好很多。
“大統(tǒng)領,給我兩天時間,我定能借十萬支新箭回來?!?p> 話畢,鄭天一也不等柏錕他們的反應,轉身直接出門。
事情多,時間緊,他有很多事情要做。
“大統(tǒng)領?!崩顚た粗嵦煲坏谋秤暗?,“他就一大夫,想什么打仗?是不是瘋了?!?p> 鄭天一回到自己的房間跟何云兵說,他可以救褚景善,但是燕國必須做到三件事,不然他沒法救。
第一,三天后,與燕軍對峙的魯軍必須主動對燕軍發(fā)起進攻。
第二,魯國馬上派使臣到大同,宣布與大同結盟。
第三,魯國批準大同的蜂窩煤進入魯國進行售賣,且免關稅三年。
“先生,這……”
何云兵一臉的為難,這三個條件,每一條都是魯國不可能答應的。
第一,魯軍主動出擊,就是要進入燕地,如此一來,輿論上魯國就處于下峰,出軍打贏還好,打輸了更慘。
輿論和戰(zhàn)場兩輸。
第二,魯國和大同結盟,那就意味著魯國以后不能占大同便宜,有人欺負大同,魯國還得幫忙。
第三,讓大同的蜂窩煤進入魯國問題不大,大的是免關稅,那樣就是讓大同在魯國白白掙三年的錢。
“救與不救,你們看著辦吧,來人,把這位先生送到對岸?!?p> 鄭天一并沒給何云兵討價還價的機會,何云兵剛開口,他就命人把何云兵送走。
“哦,對了!”鄭天一叫住何云兵,“如果你們想好了,就來我這,我有一個錦囊給你,錦囊里有救你家皇子之法?!?p> “夫家,為什么是三天魯軍才出擊,今天或者明天就打不好嗎?”
何云兵離去后,陳佳月不解地問。
她太討厭燕國了,希望魯軍馬上打燕軍,最好把燕軍打得稀巴爛。
“四姐姐。”陳佳蘭輕聲道,“因為夫家三天后,也要帶兵攻打綿都吧?!?p> 到時,魯同兩國同時進攻,燕國腹背受敵,夠慕容兩兄妹慌的。
“夫家,小七說你三天后帶兵攻打綿都?”陳佳月立即問鄭天一。
鄭天一微微一笑,“小七你真是個機靈鬼,什么也瞞不了她?!?p> “夫家!”得到贊賞的陳佳蘭,不好意思地低下頭。
陳佳月急哄哄地道,“夫家,為什么是三天后,明天,明天就打?!?p> “你呀!”鄭天一敲了一下陳佳月的頭,“我說過多少遍了,你一個女孩子,腦里不要整天想著打呀殺呀。”
“夫家,我錯了!”陳佳月馬上認錯,但是轉過頭又問,“夫家,為什么三天后?!?p> “因為我得去借點箭!”說話間,鄭天一就對著門外大聲道,“小果!”
鄭天一讓小果去跟柏錕要30艘船,軍船不夠的話,可以用民用的湊。
每艘船上,用稻草覆蓋,空余的地方,擺上稻草人。
船上配二十個士兵,一個軍鼓,軍鼓不夠,可以借民鼓。
“一個大統(tǒng)領,居然聽一個大夫的話,瞧瞧他們都在干什么?”李尋指著扎稻草人的士兵,譏笑著道,“這怕不是孩童游戲?”
“我家先生的布局,此是你這種草包能明白?”聽到李尋在笑話鄭天一,小果直接懟過去。
李尋大惱,“你一個小小的護衛(wèi),竟敢……”
“李尋!”李歡拉住李尋,“你少說兩句!”
第二天下午。
“先生,都按你的要求準備好船只和草人了。”小果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