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代言情

有美璇璣正

第7話·上 無道獨夫

有美璇璣正 梨白如雪 4126 2021-08-23 19:18:38

  盛夏的午后,點點晴斑透過竹葉,無聲落在案幾上。觀音婢從書中抬眸,對上玄霸溫和的目光,抱歉一笑。

  鄭觀音坐席臨帖,嘴角怪笑看過來,觀音婢正納罕,云阿的聲音在耳邊響起:“李二郎至!”觀音婢轉(zhuǎn)頭,對上一雙浚洌的眸子,嬌聲說道:“二郎,妾乏了?!?p>  世民彎唇一笑,滿天晴光瞬間黯淡,觀音婢怦然心動,有如小鹿撞懷。

  世民闊步而來,將她橫抱而起,低聲笑道:“乏了就睡罷。”觀音婢乖巧點頭,偎進他懷里,安心閉目,也不論是否眾目睽睽。

  深嗅一口,正是她思念的氣息!

  觀音婢只覺眼皮沉重,渾身倦極。刺眼的日光、圍坐的眾人,不知何時已黯淡無影,觀音婢無暇顧忌,只想沉浸在這場溫柔里。

  窗紗搖著柔光,雖未睜目,觀音婢卻似能感知一切光景:碧紗帳下,鋪著琉璃簟,銀香囊內(nèi),溢出裊裊香氣。輕嗅一口,是她喜愛的昆侖蘇合香。

  香霧氤氳中,全身如輕羽落榻,盡是清爽之感。他適時伸臂橫在于枕,觀音婢默契擱首于上,似夢猶醒。

  “每見玄霸帶笑看汝,我恨不啐之!”他在耳邊憤然說道。觀音婢欲嗔之,又聽他道:“勿再與語,否則我將不悅……”觀音婢閉目頷首,以示應(yīng)允,枕邊人得到安撫,未再牢騷不平。

  迷糊之中,他厚重的氣息席卷唇間,舌齒繾綣間,觀音婢心悸難平,全身軟在他懷里。

  親昵良久,枕邊人卻未淺嘗輒止,觀音婢一時無措,欲出言止之,竟又暗生期待……終究未是開口。

  紗帳外日光點點,升起又旋下,如星河燦爛,是她不曾見過的絢麗。

  “……”

  一股熱流涌出,觀音婢一聲輕哼,驀然轉(zhuǎn)醒,原來是在作夢。

  怎會作此春夢?觀音婢一時尷尬,卻又不住回想,以致面上紅潮更甚,心如浪潮翻騰,掩面羞慚之際,這才發(fā)覺衣間濕跡。難道?

  “阿梨!”觀音婢急呼婢子,“娘子?!笔前④劼暼雭?。觀音婢見是她來,一時尷尬,囁嚅說道:“喚阿梨來?!?p>  阿茗見娘子垂首抱膝,一副羞澀之狀,滿心好奇,然又不敢多問,遂去呼阿梨。

  阿梨入來詢問:“五娘有何吩咐?”娘子月信久未至,她不免有些擔(dān)憂,正連日習(xí)學(xué)古方,為娘子調(diào)理身子。

  觀音婢令她掩門,小聲說道:“天葵水或至,汝快來看?!薄罢嬉俊卑⒗娲笙?,替她脫裙檢查,果見褻褲上一團殷紅。

  阿梨喜出望外,激動嚷道:“來也!來也!”觀音婢連聲阻之:“勿叫人聽去!”

  “我們已然聽見!”阿茗等人涌入,紛紛賀道,“恭喜娘子!”原來阿茗平日雖憨笨,見觀音婢難言之狀,已有所猜測,遂呼阿芙阿茉偷聽于窗下。

  觀音婢又羞又急,掩帕嗔道:“攆出門間!”頭一回遭奴婢取笑,她竟無法責(zé)之。阿梨勸笑道:“罷了罷了!爾等再若取笑,仔細(xì)娘子責(zé)罰?!?p>  說笑間,阿茉已端來熱水,諸婢連忙侍奉娘子換了干凈衣物,并熟練系上月事帶。

  原來如此,觀音婢恍然大悟。

  “砰砰砰!”城西柴宅,一陣急促的敲門聲響起。僮仆啟門,見是何潘仁。

  “某來向柴郎郡辭行?!焙闻巳蔬f之書信。僮仆見他身布衣,心內(nèi)頗感納罕,他從來喜穿絲綢,今日衣飾竟如此儉樸。來不及詢問,他已匆忙離去。僮仆遂交信于主人。

  柴紹覽信,謂于秀寧:“何公藏李密詩事泄,官吏以其交逆賊,正滿城捕之?!?p>  到底事泄了,秀寧嘆氣,問道:“何公往何許去?”柴紹搖首,說道:“或亡吐蕃?!?p>  秀寧頷首:“如今中原動蕩,何公歸國也好?!辈窠B亦頷首。

  原來李密聚徒教書暴露后,投奔妹夫雍丘縣令丘君明,丘君明不敢留,將李密寄居游俠王秀才家。王秀才服其才智,以女妻之。

  丘君明從侄丘懷義知此事,告于皇帝,皇帝令敕梁郡通守楊汪收捕李密等人,恰李密外出,幸免一死,而丘君明、王秀才皆死。

  柴紹日前才聽聞此事,何潘仁即事發(fā),料是有人欲立功,舉報了何潘仁。嘆息之下,柴紹轉(zhuǎn)而說他事:“圣人征兵伐遼,我欲應(yīng)征入伍,娘子以為如何?”

  圣人改制,唯有立功,子孫方能襲爵。本是太子千牛備身起家的他,因著朝局動蕩更迭,一直蹉跎至今,若再無功績,他不可能承襲父爵,柴紹頗感憂慮。

  “不可!”秀寧抱他臂膀,厲聲阻道,“此時伐遼,無異于送死;且哲威兄弟尚幼,妾不許之!”

  見他沉默,秀寧又道:“鉅鹿郡已為張金稱所破,朝廷自今未復(fù),日后亦難料也。況圣人吝于官賞,昔雁門之役,尚出爾反爾,所授勛爵,遞降一階......”

  柴紹聞言,遂作罷。

  自募兵令頒布,應(yīng)征者鮮少,皇帝頗不悅。加之酷暑難耐,而皇帝慣于巡視,如今久居?xùn)|都,竟一時不適,無以為樂。

  這日,皇帝玩心大發(fā),令諸宮人捕螢火蟲,果得數(shù)斛,于是置于紗籠,騎馬夜出游山。

  夜風(fēng)徐徐,一弦皎月升在巖石巔,幾點星光穿梭在樹影間,皇帝御馬慢行,身后隨行一眾嬪妃近侍。不少美人首次夜游,自然滿心欣喜,一路說個不停。

  貴妃陳婤心內(nèi)輕哼,真?zhèn)€少見多怪。往年太平之時,皇帝好以月夜,與宮人數(shù)千騎游西苑,她早已屢見不鮮。加之近來身下不適,尤其坐馬背,愈是難受,故陳氏毫無興致,只盼皇帝早歸寢。奈何皇帝正作曲,一時難回宮。

  回神之際,陳婤發(fā)覺已被擠至馬隊邊緣,轉(zhuǎn)眸一看,一人朝她黠笑,正欲定睛看清,那人忽奪了她手中韁繩,連馬帶人牽引至林深處。

  “宇文皛,大膽!”馬蹄亂奔于山間,陳婤搖搖欲墜,驚恐不已。宇文皛嘴角一彎,縱身躍至其后,擁之于身前,戲謔道:“貴妃勿動也,若是墜馬,某擔(dān)待不起?!?p>  陳婤哼道:“宇文三郎確實擔(dān)待不起,單是淮南公主,便難饒你。”嘴邊卻是一笑。

  宇文皛笑道:“我豈懼內(nèi)耶?息事寧人罷了?!闭f著輕嗅她發(fā)間,氣氛曖昧。陳婤想到淮南公主得意之態(tài),就勢吻他一記。宇文皛瞬間點燃,難分難舍間,抱了美人下馬,滾落于草叢中。

  事畢,二人悄然回返,追上馬隊時,皇帝已作曲畢,正在命人試奏,諸宮人紛紛叫好,請皇帝賜名。

  皇帝大悅,思索須臾:“此曲名曰......《清夜游曲》!”說著令人放出螢火蟲。

  只見數(shù)千螢火瞬間噴發(fā),伴隨著靡靡樂,散至夜色中,光亮遍及山谷,帝妃興盡而還。

  流螢飄搖天上去,散作月邊星,幾顆跌跌撞撞撲至珠簾上,閃著微光,好似夜明珠。

  觀音婢臥在榻上納涼,正昏昏欲睡,一串腳步聲急促而來。“五娘,主母遣人來喚。”阿梨入來說道。觀音婢起身欲走,阿梨提醒道:“順德從叔來家了?!?p>  自父亡后,他們與族親極少來往,雖是納罕,觀音婢仍是換了著裝再去。

  來至堂內(nèi),母兄正與從叔寒暄,氣氛尷尬。見她來,三人仿佛見得救星,如釋重負(fù)。

  “觀音婢,從叔來了,快來見過?!卑⒛锸紫乳_口,笑容不太自然。

  長孫順德乃長孫晟從祖弟,共曾祖父,官右勛衛(wèi)。當(dāng)年再從兄長孫晟去世,后妻高氏并子女逐出宅,長孫順德同族人一般態(tài)度,未曾出言相助,如今想來,頗感后悔。然而現(xiàn)在,他需其相助,故未等晚輩先問候,長孫順德訕訕笑道:“七年不見,五娘這般大了......”

  一切來得突然,觀音婢壓下所有情緒,淺笑行禮:“從叔安和好在?!币娝Ь从卸Y,長孫順德愈覺慚愧,因笑道:“五娘快入座?!?p>  待觀音婢斂裙端坐下首,長孫順德這才說明來意,“圣人征遼在即,我遂潛返大興......”

  潛逃?無忌立時凝眉。長孫順德知其警惕,連道:“爾等安心,我必不連累汝等。今之所來,為往太原而去,投于唐國公,五娘若欲前往,可隨我同去之。”

  唐國公李淵喜納人才,長孫順德有所聽聞,若獨去投之門下,不免有些唐突,然若攜觀音婢同去,唐國公必留幾分情面。

  觀音婢聞言眼眸一亮,又遲疑望向母兄。無忌知她愿意同往,雖是擔(dān)憂后果,仍舊說道:“汝自決之,無須顧慮我們。”高氏縱然不舍,亦是頷首。

  路途雖兇險,只要能見到他,她愿以命奔赴。觀音婢篤定主意,堅定謂向從叔:“兒欲與叔同往。”

  長孫順德略略松氣,因道:“未免人疑之,我們須輕裝出城?!庇^音婢頷首。

  收拾了行禮,堂內(nèi)也聚滿了人,舅母表姊聞訊,趕來送別。高氏眼里噙著淚,寫滿擔(dān)憂,母女哭作一團。

  別過眾人,觀音婢與從叔天亮前出門,踏上遠(yuǎn)赴太原之路......

  所幸東都洛陽,皇帝已無心抓捕亡者。

  因募兵人數(shù)嚴(yán)重不足,加之各地久難平亂,大有失控之勢,皇帝未再提遼東事,朝臣皆松一口氣,以其決心平內(nèi)亂。

  然而不久,江都新作龍舟成,送來東都?;实塾咸?,又恐朝中阻反對,宇文述善候帝意,主動提議:“北方大亂,逆賊不絕,恐?jǐn)_乘輿,今龍舟新成,陛下莫如南下,以圖北伐也?!?p>  有人替自己開口,皇帝大悅:“許國公此議甚好。”

  皇帝意欲南下的消息傳開,朝中一片嘩然,所謂南下江都,無疑是棄社稷不顧,而偏安一隅。

  右候衛(wèi)大將軍趙才守正不阿,聞知此事,丑言大罵宇文述,同僚皆不敢諫,因請他入諫:“圣人唯許國公是從,我等皆不敢諫也,大將軍乃藩邸舊臣,荷恩深重,豈容坐看亡敗乎?還望大將軍諫止此事?!?p>  趙才遂入諫:“今百姓疲勞,府藏空竭,盜賊蜂起,禁令不行,愿陛下還京師,安撫天下。”

  一語說穿意圖,皇帝不悅:“朕南下意決,公勿道此事?!壁w才益諫之:“今四海土崩,若陛下南去,恐為社稷之患矣!臣荷恩深重,無法坐看亡敗,愿以死請陛下還京師!”

  皇帝去意已決,因怒:“大膽趙才,汝敢以死相迫,朕便遂爾意!來人,付趙才與大理寺!”

  次日朝會,殿中一片死寂。朝臣聞聽趙才下獄,知帝意甚堅,皆不敢諫。

  建節(jié)尉任宗緊攥雙袖,曳笏卻立堂中,有如赴死一般?!摆w才下獄一案,無法可循,懇請陛下出之,善納良言,速返京師撫鎮(zhèn)天下,則臣死無恨也!”

  皇帝聽不進勸,大怒:“任宗膽敢詆毀朕,杖殺之!”侍者聞令,拖任宗于殿前。只聽幾聲亂棍,血流殿前,眾人見而心驚,瑟瑟發(fā)抖。

  皇帝睥睨殿下,心想再無人敢諫了,不料出發(fā)前日,奉信郎崔民象倒身于建國門,大呼:“盜賊充斥全國,望陛下以社稷為念,請停江都之行,收復(fù)河山!若陛下一意孤行,請從臣身上踏過!”

  皇帝聞見,勃然大怒:“去摘了崔民象下巴!”侍者奉命而去,不久,耳邊終于清凈,皇帝猶不解恨,令人斬之。

  前堂腥風(fēng)血雨,后宮蕭皇后見皇帝失德,雖心知不可,卻不敢進言,只能寫下《述志賦》聊以自寄。

  掃平一切障礙,皇帝終于如愿出行。宮壺之中,卻哭啼一片,婦人雖不懂時政,也知皇帝拋下了她們。

  出發(fā)前夜,皇帝詔見諸妃,安撫說道:“龍舟容納有限,此行江都,幾月即還,妃等不必傷懷。”

  眾妃嬪圍著皇帝,紛紛哭啼:“妾等侍奉多年,不如新人有幸,能侍君王左右......”皇帝耐心有限,微微斂色:“朕若不念妃等,不必今夜設(shè)宴?!?p>  安靜一旁的刀婕妤見帝不悅,遂道:“龍舟將發(fā),諸位勿亂帝心,不若安心待君歸來?!被实垡娝?,欣慰笑道:“婕妤知朕心也。”眾妃一聽,紛紛止淚,強顏歡笑陪皇帝作樂。

  皇帝望著滿殿美色,頗有些惋惜,吟唱作詩:“我夢江都好,征遼亦偶然。但存顏色在,離別只今年?!?p>  今年之后,他能否王者歸來,還未知定數(shù)......

  “陛下好詩也!”聽到歸期,眾妃欣然,紛紛叫好。皇帝回神,一掃心中失意,左擁右抱,醉熏吟道:“離別只今年!只今年......”

梨白如雪

《資治通鑒·大業(yè)元年》:上好以月夜從宮女?dāng)?shù)千騎游西苑,作《清夜游曲》,于馬上奏之。   《資治通鑒·大業(yè)十年》:仍征高麗王元入朝,元竟不至。敕將帥嚴(yán)裝,更圖后舉,竟不果行。   《資治通鑒·大業(yè)十二年》:江都新作龍舟成,送東都;宇文述勸幸江都,右候衛(wèi)大將軍酒泉趙才諫曰......朝臣皆不欲行,帝意甚堅。無敢諫者。建節(jié)尉任宗上書極諫,即日于朝堂杖殺之......奉信郎崔民象以盜賊充斥,于建國門上表諫;帝大怒,先解其頤,然后斬之。   PS:臨時通知明天上班,倉促寫完本章,將就看吧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