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秦、慰二將夜夜在寢宮門前佑護(hù)著太宗李世民,夜里太宗方才安魂定魄,得以安寢,生活起居平靜舒坦,心曠神怡,爾后太宗斟酌:因朕的遭遇而強加天下黎民的忌憚和避諱,這無非是把宮中的羞事泄露于野,實是有損大雅,俗不可言,助長了歪曲事端的借口,易萌節(jié)外之枝,倘若引起民心渙散,可是朝廷之大忌。
太宗尤其聽了御弟玄奘的忠告,茅塞頓開,采納了御弟玄奘的建議,以瑾瑜匿瑕的胸襟,朝野息事抑疑,人心歸向,天下祥和,多虧了及時布詣取消了種種禁忌,此后不久,變臉戲又回到了長安戲場。
長安戲場晝夜熱鬧非凡,鼓鑼喧天,迭伏不歇,聲樂喧囂,南腔北調(diào),到處可見“ 異臺同曲,彼剛唱罷我登場” 的情景,千藝薈萃,技無忌諱,百戲薈萃玄妙精湛,儼然魚躍龍門,各施手段,看客如云,一撥接一撥,如浪沓來,人頭涌慫,衣香鬢影,觀者入戲,聽者癡迷,步履流連,賞心忘返,可謂是“ 戲不留人,人自戀戲” ,聞及自醉,此間不慕神也不羨仙矣!
此日,殷逢巧拾掇妥當(dāng),懷著重整鼓旗的決心,驅(qū)著驢車往戲場趕,心悅顏舒,肩負(fù)一家之期待,好不逼切,鞭颼颼,車轔轔,驢吁吁,驢車輾過嶙峋的路面,顛簸不堪,卻搖晃著美好的希望,人逢順境精神爽呀!
“哈 ”的孫悟空在驢前“ 剎一一“地的閃出了個身影,面目猙獰,張牙利齒,顏面黝黑,把殷逢巧嚇了個眼翻白,愣神兒,一陣痹厥之后,定神細(xì)看是孫悟空,失聲嘆道:“呵 、呵——孫長老,車上坐,車上坐!”
“殷師傅,你穩(wěn)坐便是。 ”孫悟空弄掉掩飾的面膜,一手握住驢腦袋上的韁繩,這驢乖乖的叫馴服了,奔跑起來宛如一匹駿馬,掀起一路煙塵,片刻即便到了戲場。
孫悟空并為殷逢巧挑了個好位置,輟驢卸貨,豎旗桿,撐戲臺,圍蓬帳,布格局,扯篷拉纖,諸事按部就班,井然有條,很快就完善布局。
“嘟 ——嘟 ——開場啦——” 殷逢巧吹響角號,一陣鳴鑼喧鼓,吆喝著唱起開場白,句句朗朗順口,字字閃爍誘人。
孫悟空扮個招客童子,頭戴花冠,膝掛鈴鐺,手掌銅鑼,腳履錦屐,靴頭也嵌著鈴鐺,雙肩也栓掛上鈴鐺,邁步有聲,淺鳴悅耳,洪亮惹人,叮嚀聲繚繞不絕,近者凝步而觀,遠(yuǎn)者輕聞?wù)T餌聲,轉(zhuǎn)徒尋聲來,歇步聚幕前,半柱香光景,觀者己人頭稠密,水泄不通,更有頑童穿胯插肘,非要擠到戲臺惟幕前,圖看個究竟,然心中之好奇,越看越糾結(jié),非要看出分曉來,然而藝深似海,玄妙無窮,何奈獵奇之心,只討得個一飽眼福,豈知其中奧妙?
聚寶盤給賞錢擦得“ 花啦花啦” 作響,可謂甄值有價呢。
臺上,孫悟空也只是一個陪襯,他的技藝矯揉造作,破綻百出,生澀不堪,滯夯不暢,百般夾生硬湊,牽犟附會都茍不上。
殷逢巧嫻熟自如,一脫脫的臉譜沓沓地輪換著,銜接得天衣無縫,觀者無以挑剔。
孫悟空自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私下忖度:藝可真不輕傳,師者待徒有所隱瞞,有所保留并不為過,師者莫不是有所顧慮的——新蝦出,舊蝦滅,關(guān)手飯碗的事,人家不可不慎之又慎,這如何是好?
每逢初一和望月,殷篷巧都要回家探親,順便買些補品考敬倆位令堂,及其置辦些家用的東西,其實是把掙來的錢捎回家,這天恰巧是望月之日,殷逢巧依例回家,貫于得到的賞錢較平時之多七、八倍,分裝兩個包裹,馱在肩上,吩咐孫悟空看好戲臺,便騎驢上路——回家!
孫悟空自是給殷逢巧使喚上了,他呆了一時辰,自是耐不住寂寞,便掏出金箍捧,把它變成一根竹竿,繞著戲臺畫上一圈,呼出土地,道:“土地,給老孫看好場子,莫要叫人跺了?!?p> 土地趕忙現(xiàn)身,拜道:“小的已恭候大圣多時,遵大圣吩咐便是。 ”
“看好場子,自有打賞!”孫悟空吩咐完備,轉(zhuǎn)身變作一只鴿子,追殷逢巧而去。
殷逢巧回一趟家,驢途要近二個多時辰方能回到驪山陰麓的家,此時還在路上,走了好長一段路沒逢上行人,“噔噔” 的驢蹄聲格外清脆,驢也走得很上勁,也許畢竟是回家吧。
這時,在殷逢巧的前面出現(xiàn)四條彪悍的漢子,且橫成一排,把本來就不寬的路給占上了,他們背對著殷逢巧,順著路慢吞吞地走著,堵住了驢的去路,殷逢巧道:“哥們,給個方便,讓小弟過去吧?”
那四條漢子依舊不腔聲,儼然沒聽見的樣子,就是不肯把路讓開,愈走愈慢,殷逢巧無奈地跟在后面,再三道:“哥們,給個方便,讓小弟先行一步吧!”
“你把我兄弟當(dāng)驢了!”走在路最外邊的漢子猛然轉(zhuǎn)身,指著驢頭吆喝道:“本大爺明明是條漢子,你當(dāng)是驢呀?莫名的給你小子辱了,該當(dāng)何罪? ”
殷逢巧連連賠禮道:“失仰失仰,小的無心沖撞了爺們,請多多包涵,大人不計小人過,向爺們賠不是了。 ”
那四漢子逐一回過頭來,拉臉皮翻白眼,表情猙獰,道:“賠啥的不是?賠個心中高興,且饒了你!”
他們一席話,搔醒了納悶已久殷逢巧:對,人家找渣,我且繞開不就行了。 他不再辯解,勒驢回頭,另避蹊徑。
這四位宰客的“ 颼” 地圍上殷逢巧,道:“想溜? 且問爺們肯不肯呢。 ”
殷逢巧道:“這朗朗乾坤,天下太平,你等攔路搶劫,就不怕吃官司,受牢獄之苦? ”
“哈 ,嚇鬼?!”四人兇相畢露,道:“就是拿你到驪山上臘干,鬼都不知道是誰干的,留下包裹,饒你性命,也便你回家。 ”
殷逢巧意識遇到強盜,兇狠狠的鬧是非,實是見財起意,四人已生歹心,禍害逼近眉睫。他甚是害怕,晃悠間清清楚楚聽到孫悟空的話:“殷師傅,錢財乃身外之物,給他們便是,留得青山在,何愁沒柴燒,消災(zāi)大吉!”
殷逢巧實在舍不得這些血汗錢,此時又聽到孫悟空的話:“殷師傅,此刻你不舍財消災(zāi),更待何時? ”
殷逢巧四顧無人,驢在陌生人面前也驚擾起來,左右進(jìn)退不知所措,不停地踩著蹄子,那四條彪漢已虎視眈眈,緊逼上來,他咬咬牙,“唉 ”心中一聲惜嘆,只好取下包裹,竭力往山下丟棄,這四個盜賊果真是沖錢財來的,都朝包裹奔了過去,似餓狼一樣竄到山下。殷逢打總算把賊引開,勒驢朝家的方向跑,歇盡勁走到山崗上,又聽到孫悟空的話道:“殷師傅,且回頭看!”
殷逢巧估計把劫匪甩在身后了,忍不住回過頭來,但見山下四個劫匪搶奪著撕扯著包裹,傾刻便把包裹撕裂一個口子,露出的是金燦燦的金子,在夕陽照射下金光閃耀,他也弄愣了:哪來的金子?
轉(zhuǎn)眼間,四個劫匪廝打起來,刀劍交加, “叮叮當(dāng)當(dāng)” 的砍殺起來,喊聲震驚了寧靜的山野,血濺衣襟,呻吟聲漸漸消失,只剩下一個劫匪,他還砍殺著倒下還在呻吟求饒的同伙,直至山林歸于寧靜,他方才提上包裹,丟掉手上沾染了血的刀具,蹌捍地走入?yún)擦种小?p> 殷逢巧目睹了劫匪自相殘殺的始末,心有余悸,頭皮發(fā)麻,驚慌失措地趕路,天色黝黑才踏進(jìn)家門,滿臉失神落魄,驚悚得渾身羅嗦,疙疙瘩瘩地把路上的遭遇告訴了父母妻兒。
殷承忠老人聽后也驚駭不止,用手扯扯兒子的肩膀,道:“包不是還在肩上嗎? ”
殷逢巧用手一摸,方才覺得肩上還有份量,沉甸甸貼著后背,壓得有點酸麻,疑惑地取下包裹,一臉茫然,一陣抓捏之后解開囊口,片片熟黃的銅錢還在,抓捏還“ 沙沙” 作響,一家人又驚又喜,笑不攏嘴。
殷逢巧在家人的欣喜聲中倍感欣慰,另外更感到蹊蹺。
是夜,一家人在睡夢中,同時夢到了太白金星幸臨他們的茆堂,太白金星告訴他們,道:“為汝殷家消災(zāi)消禍者乃孫悟空也!”
醒來舉家合計:原來消災(zāi)的貴人是頻臨家門的孫悟空,有恩不報非君子,變臉術(shù)就全傳給孫悟空吧,權(quán)當(dāng)回報!
三天后,殷逢巧悄悄返回戲場,一睹自家戲臺,不敢相信自已的眼睛:戲臺花飾得靚麗,香氣飄逸,行人走過也歇步督視一陣子,心中贊嘆:這好招惹人的眼球啊!
殷逢巧見到孫悟空,依舊是那張調(diào)皮怪異的笑臉,還有位陌生的美媚,他不解這美皴與孫長老竟這么諳熟,舉止投足儼然一家子,他不便多問,把這奇疑噎在心里。
殷逢巧坦誠的告白了這躺回家的遭遇及其夢中的際遇,表示把變臉術(shù)全傳授給孫悟空,權(quán)當(dāng)報答。
“師傅在上,供弟子孫悟空拜謁!”孫悟空趕忙拜師,一連又叩了九個響頭,他暗自慶幸:別出心裁,終得心想事成。其它只字不提。
孫悟空的舉措驚愣了牡丹仙子,她想:這姓殷的有些手段,一度話就讓人叩頭貼服,看來孫某還欠我?guī)讉€叩頭呢。
大凡玄妙之事,縱便秘笈無窮,一經(jīng)點撥,彌深也豁然明朗,殷逢巧可真是和盤托出,毫無保留地把變臉秘笈授予恩人——孫長老。
孫悟空把所學(xué)到的技藝加以改進(jìn),推陳出新,去其糟粕,取其精華,秀出班行,青出于藍(lán)勝于藍(lán),在學(xué)藝和操練的同時,也為殷逢巧賺取一筆不扉的賞錢,藝成身退,不可厚非,他也慚慚淡出戲場,這也是情理之中。
孫悟空向來天曉務(wù)必起床,為師傅整理當(dāng)天的行囊,而今但聽唐僧吩咐道:“悟空,找出那件黃錦綢緞的袈裟,為師拿來。 ”
孫悟空一聽,高興了:以往師傅一旦挑出黃錦綢緞袈裟,必是為皇家祈福,好事連連。 遂問道:“師傅今日喜逢好事了?”
唐僧道:“今天是九月十九日,觀音菩薩的涅磐日,眾公主到大昭寺拜謁,祈福添祥,皇上口諭貧僧遂個為適齡公主卜課,體無咎言,粉飾平安,以兆祥瑞。 ”
“呵 ——菩薩的涅磐日!美事,美事!“孫悟空一聽高興萬分,道:“這事老孫愛摻和,俺亦想見識見識在菩薩的涅磐之日,人們對菩薩的瞻謁之情,師傅帶上俺吧!”
唐朝道:“別攪了場子。 ”
孫悟空笑道:“成人之美,吾心亦悅。 ”
唐僧戴上僧冠,著上黃錦綢緞袈裟,連禪靴也是新的,握上一桿佛塵,輕快地出門,孫悟空隨其后,唐僧也設(shè)說甚的,前后上了一架密篷的馬車,望大昭寺而去。
唐僧在車上依舊盤坐念經(jīng),孫悟空不停地撩起窗簾,東瞧西望,前瞻后顧,好生新奇。
轔轔的車聲停歇,車簾給掀開,大昭寺到了。始覺一陣鐘聲洪亮冗長,一股檀香澆臉灌肺,但覺氣景幽雅,清風(fēng)撫綏萬方,瑞靄祥氣繚繞,好個大昭寺:玉砌臺階,廊坊精雕,碧漆添繡,聲色栩栩,顯影現(xiàn)形,親和惹人,匠心窺見一斑。寺內(nèi)更是朱宮貝闕,殊燦絢爛,一番玉砌雕闌,萬般砥礪琢磨,處處玲瓏剔透,面面粉飾,冠冕輝煌。殿前觀音菩薩尊像足踏蓮臺,傾身俯瞰,豐頰顏歡,厚耳垂珠,秀鼻巧唇,欲語微詞,欲履前俯,容止端詳,左手托瓶,把持慈詳,右手執(zhí)柳,恰是廣度布施,儼然惠澤四方。
有詩褒贊曰:觀音菩薩妙難酬,清凈莊嚴(yán)累劫修。浩浩紅蓮安足下,彎彎秋月鎖眉頭。瓶中甘露常遍灑,手中楊柳不計秋。千處祈求千處應(yīng),苦海常作渡千舟!
孫悟空率先進(jìn)入大堂,但見兩個熟悉的身影從蒲團(tuán)上緩緩站起,肩挨肩地靠在一起,髻下的漏發(fā)相互掃抹著對方的肩項,年輕那位纖纖的手指捏扯著年長那位寬大的衣袖,他永遠(yuǎn)忘不了她倆聯(lián)袂的舉措和矜謹(jǐn)?shù)馁挥啊?p> 孫悟空的情緒驟然激昂,大步地奔過去,脫口而出道:“正觀音,好呵,你倆早臨,菩薩會保佑你們。 ”
稍長的黃卷幼婦輕抽眼瞼問非所答,道:“謝謝師傅那簍金犁,金犁可是摘自萬葆莊? ”
“是呀!”孫悟空愈加高興道, “正觀音你怎么知道? ”
但見黃卷幼婦微翹下頜道:“廿年前夫君每年都適時會摘回金犁,就萬葆莊的金犁子,滿堂人都吃得很開心,唉——很開心呵!”
“只要你正觀音喜歡,俺抽空就去摘,金犁子似廿年前一樣青甜,一樣酥脆。 ”
但見黃卷幼婦臉面發(fā)青,緊抿輕咬的下唇,不再言語。
這時,一簇衣香鬢影,奢華靡麗香客,款款魚貫而入,乃皇后攜嬪妃貴人及其眾公主,約數(shù)拾眾,每排九人,批次上香,井然有條。而黃卷幼婦與身邊的女眷回避到屏幕旁的窗前,依舊執(zhí)袖挨肩地站著,面對佛像,默不作聲。
一輪香上罷,只?;屎蠛凸鱾兌嗳?,各自賜坐于堂下,靜待之時彼此窺伺著對方,各揣心事。
孫悟空目光不經(jīng)意地覽眺屏幕下的兩位女眷,但見她倆安然地坐在椅上。
唐僧念著祈課經(jīng)文,孫悟空忙回手上的活兒:點上一柱香靜待一旁,祈禱的公主雙手捧著一塊紅色綢緞,那是她自已的年庚八字,雙手奉給唐僧,并親自報上名銜,緊接著接過孫悟空手中的那柱香,親自插到香爐里,而后跪在綿毯上叩九個頭,摯誠朝拜,并長跪著靜待唐僧祈禱完畢方可退下拜壇。
孫悟空一柱接一柱地呈上香,唐僧也一把接一把地輪番接過公主掌中的紅綢緞,逐個為其祈禱,但都是千篇一律的誦詞,公主們卻是滿懷希望,更甚趁這短暫的時光做著美好的憧憬。
“皇上駕到——” 大殿里傳來宏亮高亢的傳呼聲,唐僧趕忙離座躬迎太宗。
太宗李世民昂首闊步,一邊走入大殿,一邊擺手道:“免了,免了!”——臆詣“ 自家人” 一切繁文縟節(jié)都免了。
唐僧和孫悟空及其主持多位僧人紛紛起手拱揖,恭迎太宗,道:“皇上吉祥!”
“免了吧!”太宗和藹道,稍歇圣步,轉(zhuǎn)身朝屏幕走去,但見屏幕下兩尋常女眷緩緩地站起來,太宗伸手示意免禮,兩女眷緊挨著肩,執(zhí)袖半偎,側(cè)視著觀音菩薩塑像。
孫悟空尾隨太宗,樂呵呵的道:“這是正觀音!”,又指著殿堂上佇立蓮盤之上的觀音菩薩,道:“這是菩薩!”
太宗“ 呵呵” 笑著,答非所問道:“可是紫娟呀!長大啦!長大啦!好啊!”
年輕的女眷嘴角輕抽一下,緊倚著黃卷幼婦,依然無言。
“紫娟,朕封汝為文成,享公主奉祿!”太宗宣敕道,“玄奘御弟,為文成公主祈禱吧!”
“謝皇上眷顧!”黃卷幼婦微躬肩胛,而后擁著紫娟——惠封的文成公主來到觀音菩薩像前,輕按文成公主跪在蒲團(tuán)上,親自燃上三根香,舉奉著香向觀音菩薩叩了三個長首,而后把香遞給文成公主。
文成公主鄭重地接過香,迷惘地看著黃卷幼婦,黃卷幼婦低聲道:“紫娟是公主了,行公主之禮吧!”
文成公主向觀音菩薩上香叩頭祈禱,風(fēng)節(jié)乍現(xiàn),文繡有恒,成德僭溢并不為過。爾后轉(zhuǎn)身款款走向太宗,行受承之禮,太宗忙伸手?jǐn)v扶文成公主手肘,道:“好 ,好!朕的寶貝女兒自是嬌妍靜好!嘉言懿行,樂歲添祥,永永無窮!”
“謝皇上!”紫娟——文成公主羞澀答謝,語若蟬翼輕嗚。
“諸位法師,啟法諭天,教諸神佑哺,朕文成公主得平生惠潤。 ”太宗笑呵呵道。
文成公主復(fù)回蒲團(tuán)前跪下,神情恢復(fù)往常的矜持和疑重,黃卷幼婦依然靜立地偎靠著陪伴著。
孫悟空湊近,輕聲道:“有甚祈求但說無妨,會應(yīng)驗的。 ”
“真應(yīng)驗嗎? ”文成公主極輕聲道,便半閉眼睛,心在祈禱,誰洞察到她的心聲,也許只有她知道。
許久,黃卷幼婦輕摸文成公主的雙肩,輕聲道:“女人家子,莫圖尺幅千里,想尋常之所想,望尋之所望,不作過節(jié)奢求,月逢半盈即是圓,心中歡悅便是福,安過且過罷了。 ”
文成公主仰臉看著黃卷幼婦,體會了至理的訓(xùn)蒙,點點頭。
孫悟空也認(rèn)為黃卷幼婦的話實在,敦促紫娟——文成公主“ 信任” 他,心中小有得意,道:“俺師傅的祈告很頂用,俺更頂用。 ”
文成公主依舊迷惑惘然,而后反問道:“祈求會靈驗嗎?神靈怎能分得清誰是誰呢? ”
孫悟空道:“心誠則靈,信則應(yīng)驗。 ”
文成公主道:“大師為我祈禱,我又怎說呢? ”此時,她赧然淺笑,臉上難見泛起了久違的羞澀的紅綻,檀口香腮,妍雅淑懿,眉宇間祥和的神情,飽露著無限美好的憧憬,抱在胸前靈秀的雙手,捏抹著掌中的綢絹,念念心語無不是平生美好的期望。
孫悟空悄悄地對文成公主道:“公主若要心想事成,美夢成真,你就跪著別動,俺上天為你求福,不喚你,你莫抬頭。 ”又靠近唐僧,輕聲道:“師傅,俺上天為文成公主求福,俺不喚你,你只管念經(jīng),俺去去就回。 ”
孫悟空脫竅而去,直赴紅鸞宮,倆童子見大圣親臨月老殿,笑臉相迎,旋即引見月老,鸞鳳閣里,但見月老斜倚硯臺打瞌睡。
孫悟空見狀,竊想:月老夢里耕耘,難怪下界也就夢里慕容,祈求難應(yīng),月老好安然,待搔它一把癢癢,即便揮手遣走兩童子。
孫悟空變個大彩蝶,飛落月老的鼻子上,兩翅膀不斷地拍打著月老的鼻孔,“噗嗤” 一聲月老自然給嗆醍了,剛開始用手摳,這彩蝶就是不依不繞,把月老惹煩了,月老不動聲色地呷一大口茶,憋在嘴里, “嘩 ——” 地對著惹事的彩蝶噴去,道:“老爺子就請你飲茶,再來,再請,再來,再請!”
“嘩啦” 噴了孫悟空一臉茶水,孫悟空只好現(xiàn)出未,臉龐變了模樣,月老驚呆了,看得發(fā)愣,而孫悟空稍息之間又換了臉孔,把月老惹得暈頭轉(zhuǎn)向。
“呀 一一” 月老嘆道,“好個孫大圣,中了頭彩啦,閑來無事呀!”
孫悟空變回原來模樣,道:“好啦——月老,你老如何看出來? ”
“哈哈” 月老大笑道, “大圣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也非禮也!智人自知,以后可別想蒙騙老夫老眼暈花,這回帶甚好酒求老夫呢? ”
“有有!當(dāng)且稍待。 ”孫悟空開門見山道,“俺師傅在大昭寺為中華大唐公主祈福,俺此來只為文成公主求一門好婚事,你老認(rèn)為那桿根子最匹配,就給系上,俺拜托的事會備一份好酒恭候你老呢。 ”
月老道:“大圣你也曉得,我這月老月老,月在凡間上下弦交迭,圓缺相承,日中則昃,月盈則食,天地盈絀,與時消息,而況於人乎,況於鬼神乎?縱是圓滿,也旋即缺憾,要十全十美的婚姻是不會有的,牽強牽強就行了,大圣,話說回來,老夫不是和稀泥敷衍了事。 ”
“曉得,曉得!”孫悟空道:“挑好的,挑好的!”
月老道:“就挑個半仙半凡的吧!”
“怎樣謂半仙半凡? ”孫悟空不解道,“好的便行!”
月老道:“天罡星一童子已下凡二十多天,而今想必成器,如系他的話,可有紕漏。 ”
“怎么呢? ”
“他下凡有定數(shù),僅達(dá)七七四十九天,恐公主不能白頭偕老。 ”月老依實道, “縱是珠聯(lián)璧合,亦是好物難全,紅羅尺短呀!”
“差不多就可以了,就系他,系他!”孫悟空高興道,“金有赤足,玉有瑕疵,陰陽圓缺,歲月冷暖,常有常見,常遇常逢,此事古難全,行了,行了!”
月老一邊點頭,一邊小心翼翼地把兩根赤繩系繞上。
詩曰:喜見世間成雙對,不知月老巧用心,縱是修得千年緣,尚待紅繩馭君配。
事已辦妥,孫悟空急忙返回大昭寺,悄悄對文成公主道:“公主,月老給你挑了位最好的郎君,你抽個簽,準(zhǔn)是上上鑒。 ”
文成公主將信將疑,雙手接過孫悟空捧上的一簡神簽,“啦啦“ 地?fù)u起來,“嚯 ”地跳出一枝簽,孫悟空雙手拾起,送給文成公主,文成公主輪蕃兩邊細(xì)看,簽上落款:三七二十一卜,上上卜!附詩一首:天緣湊合總由天,女嫁男婚喜偶然,幸逢梧桐連理枝,凰鳳入夢樂團(tuán)圓。遂問孫悟空道:“詩中何意? ”
孫悟空道:“未來事,一半天機一半自知,公主你可問俺師傅,依簽詮釋,略知一二。 ”
文成公主滿心歡悅,雙手把簽貼在胸前,與黃卷幼婦一道款款走向唐僧,唐僧鞠身拱接,細(xì)看簽上金字,對文成公主道:“公主,上上簽,恭喜恭喜!”
文成公主問道:“簽上的詩里說了些什么? ”
唐僧道:“沉浸濃郁,含英咀華,玄機都在其中,公主你細(xì)聽便是!”
黃卷幼婦與文成公主凝神貫注,洗耳恭聽。
“天緣湊合總由天,女嫁男婚喜偶然,幸逢梧桐連理枝,凰鳳入夢樂團(tuán)圓。 ”唐僧充滿激情地背了一遍,細(xì)致入微詮釋道:“天緣湊合總由天… …”
“哈哈” 旁邊的太宗仰臉捋須大笑,眾人為之一驚,唐僧的話也戛然而止,紛紛注視著太宗,不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