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短篇

樹林小院

二十二、樹

樹林小院 張洪水 2466 2021-04-11 20:03:12

  把李敏敏和李玉送走后,老張拗不過母親,盡快給母親辦了出院手續(xù),沒兩天就把母親接了回去,先住在姨媽家。老張想,這樣也好,母親有人照顧,自己又能找點事情做,把無聊的陪護日子補償回來。

  他首先想到的,就是要開始把小樹林湊湊齊全了。

  早先留下的樹和兩個月前栽的樹,把規(guī)劃中的小樹林占去了大約70%,留下了北邊一個角,加上原來舊院墻的位置,要種一排標識林界的樹。老張已經想過了。他要再搞來5、6棵水杉,用來站在小樹林的內林界,然后再有幾棵隨便補補缺。他把想法跟大江商量了下,大江建議不要種的太密了,少種幾棵,沒有林界才是完整的。老張聽了意見,再種5棵水杉,不立林界了,就補補缺,留下池塘的位置,留下林中小路的位置,穿進去就是未來的小亭子。

  還有,那幾支李子樹苗。老張要請教請教丁四青,怎么移栽才好。

  天很熱。師傅們天剛亮就上工,中午休息的長。大江等老張起床了,聊了聊院子的進度。

  小樓已經可以拆掉樓頂模板,拆完就算封頂了,不過頂樓有一半是瓦頂,還得鋪瓦。水電管道也修到二樓了。平房結構已經完成了,水電管道在修。估計7月底8月初,兩座房子就能進入全面的裝修階段。北墻已經開始拆,一周就能修好。小路、小池塘也同步進行。亭子在裝修時候修。裝修大概要一個月。如果進度正常,考慮農忙時候會耽誤幾天,國慶節(jié)基本可以完成。之后的就是看老張再有什么額外的裝修裝飾要求了。

  老張說不急,慢工出細活,明天拆模板吧,明天買點鞭炮放放。

  老張吃完早點,就想著找樹了。5棵水杉應該是不難找的。老張喜歡水杉樹,長得高直,有落葉,“活化石”。

  丁四青沒在家,可能進城了。老張記得他家小院里已經沒有小水杉樹了,只有兩棵很粗的,不合適。他村里逛了一圈,問了表哥表嫂,問了云云,問了茶室的志超,還問了幾個其他熟人。都說不難找,可找來找去,還就是沒找夠。志超家有棵才1米高的水杉苗,老張定了。表哥帶著去村里一戶人家,找了棵,也才1米高。然后在村里逛了一圈,沒找到合適的了。大部分都是大樹,不好移。

  天氣太熱了,老張逛到11點,回了姨媽家,看看母親,幫表嫂做飯。

  母親在客廳坐著看電視,精神不錯。表嫂抱怨母親閑不住,老要在廚房幫這幫那的。老張笑笑,別碰到手就行。閑著太沒勁了。

  睡了會午覺,老張戴上頂遮陽帽,決定找小陳師傅去砌北墻。

  砌的是墻,聊的卻是樹。沒想到小陳還懂不少樹的事情。

  小陳師傅說,老張的樹林弄得挺好的,能在院子里面有片小樹林好的很,不過老張現在的有幾棵樹間距太小了,估計還不到2米,以后長大了會搶陽光的。陳師傅說,往長遠看,除了一些長的不泛濫的樹(比如水杉),其他樹都容易鋪開來長,間距最好能有個三五米,這樣不會互相擁擠。

  小陳師傅說,樹木看著挺結實,其實要長起來也并不簡單,不是感覺里的隨便栽下去就能活,就能長。每棵樹木都需要很長的時間去適應,特別是移栽后,去根據周圍的環(huán)境、土壤形成適合自己成長的循環(huán)圈,等循環(huán)圈形成了,樹就可以穩(wěn)步成長了。過程中除非是非常厲害的病蟲害或者物理傷害,基本上都能成熟。

  小陳師傅說,樹有自己的生長節(jié)奏,有的長得快,5年就是大樹了,有的長得慢,十幾年才成熟,要了解樹的生長節(jié)奏,做好樹林的謀劃。

  小陳師傅還講了不少果樹嫁接、樹木病蟲防治、施肥施藥方面的小門道,老張雖然記不住,但聽得津津有味。他想除了丁四青,又有人可以請教了。

  小陳師傅問老張還準備種幾顆,老張想了想,說3棵,都是水杉,定了兩棵,還差一棵。陳師傅說,水杉好,長的直,不太占地方。

  北墻和南墻是一樣的,老張算是熟手,不過還是跟砌南墻時一樣,砌一段,陳師傅就要檢查一遍,等沒有問題,再砌下一段。天氣熱,老張帶著遮陽帽,汗珠像小雨中汽車窗戶玻璃水的雨水一樣流淌著。陳師傅讓老張去換件長袖,會曬傷的,老張懶得換,說沒事。陳師傅笑笑,晚上你的皮就要火辣辣了。

  晚餐還在姨媽家吃,表嫂還是做了滿滿一桌好菜。這幾天上工的師傅少了,就一桌。老張開了瓶白酒,跟大江喝著。小陳喝啤酒,跟老張聊起了他自己的樹。

  原來,早些年前,小陳家的責任田還沒租給農產品公司時,自己嘗試過種樹。那時候,田荒廢了一些,不少人還不太認同田地出租的這種運營模式,還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要不就是正常種一季水稻,要不就翻花樣其他農產品。小陳的父親在田里種了樹,一次是蘋果,一次是槐樹。蘋果折騰了好幾年,整體算下來沒賺多少錢,小陳就接盤了。思來想去,不種果樹了,種點別的,不用打理,自己長就行。于是就選了種速生槐樹。小陳一些關于樹的知識,都是種槐樹的時候學的。后來槐樹賣了,就沒種了。

  老張很佩服小陳對他種的槐樹的了解,講的很細致,聽得有點煩,只能靠抽煙喝酒打斷打斷。

  晚上,老張收拾好了,拉出躺椅在小樓外乘涼抽煙。半顆月亮很亮,院子里開著探照燈,聞著有股水泥、沙石、泥土、青草樹木的混雜氣味,被微風送來。

  張樹林覺得無聊,想著生活的事情。

  按現在的進度,再過3個月,差不多到國慶節(jié),他的小院子就基本完工了。那時候,他的鄉(xiāng)間生活將正式開始。老張有些恐慌,不知道自己會不會覺得孤單。從有修樹林小院這個想法到現在,老張也沒有太想清楚以后要怎么生活。如果在大城里工作,那生活的軌跡是明確的,上班、掙錢、忙碌,下班、休息、折騰,在這其中體味煩躁與安穩(wěn)。而在鄉(xiāng)間生活,也得找到軌跡。軌跡與自由是一體的,沒有軌跡就沒有自由。似乎想來,離開生活幾十年的大城,離開熟悉的工作、事業(yè),是一種解放,一種與眾多人群一樣期盼了多年的完結,但其實也是新的開始。人只要活著,就很難停下來,即便你休息、晃蕩、隨心所欲,也是難以滿足的。所以,歸根結底,還是要有自己的軌跡。老張的感覺是很清楚的,只是現在的軌跡應該是什么,還沒有想好,還沒有找到。但是有一點是滿意的,就是這片粗制如樹葉狀的院子,是老張的軌跡起點,是心靈的寄托。老張不著急,他不準備計劃太多,他要等等,等著軌跡的出現。

  老張睜著眼,散神盯著大半個的月亮,一會兒,就感受到了大地的旋轉。他覺得自己是渺小的,是充實的,如一顆豆子,把自己摁在大地上,留下淺淺的一窩。

  李玉發(fā)來視頻聊天,打斷了老張空泛的思緒。天上正好飄過一片薄云,把月亮朦了起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