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孫悟空有意促成豬八戒和海生的兒女姻緣,要到天上找月老成全這對兒女親家,他邊走邊啃著歌:“彩云兆祥瑞,喜事多臨門,天上系紐帶,人間結(jié)乾坤。 酒逢千杯著,從晨飲到昏,舒顏心中悅,艷卉花滿村。 ”
孫悟空何等之暢悅:在他背后豬八戒無時不在念叨著他,夸獎著他,思念著他,欽佩著他,為他祈禱,盼他平安,祝他順利,不剔當(dāng)年臊,不妒忌他而今輝煌,不嗟嘆自己殊途的艱難,不氣餒自已的挫敗,滿滿的樂觀情緒,多么難得的手足情懷啊!
孫悟空心中贊嘆著豬八戒在高老莊幸福美滿的生活:賢慧的妻子,更是風(fēng)雨同舟的伴侶;有志氣的兒女,那是聽從教誨的后一代,可見更有希望的未來;和睦共濟(jì)的鄉(xiāng)鄰,展現(xiàn)無數(shù)如水情長的融合關(guān)系… …呵 ,都言天上神仙好,莫如凡間鄰里強(qiáng)!
“悟空,且留步,速速留步!”熟悉的聲音,倉促的語調(diào),輟后操著湍急的氣息。
“是菩薩,在呼俺!”孫悟空回頭循聲望去,急忙大步迎上,揖手行禮,道:“弟子巧逢菩薩,甚幸!菩薩可好? ”
觀音菩薩微微輕喘著氣,淺笑道:“悟空,隨我回南海吧!”
孫悟空難為情道:“弟子正想為豬八戒和海生的兒女促成兒女親家,往紅鑾宮,趕著找月老去呢!”
觀音菩薩笑著,似贊非贊道:“悟空,你可上心呀!”
孫悟空笑道:“弟子默許幫扶他們,人樂事一樁,晃似送人藿麝,手留余香,睹人喜慶,心生歡悅!何樂而不為? ”
“好呀!悟空,姻緣眷屬遂天成,順其自然更恰當(dāng)。 當(dāng)且省心,隨我回南海吧。 ”觀音菩薩微笑著點(diǎn)點(diǎn)頭,道:“且莫猶豫,走吧!”
觀音菩薩轉(zhuǎn)身望南海而去,被撂下的孫悟空發(fā)起愣來,半蹲著抓頭撓腮,揣測起來:菩薩豈會生生的找俺?似乎有甚不可明示于俺?叫俺糾葛在霧里鼓里,理不清頭諸,還是暫且隨菩薩去南海吧,好個菩薩,盡是遮遮掩掩,云里霧里的,蒙哄著人呢!
孫悟空只可暫且擱下去紅鑾宮的事,盡管滿腹狐疑,但還是遠(yuǎn)遠(yuǎn)尾隨觀音菩薩赴南海。路上,他從未看到菩薩回頭瞧他,也不呼他也不逗他,也不催促他,過了南海,落伽山就在眼前,但見觀音菩薩拾級而上,穿過紫竹林,走過蓮花塘邊,迎面就是普陀涯,步入正殿大廳,孫悟空也隨后趕到,看到觀音菩薩依舊不發(fā)半話,不吐半言。
孫悟空步入大殿,殿內(nèi)悄無聲息,他疊上二個蒲團(tuán),而后焚香端坐,面朝圣容,收攝身心,尤覺輕<風(fēng)思>撫面,頓生受庇護(hù)的慰藉,身心釋然,香在裊裊地飄著輕煙,一柱接著一柱替迭,漸漸化為灰燼… …他半個屁股挪出了蒲團(tuán),東張西望起來,寶殿依舊:像貌飾品如故,香煙裊裊繚繞,磐鼓之聲宏亮冗長,門外青鸞和鶴的喚鳴清脆激越,清風(fēng)輕輕撫拂,頻頻送爽。他也覺得清涼舒爽,悶惱丟棄,患憂全無,心平氣和,坦蕩舒暢,酣暢淋漓。
孫悟空坐禪坐久了,耐不住寂寞,久不久又添上一個蒲團(tuán),半天過去了,屁股下墊上了十多個蒲團(tuán),他瞅睨一眼觀音菩薩,但見觀音菩薩微垂雙眉,耳根在微微地抽動,顏僵色郁,表情凝重。他心中在忖量:菩薩也許遇到甚不順心的事了,似乎有什么事擱舍不下?竟這般困惑?這般糾葛?他不敢貨然問詢,深知菩薩凡事都有三綱五常之理,睹微知著,兼容并包,避害就利。
孫悟空揣測不到觀音菩薩的用意,跳下蒲團(tuán),溜到門口,雙手撐著門柱,長長地探出頭去,東張西望,做著趨趄的樣子,前腳懸在門檻外,向鼎旁的善財招手,點(diǎn)點(diǎn)劃劃,但見善財招來一童子耳語一陣子,那童子轉(zhuǎn)身離去,不一會兒,給孫悟空端來茶點(diǎn),輕輕道:“大圣請用膳!”那童子轉(zhuǎn)身出門離去,觀音菩薩也沒有出門,依舊盤腿坐禪,目瞇眉墜,神情凝視,如此過了二、三天。 孫悟空忍俊不住問道:“菩薩這般波譎云詭,讓老孫晃蕩在云里霧里,有甚且說無妨,何必讓弟子煎熬,令弟子惆悵和迷惘。 ”
觀音菩薩眉頭輕翅一下,俏秀端莊的臉微仰,雙手稍稍抬拱,孫悟空看在眼里,贊在心里:菩薩舉止諳事識體,善權(quán)輕重,形象示范,倚托物類,使人思惟,自解意趣,更是善惡吉兇,了然知之,避禍就福,分寸精準(zhǔn)。
孫悟空再拜道:“菩薩有話憋在心里,也不安然舒適,弟子亦知一語輕重,事關(guān)行程,菩薩就道與弟子知之,橫豎不就是個事兒罷了。 ”
觀音菩薩自是不經(jīng)孫悟空甜言軟語的磨蹭,遞給孫悟空“ 靈感”筒,道:“悟空,你要是擻三遍,每次擻出一支簽,即便與你知之九九八十一天之事。 ”
孫悟空接過“ 靈感” 筒,一邊點(diǎn)上九支香,一邊默許,那是甚默許?心中實是詰究:菩薩在又賣萌了,設(shè)啥關(guān)子套俺,讓俺鉆罷了?套住腰胛,俺想進(jìn)也不是,圖退也不是,由她擺布了得。
孫悟空把“ 靈感” 筒擱在香案上,三拜之后,雙手端起,不經(jīng)意地輕輕擻動起來,“嘩啦啦” 的就是不出簽,他要么舉過頭頂擻,要么貼近腦門擻,要么扣在胸門擻,無論怎么擻,除了“ 嘩啦嘩啦” 的聲音,“靈感”筒就是不吐出一簽。這一擻孫悟空竟認(rèn)真起來:這不象是菩薩的手段,莫不是俺要面臨不可預(yù)知的阻滯了?
孫悟空疑惑地擱下“ 靈感” 筒,舉首仰視一眼觀音菩薩,良久道:“不擻了,不擻了,擻得俺頭暈?zāi)垦#劝呈菇鸸颗踝舆€費(fèi)勁。 ”
良久,觀音菩薩半瞇著眼睛道:“悟空,世事難料,你就呆過九九八十一天后,方可無災(zāi)無難,想想往歲,沒有耐不住心的。 ”
“一 、二、三… …” 孫悟空樹起指頭,心中細(xì)密地盤算起來:俺已呆了近三天,凡間已過三年,還要呆上七十八天,凡間要過七十八年呀,長安似曾相熟的面孔也可能不再見上,歲月年輪也將把俺老孫忘卻了,那時若復(fù)至長安已無人識俺矣!無論怎樣也要弄出三支簽來!茍且有個交待吧!
孫悟空復(fù)上九柱三十七根香,復(fù)拜,瞥了一眼觀音菩薩,心中念念責(zé)備起來:再不出簽,俺不呆了,寧受百般苦,不圖茍且安,普天之下禍害災(zāi)難無數(shù),俺乃不爛之軀,縱然千般孽障,萬般冤咎,何懼其奸狡詭譎,惶恐甚的?隨遇而安吧,菩薩不過多心了。
孫悟空雙手捧起“ 靈感” 筒,貼近前額,一陣搖擻,但聽“ 啦嘀嘀” 從筒內(nèi)跳出好幾支簽,他看到出簽了,便擱下“ 靈感” 筒,拾起簽來細(xì)看,支支都是“ 下下簽” ,看過之后心中反而憂惶起來,眉鎖愁郁,額上皺起橫紋,心中直打冷顫,俗話人逢喜事精神爽,人遇災(zāi)障憂患多。
觀音菩薩終于啟唇道:“悟空,縱是百般頓挫,萬般糾結(jié),盡是命途履歷,多舛在所難免,清白時有由己不由人,沾污時有由人不由己,更甚有一塹之挫,亦會招惹萬劫之遭遇,世情波譎云詭,禍殃旋踵,蠱惑迷途,恐難撐持,故亦憂惶愁郁。 ”
“菩薩莫要繞彎子,事繞來繞去自是糾纏不清,直白無妨!”孫悟空緊緊捏著那幾支“ 下下“簽,仰臉睜目,微微淺笑,要犟道:“弟子命在俺不在天,區(qū)區(qū)纖介之禍,如羽撓眉,沾不足惜,清者自清,濁者自蝕,何苦愁郁? ”
觀音菩薩雙目沉眸,悄然輕語,道:“悟空,世事紛繁,錯綜雜亂,略語則闕,詳說則繁,你且留我檐府之內(nèi),禍便不了了了!”
話已至此,孫悟空不便辯駁,把“ 靈感” 筒輕撂在一邊,手中依然緊緊捏著那把“ 下下“ 簽,另一手執(zhí)上二個蒲團(tuán),疊放在門檻內(nèi),一屁股倚門檻坐下,半閉著眼,捏著的那把簽在他的胸前輕拍著,時光悄無聲息地流逝,又逢日落霞消,歸鳥棲林,山隱形沒,滿天星斗之時,孫悟空探出腦袋,眺望深邃的星空,遇爾看到一枚枚流星閃亮著劃過,或短或長瞬息即逝,惟獨(dú)夜幕幽深,夜鶯孤啼,唳聲冗長,余音清脆悠揚(yáng)。
漫漫長夜,免不了讓人遐想綿長,悠思聯(lián)翩,孫悟空委實是耐不住對長安和洛陽的思念:那里有他的師傅,那里有靈秀心巧的牡丹,那里有清甜甘脆的金梨,那里有古樸諄厚的友人,那是一方繁華樂土,難道就這么個神奇而美好的地方會給俺掩沒在玄冥幽邃之中?不行,俺要回去瞧瞧,看個究竟,看過心安!莫讓惦念的心總在澀奈之中,縱是芟荑大難,亦且當(dāng)崦嵫之行,步履在嶙峋之上,躇踟而涉獵罷了,釋然之心便會有所寄托,不至于如此煎熬。
落伽山朦朧的原野漸漸露出醒來的面孔,草木悄悄脫掉乳白的輕紗,顯出阿娜秀綠的影子,葉叢中傳出一陣陣“ 吵啦啦”的聲音,鳥兒離開枝頭,“吱吱喳喳” 地呼應(yīng)起來,晨曦來臨了,趕早的聲音喚醒了沉睡的原野。
孫悟空自是徹夜未眠,左右環(huán)顧,只見爐中夜香也僅剩米粒之大小,知道童子很快就要上早香了,細(xì)想:菩薩此時必飾妝綴顏,好機(jī)會!趁此不走,更待何時?此時心中頓時蔭生歉意:菩薩恕老孫不辭而別了!
孫悟空悄無聲息地離開禪院,拾級而下,不時回首仰望山門,心中竊喜:要是菩薩知道了,俺亦走遠(yuǎn)了,若是不回頭瞧瞧以示歉意,可謂不恭。
“悟空——” 孫悟空聽到菩薩親昵的輕呼,他抬頭尋聲,但見菩薩就在他面前,她側(cè)著身子,正在輕援地把發(fā)簪插在腦后髻中,后攏的雙手展示著纖細(xì)靈巧的手指。
孫悟空趕忙上前行禮,奉迎道:“菩薩正在沐浴朝霞,好舒暢啊!弟子不該驚擾了菩薩。 ”
觀音菩薩依舊心平意和,滿臉慈祥,道:“悟空甜嘴蜜舌,此欲何往? ”
“菩薩,昨晚弟子做了一個夢,夢見牡丹數(shù)落俺。 ”孫悟空漫條絲理地撒起謊來,娓娓道開:“牡丹道‘ 長安已芟荑大亂,孫悟空卻明哲保身’ ,牡丹那云云霧霧的一堆唾沫,說這猴子總找觀音菩薩遮著,沒個風(fēng)骨氣節(jié);觀音菩薩亦當(dāng)媽似的護(hù)庇著:事事百般牽掛,處處消災(zāi)避障,方方未雨綢繆,面面避禍就福。唉——俺在夢中慚愧不堪,醒來便琢磨起來:師傅和牡丹想是必有難處,要不夢中之托怎么會清楚至此,他們果如夢中所述,俺避而就安,心不忍俊呀!”
觀音菩薩抿嘴無語,默默屈指細(xì)算,神情凝重,良久,道:“流水?dāng)r不住,風(fēng)來豈可捉。趨勢不由人,禍有旋踵至,若以清白自守,猶不免請謁之累,天道福善禍淫,彼善而富貴,爾淫而貧賤,理念主心儀,縱是厥罪迢彰,孽愆滿貫,釋然方升七級殍屠,悟空你可明白? ”
孫悟空洗耳恭聽,只覺一臉茫然,無語話前程,即便是一摸黑,且作摸黑尋蹤,苛當(dāng)遇了纖介之禍吧,故道:“多謝菩薩用心良苦,弟子記著‘ 不曰堅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緇’ ,謝菩薩多掛念。 ”
觀音菩薩道:“悟空,你此次赴長安,如崦嵫之行,砥礪惟難,遇事多琢磨,少躁動,事態(tài)混沌,是非難辨,清濁難分,你更是順少泄多,兇多吉少,說不準(zhǔn)落泊潦倒,莫說諸事不由汝,諸理不予汝,情勢不由汝,裨益不近汝,甚是諸事不由天呀,故汝靜可處安,動便招危。 ”
孫悟空更是茫然,道:“弟子記住菩薩啟迪,記牢菩薩的教誨!”
觀音菩薩向?qū)O悟空微招纖指,道:“你附耳過來。 ”
孫悟空上前端在觀音菩薩身邊,側(cè)臉附上右腮,但見觀音菩薩輕輕挑破右食指,指頭滲出一點(diǎn)鮮血,她輕輕地點(diǎn)在孫悟空的耳墜根部,如蟬翼撫眉,道:“悟空呵,你要謹(jǐn)記,此后你暫且莫要認(rèn)我,莫要呼我,莫要視我,我且認(rèn)得你,方能保你平安,且記著啊!”
觀音菩薩情面至此,孫悟空無限感激,雙眼噙淚汪汪地注視著觀音菩薩,一步步退著與觀音菩薩別過,望長安而去。
長安乃中華之國都,盎盎中華是個神奇的地方:東臨海之磅礴,南倚百越之逶迤,西納千川之澎湃,北附戈壁之蒼緲。就是這么個神奇而富庶的地方,天上諸多星宿爭相下凡為皇為侯,因此常有朝繞紫氣暮繚黃云的景象。故有三皇五帝輪番坐莊,而今又逢千古一帝女皇則天大帝坐朝,經(jīng)緯陰陽,綱紀(jì)萬物,政通南北,策略四海,處處可見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景況。
孫悟空聽了觀音菩薩的話,心存隱憂,難免抑郁,他的天性依舊長短算計,輕重揣摩,厚薄惦量,踏霧駕云,悠閑悠閑的沒歇息,也算是繼日蹉程了,不覺眼里風(fēng)光漪彌,鳥語悅鳴,花香馥郁,卻步問詢溪邊浣紗婦,笑答百越屠浮山神農(nóng)架,孫悟空心中嘆道:噢!可到了神農(nóng)祗,自與神農(nóng)大帝邂逅,一晃己有些年了,今幾乎是從其檐階過,若不進(jìn)門唱個諾,可真是不恭了,更算是替牡丹看望她令尊,也甚是時候。
此時,迎面走來倆童子,倆童子亦果然鐘靈毓秀,孫悟空認(rèn)得他倆:紅嬰綠袖者乃鸚鵡童子,銀嬰紫袖者乃百靈童子。孫悟空笑著迎了過去,倆童子抱掌舉袖,鞠躬道:“來者可是孫大圣?我家圣祖有請!”
孫悟空忙應(yīng)道:“是啊!是啊!! ”
倆童子道:“大圣,請隨我來吧!”
孫悟空尾隨倆童子,在寬闊的臺階上拾級而行,不一會便身臨靄霧如紗的境界,但見樹綠竹翠,俯枝迎客,氣景清新,鮮嫩葉子上凝珠欲滴,鳥鳴聲清脆邀越,微風(fēng)適度宜人。 但聽倆童子稟報:“主上,嘉賓請到了。 ”
孫悟空方才抬頭,大宅子貫在面前,龍脊飛檐,琉璃青瓦,朱門銀檻,金楹妙聯(lián)。門前檐階上萄伏著一雙雌雄麒麟,看到了貴客臨門,趕忙爬起來,撐起前爬,昂頭哈腰,抖麟擺尾,對孫悟空揖首哈腰,恭招敬迎。
“大圣乃胞妹女媧的摯交,又是閨女的朋友,路過敝處如不以禮以待,就太過面生了,故遣鸚鵡百合倆童子迎之。 ”神農(nóng)大帝從宅前一棵大樹下走過來,伸掌揮袖道:“圣客這邊請!”
孫悟空慌忙迎過去,屈膝舉袖,拜揭道:“仙圣帝君,晚輩有禮了, 晚輩路過百越,驚擾了帝君,敦受帝君厚待,蒙受帝君愛戴,委實是榮幸,晚輩無甚鎬勞帝君,慚愧呀。 ”
神農(nóng)大帝憨厚的神情大笑起來,道:“已是故知,莫要多禮,本屋室廬庾,無甚門第講究,隨俗就簡便好。 ”
孫悟空聞言,輕松得沒了摳束,連連道:“隨主便,隨主便!”
“大圣好清閑,自何而來,今又往何而去呀? ”神農(nóng)大帝親切問道。
孫悟空實說,道:“自南海落伽山來的,想到長安看望玄奘師傅,先圣有甚捎給閨女牡丹嗎? ”
“呵呵一一” 神農(nóng)大帝笑著點(diǎn)點(diǎn)頭,道:“玉帝派遞了詣諭,道長安緊需各種作物種子,谷粟稻之種,我向來不出遠(yuǎn)門,你就順便捎上吧,交到女王手中。 ”
“好的,好的!”孫悟空能為神農(nóng)作點(diǎn)事自是很高興。
神農(nóng)大帝招來鸚鵡童子,嘀咕地吩咐起來,但見童子側(cè)耳細(xì)聽,不斷地點(diǎn)頭,爾后轉(zhuǎn)身往種子庫而去。
百靈童子端上佳肴果品,瓊醬玉液,還有千年陳釀,倆圣樽前恭維,斛籌相迎,開懷暢飲。
好一陣子,鸚鵡童子托奉著銅盤走過來,鄭重地雙手逞給神農(nóng)大帝,神農(nóng)大帝也伸仰雙掌,拱托著接過銅盤,孫悟空擱下斛盞碗筷,注視著銅盤里的東西,但見銅盤里有六包白色的小錦囊,偶爾閃出星光,忽閃即逝罷,不是細(xì)看就感覺不出來。
神農(nóng)大帝對孫悟空囑咐道:“這六個錦囊都會‘ 剎那一一剎那一一’ 的閃光,黃光的是雄性,紅光是雌性,耐心仔細(xì)觀察就可以分辨出雌雄性了;分辨同類也要細(xì)心,捆綁的繩子相同,捆法相同為同一物;倆倆搭配時,必須要在早上露珠未干之前,把雌的先放進(jìn)葫蘆里,朝葫蘆口扇三扇風(fēng),然后又把雄的掏進(jìn)葫蘆里,扇九扇風(fēng),捧上葫蘆舉過頭頂,朝初升的太陽晃九下,三個時辰后就可以把種子倒出來播種了。 ”
孫悟空不敢輕率,洗耳恭聽,牢記心中,然后松開胸襟,把種子藏在汗衫隱秘的小袋里,心中嘀咕起來:葫蘆可就難藏了!遂道:“帝君,葫蘆呢? ”
神農(nóng)大帝道:“是葫蘆就行,家家戶戶都有,都可以使用,做個塞蓋把口子堵上就可以了。 ”
孫悟空點(diǎn)點(diǎn)頭,銘記心中。
神農(nóng)大帝言辭簡潔,性情憨厚,務(wù)實之誠盡致于言行之中,彼不及此之事也就只字不沾了。
孫悟空窺透神農(nóng)大帝的性情,沒了囑托也就待告辭了,神農(nóng)大帝吩咐鸚鵡和百靈倆童子送孫悟空離開神農(nóng)架。
孫悟空又別了倆童子,走了一陣,情不自禁地按按藏在汗衫的種子,更是情不由衷地回首,只見身后的神農(nóng)架掩在香云紗般的靄霧里,神奇而迷幻,祥云彌漫,心生感慨:有拍馬溜須者,有持才傲物者,有明哲保身者,有倚權(quán)作勢者,有諂媚附褒者,有擅謀圖利者… …粉飾道場,居高位撩風(fēng)遣云,搓圓捏角,圖謀逐利,叱咤時勢。惟獨(dú)神農(nóng)大帝性情迥異,育萬物而濟(jì)曠世,更是眷顧而惠及天壤萬物,從未有過疏漏和偏頗,縱是仙厥佛偈沒有誰能與之相匹媲!縱是授予恩澤而不知尊崇也不怨念!縱是遭遇榮衰得失依舊輪番廣賜惠普從不懈怠… …
孫悟空邂逅神農(nóng)大帝,心情也一洗在落伽山時的憂患與凝重,加快了跋涉長安的步伐,輕盈而悠暢。
又一天午后,孫悟空看到官道上人來人往,尤然惦起人間的小酒和飲食,便變成一個化緣的小和尚,雜在趕路的人群中,走了一陣,面前有一驛站,公事的自然進(jìn)驛站歇腿兒,私事的就聚在驛站對面的一排槐樹下,槐樹茂盛的葉子遮住了熱辣辣的陽光,林蔭下一遍清涼,每棵樹底下都擱置了幾張小石臺,幾條長石凳,大多坐上了人。樹蔭邊緊挨著是一排小食店,可謂“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每個小食店經(jīng)營得象模象樣的:粉、粥、面;干、濕、糊;煮、炸、蒸;…… 隨著一陣陣買賣的吆喝聲,空氣里彌慢著一股股香噴噴氣味,好不誘餌得客人饞涎欲滴,行客歇歇腳要壺茶水酒湯也好生暢快。
孫悟空挑了一家店名署著“ 廣緣” 的蘧廬小店化緣,經(jīng)營店面的是一個白發(fā)銀絲的老嫗,還有三個八到十二歲的小孩子,只售素粥:白的是大米粥,紅的是高粱粥,黃的是苞粟粥。
孫悟空也看出了店面營業(yè)的境況,既然進(jìn)門了,只好開口道:“施主,給貧僧一碗粥吧!”
老嫗見是一個小和尚,道:“師傅你請進(jìn)來坐吧。 ”
“師傅坐這!”三個小孩擁著孫悟空坐到店里靠邊的位置上。
孫悟空眼尖,這仨小孩都是赤腳露膊,甚是衣不掩體罷了,老太也是渾身布丁,衣裳都是清潔的,但見老嫗從一斗碗中挑出一個大的碗給盛上一碗大米粥,讓大的小孩端到孫悟空的面前,最小的送上一雙筷子,中個子端上一小碟山筍。
孫悟空捏起筷子時,道:“施主,貧僧沒個子錢。 ”
老嫗耳挺靈,抬頭道:“出家人莫要說俗話,只管吃吧,從不收半個錢子,修行可真不易呀!”
三個小孩背著老嫗,看著孫悟空俯臉呷粥,津津有味的吃相,忍不住掩嘴而笑,孫悟空聽到兩聲不同凡響的笑聲,猛然抬頭,但見仨孩子身后的老嫗?zāi)樢淮贵E然倒下,他驟然露出一副雷公臉,猛然蹬地,斥責(zé)道:“老孫在此,誰敢作妖? ”
原來,兩個牛頭馬面的鬼差拿著一紙公文,對準(zhǔn)核實了老嫗,即便套上繩把老嫗的魂靈兒索了,老嫗不舍,伏地屈膝跪求,孫悟空自是看得明白,一腳踩上鉤魂鐵索,伸出二個指頭,敲了二下呷干粥的空碗,道:“明白嗎? ”
“二年?!”牛頭馬面鬼卸掉老嫗脖子上的鉤魂鐵索,跪求孫悟空道:“大圣需留個筆跡,以便小的交差!”
孫悟空拿著的筷子在那批文上大大的寫上“ 二” 字,當(dāng)時他想再延長老嫗二年陽壽已造化她了,未料筷子頭沾有一點(diǎn)油漬和一點(diǎn)筍絲,恰到好處地落在二的下面,后來地藏王菩薩看上的是“ 二十” ,也聽到鬼差說到大圣敲碗的事,便準(zhǔn)了增老嫗二十年陽壽,也許亦是她平生樂善好施的積德的回報罷了!
此時,小的孩子拿過孫悟空吃完粥的空碗往內(nèi)跑,方才見到摔倒的老嫗,忙呼道:“奶奶摔倒了。 ”
二個孩子急忙把老嫗扶起來,老嫗此時已還魂,接過小孩子端來的那碗粥,雙手捧給孫悟空,拉上三個孫子跪拜道:“神人救了老嫗,沒的敬奉,只有給神人添粥了。 ”
孫悟空擺了擺手,道:“是你的造化!”
在外人看來,白發(fā)如銀的老太向一個和尚下跪,又是奉粥,又是叩頭,又是喃叨,真不可思議,此時天色驟然昏暗起來,“嗡嗡” 的聲音震耳欲聾,孫悟空呷掉老嫗奉上的粥,方才抬頭,但覺天底下瘴氣蠻煙,滾滾滔來,遮天蔽日,即便抽身離座,提棒出門,但見天上一團(tuán)團(tuán)黑黝黝的東西在移動,“吱吱嗡嗡” 的聲音響云霄,孫悟空在樹蔭下轉(zhuǎn)悠,只見妖形不見妖氣,納悶之時天開日出,那團(tuán)怪異之物象云朵一樣飄走了,更怪異的是:遮著孫悟空的那棵槐樹依舊樹葉茂盛,綠色依舊,其它的樹木變成光禿禿的樹桿光枝了,葉子不翅而飛,那怕是半張葉子也難以尋覓,人們不看則豈,看罷嚇了一跳,驚得口瞪目呆:放眼望去,視野里都沒有了綠色的影子,空蕩蕩的,只留下灰色的一垛垛爛屎巴,人們不解為何“ 廣緣” 店前那棵槐樹卻躲過一劫,葉子絲毫無損。孫悟空也不解其意:何方妖怪公然肆無忌憚,廣開作孽,且還認(rèn)得他?繞他而去!不知后事如何,且著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