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代言情

有美璇璣正

第7話·上 嫡系沒落

有美璇璣正 梨白如雪 3504 2021-04-13 15:08:48

  年底的一場廢黜令原該歡樂的新年變得緊張,京畿的達官顯貴們?nèi)巳俗晕?,竭力撇清與楊秀關系,畢竟誰也不愿如御史柳彧那般,因收了蜀王贈予的一奴一婢被楊素借機報復而罷官除名。往日賓客如云的蜀王府因是門庭冷落,就連門前陳列的戟槊也被撤去,取而代之的是幾個面目冷肅的執(zhí)戈侍衛(wèi)。顯赫一時的王府如今一片蕭索,令人不由得心生感慨:昔蜀王有寵封土殷富,起第最華占盡全坊;今一朝失勢幽于囹圄,與妻兒不得相見,當真福禍難料……

  正自無限感慨,長孫氏發(fā)嘆的幽怨聲又傳至耳:“往年元月,蜀王府的筵席連月不絕,現(xiàn)如今,一個個倒是不來了……”

  高氏婆媳相顧無言,原本她們也不欲前來,奈何太夫人有請,高氏也不欲決絕,便同來探望曾經(jīng)的蜀王妃。故高氏也只能擠出蒼白無力的寬慰之語:“王妃寬心……”

  長孫氏哀嘆:“我算甚么王妃,大王廢為庶人,我不過一庶人妻……”說著言語激憤起來,“華山人偶定是東宮所為,大王若行厭勝,當是太子名姓,書以圣人、漢王名諱有何益處?東宮憂其應驗故而不書,一石三鳥之心昭然若揭!”

  旁座的太夫人鄭氏聞言大驚失色,噓道:“此話萬勿再道!”

  “事已至此,何懼之有?無非一死!”

  太夫人長嘆:“汝豈不明圣心乎?華山人偶非是主因,皇帝廢黜之心早定,蜀王難逃罪罰!”見其情緒漸平,苦口婆心道,“汝雖無懼生死,可爪子奈何?再看秦王之子,皇帝豈會顧惜爪子?今次相見,我猶以汝父神主覲見陛下,萬勿再犯天顏……”

  高氏亦道:“不止如此,前日叔母拜詣陳貴人,請其出言相助。獻后昔在時,叔母尚不禮于貴人,如今為見王妃一面不惜叩首于庭,懇請王妃體恤叔母苦心。”

  太夫人頷首而泣,余光瞥向高氏時,面上閃過一絲不悅。

  一直靜默的崔氏于心底暗笑,這個與自己年歲相仿的婆母到底稚嫩,且不論其言出于無意抑或有心,太夫人極顧顏面之人,豈容他人當眾言及窘事?略加斟酌方是出言:“王妃暫勿憂急,皇帝于蜀王尚有恩情。但留性命,日后仍有回旋余地。為來相見,叔婆四處奔走,愛女之心人見猶憐,王妃還請聽勸……”

  “阿崔所言有理?!碧蛉耸脺I稱是,輕哼道,“日后如何還未可知呢,我們絕不可自亂陣腳,必不使那些幸災樂禍者得逞!”

  高氏聞言眉頭微挑,轉瞬無奈輕笑,低飲不語。

  “我甚久未見阿耶了……”

  屏風后,兩個孩童收回探聽的腦袋耷拉于膝,挨坐著。

  無忌見一向張揚的表弟沉默不少,竟一時不適,安慰道:“叔婆方說日后會有轉機,或許不用太久,你與蜀王便可相見?!?p>  “可我仍怕,那些人忽來帶走阿耶,不知會否再來……”

  “必不會的?!?p>  “往后常來看我,可乎?”

  “嗯。”

  哀傷無助的眼神觸痛了幼年無忌心中的某處柔軟,以至多年后再次憶起,仍是那般深刻……

  蜀王一案隨著時間的推移塵埃落定,楊秀所交賓客及蜀地州縣長吏連坐大半。因與蜀王門師曇遷曾有來往,李淵夫婦連日不安,生怕被人編出甚么罪名,枉落個柳彧那般下場。故而新年方過,夫婦二人便帶了一眾子女匆匆返岐,遠離是非之地。

  途中,竇氏忽感下腹墜痛,貼身的褻衣也已濕漉。侍女覺出主母異樣,警惕地探其裙衫,連向車外喊道:“娘子破水了!”

  車外眾人連忙勒馬,李淵探頭入來察看:“娘子如何?”

  竇氏腹如絞痛,額上細汗泠泠,緊咬的唇間艱難擠出話來:“無妨,孩兒一時不會生下。若無記差,山那頭有一村莊,我們?nèi)ブ聊抢铩?p>  “分娩在即,汝豈堪勞頓耶?”李淵猶豫著,被妻子抬眉瞪了一眼后,連道,“我這先馳往,以備所需?!?p>  等余眾驅(qū)至莊里的村店時已至晡后,竇氏被扶至用帷幔臨時遮起的產(chǎn)室,以待看產(chǎn)婆的到來。

  因已生四胎,竇氏于生產(chǎn)之法亦知些許,因令二婢扶抱肋腰,自己則手攀懸掛的手巾屈足作坐狀,不斷用力助產(chǎn)。

  不久看產(chǎn)婆尋來,見此狀心下大驚。生產(chǎn)極為兇險,稍有差錯母子皆喪。來時聽聞產(chǎn)婦是位國公夫人,想來養(yǎng)尊處優(yōu)嬌弱無比,若有差池豈不連累自己。如今見那夫人不喊不叫,竟自嫻熟催生,看產(chǎn)婆連連稱奇,急忙上前半蹲察看,須臾放心道:“產(chǎn)戶已開,兒將生下,娘子請再使力?!庇纸替咀佣藖泶呱鷾o主母服下。

  由于竇氏強忍劇痛,一直未哼叫半聲,俟于室外的李淵未聞動靜,心中惴惴難安,晩膳也無心食用。

  秀寧、世民見阿耶臉色凝重,亦不愿去就食,一知半解地一旁靜坐,全無平日的嬉鬧。世民想起阿娘下車時煞白的臉色,暗暗懊悔不該要這個龍女妹妹的。

  “怕是要等至夜里,爾等先回?!崩顪Y對他二人囑道。

  “可是……阿娘進去很久了呢?!笔烂駪n道。

  見阿耶心憂,秀寧對阿弟道:“當年你出世時耗了整整一日呢,我們勿再煩擾阿耶,待阿娘產(chǎn)完再來?!闭f著使了個眼色。世民點頭,與阿姊一同離去。

  天將亮起時,終于傳來尖細的啼哭聲,微瞇著的李淵聞聲驚起,便見婢女急來稟報:“郎君,娘子誕下一位小郎君!”

  “哦?”李淵喜上眉梢,捋須笑道,“二郎聞后恐會失望而哭!”前往產(chǎn)室探看,還未入內(nèi),便聞見妻子驚呼的聲音:“何來獠兒,其非我子!”

  “何故?”李淵掀帳入內(nèi),見婢女跪了一地,看產(chǎn)婆則面色驚詫,手足無措。

  竇氏指著看產(chǎn)婆懷中襁褓,臉上的倦色變成嫌惡:“汝自看之,怎個丑異獠兒!我所生四胎,無一丑者?!?p>  李淵上前一看,也著實嚇了一跳。雖說剛落草的孩兒難辨美丑,然此兒丑陋異常。只見他膚色暗黑頭大身小,皺巴巴的臉上耷拉著寬扁的塌鼻,細長的眼睛呆滯地翻動,猶似怪物。平復了心底的驚嚇,李淵抱過孩兒來至榻邊:“確是難看了點,或許年長會有改觀……”

  竇氏不甘心地再看一眼,繼而徹底失望,連連揮手厭惡道:“此獠兒非我子!勿與我看,快拿開去!二郎,二郎何在?”

  李淵見她情緒激動,遣人領來世民,又哄她道:“罷了,先且不看,由乳母養(yǎng)之,不見于跟前便是。”

  “養(yǎng)之?”竇氏怒道,“此等丑兒養(yǎng)之何用?也不怕為人恥笑!”

  “那該如何?”李淵為難道。

  竇氏冷漠道:“棄之不舉?!?p>  李淵驚問:“此子,汝所生也,豈可不舉?”

  “不舉者又非一子?!备]氏滿心不耐煩,作勢欲下榻來,“爾若不忍,我自棄之!”

  李淵連阻之,妥協(xié)道:“我同意便是?!?p>  “阿耶娘……”世民揉著惺忪的睡眼,由婢子帶入。

  李淵起身,背身過去:“我出外棄之。”

  竇氏充耳不聞,連招愛子入懷,捧著那張英朗的小臉,且喜且泣曰:“所幸有汝……”

  世民望向阿娘,抬起小手擦掉阿娘的眼淚,懵懂問道:“阿娘何所泣?”

  竇氏嘆笑:“阿娘一見二郎,喜極而泣……”

  世民察覺有異,不再詢問龍女妹妹一事,埋首于阿娘懷里,呵欠連連:“二郎困了……”

  停留三日后,李淵夫婦始返岐州。因于產(chǎn)子一事只字未提,親友間皆以孩兒夭逝,故也不便追問。

  這日,竇氏于苑內(nèi)觀看世民姊弟習箭,一陣刺耳的嬰孩啼哭闖入耳中。竇氏臉色驟變,起身而往。

  世民見阿娘忽去,連擲弓矢于地,快步跟上。只見阿娘一反平常穩(wěn)健之態(tài),氣急敗壞地逐間找尋。

  過往仆眾見主母臉色鐵青,一副拿人之勢,皆是驚恐萬分。

  嬰孩的啼聲愈來愈亮,竇氏循聲而往頓步房前,嘴角揚起一絲冷笑。一張丑陋的面孔適時現(xiàn)于腦中,恥辱之感迸至心頭,激發(fā)出憤恨之力劃門而開。

  懷抱嬰孩的侍媼驚怕地望著主母,渾身顫抖。

  果然在此,竇氏怒上心頭,瞪著她懷中的襁褓,踏步上前,冷笑道:“陳善意,何逆吾意邪!”

  “妾……不敢!”陳善意匍匐于地,雙手奉襁褓于跟前。

  竇氏冷瞟一眼,暴怒的臉色隨即怔忪。

  “妾女今染熱癥,不適而哭,驚擾了娘子,罪該萬死!”

  怒意褪盡的竇氏忽然不解自己此時此舉,只覺身心俱疲。無力地動動手指,轉身而出。

  陳善意起身張望門外,見人已離去,闔門入內(nèi),對大女道:“快移開手!”

  小婢女將懷中襁褓交于母親,換過妹妹,憂道:“若主母發(fā)覺,我們恐被逐出家門……”

  陳善意亦發(fā)愁,嘆道:“我去稟與郎君……”

  李淵聞后長嘆,他深知妻子心高氣傲一切尚美,眼里容不下半點瑕疵。產(chǎn)下丑兒一事對其打擊巨大,因是疑神疑鬼,就連他也懶于應付,常打發(fā)他去往妾處。

  這般過了月余,竇氏好強的內(nèi)心漸趨平靜,也不再懊惱自己。一日,垂聽侍婢匯稟家務時,妾萬氏飲泣而入:“娘子!妾新有孕……”

  竇氏漫不經(jīng)心道:“既非頭胎,何怪之有?”

  萬氏伏跪上前,哭道:“若是女胎也罷,然若男胎,萬望養(yǎng)之!”

  翻閱賬目的手指立時頓住,竇氏嘆笑:“阿萬,枉汝隨侍多年竟不知吾之苦心。往日不養(yǎng)妾生子,乃因獻后見諸王及朝士有妾孕者,必勸上斥之?;侍訆Z嫡時尚不舉妾生子,時人多效其法,我亦為之。今獻后已崩,自不必多此一舉。”

  萬氏喜極而泣,不斷叩首:“多謝娘子!”

  此話雖半真半假,卻也不得已而為之。當年方歸李淵,上有嚴厲急暴的婆母獨孤氏,旁有八面玲瓏的三位長嫂,新婦難當之際又造化弄人,婚后七年竇氏一直不孕,為此她提心吊膽,步步為營。但有妾孕子,輒以李淵前途為由棄之不養(yǎng),好在李淵于她言聽計從。為防無子,竇氏又將隨身侍女納為妾室,欲其生子私養(yǎng)之。然而,萬氏生下次女后再未受孕,且不久竇氏一舉誕下男嬰,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竇氏無聲輕嘆,陷入辛酸過往中……

梨白如雪

1.《新唐書》:初,元吉生,太穆皇后惡其貌,不舉,侍媼陳善意私乳之。   2.《隋書》:(獨孤皇后)見諸王及朝士有妾孕者,必勸上斥之。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