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李其殊果真起了個大早來林遙門口候著,然而他等得幾乎都要在車上一頭再睡過去,這才見林遙一手拎著柿子包急匆匆推門出來。
李其殊見慣了她昔日端莊沉穩(wěn)的模樣,如今難得見她手忙腳亂一回,便也躲在車上不叫她,袖手在路邊看林遙三步并作兩步地跑。
然而沒看兩眼,他便又想起來林遙上回跑到氣盡的可憐樣子,終是不忍心,還是揚了韁繩來到林遙跟前。
“這位娘子,我有馬車你坐是不坐?。俊彼嶂^同林遙打趣道。
林遙抬頭見李其殊,霎時間又恢復成平日那有條不紊的閨秀樣子,還不忘整理一下自己的褙子。
待到款款上車,這才朝李其殊客氣道:“下走因是急著要去秘書省當值,方才舉止無狀了些,還請李大人見諒。”
李其殊眼瞧著她變臉,記在心中而不宣于口,只笑著說道:“你放心吧,我的這匹馬可是跟隨我上過戰(zhàn)場的,跑起路來快的很,保準給您按時送過去?!?p> 不得不說李其殊了駕車還是有些水平的,林遙坐在車內(nèi)只覺平穩(wěn),毫無顛簸不適之感。
她心中暗自好笑,難免想起她隨李其殊折返取顏料那回,彼時李其殊還沒認出她來,只當是個將來不會打交道的度外之人,故而沒有半分憐香惜玉的意思。
然而再從驛館出來時,這人就變了臉色,鞍前馬后極盡照拂,林遙如今細細回想,也琢磨出來李其殊大致便是那個時候認出她來的。
只是……林遙忍不住掀起車簾,朝李其殊發(fā)問道:“驛館那次,你究竟是怎么認出我來的?”
若是說元畫一眼認出自己,林遙倒是覺得不足為奇,畢竟她曾經(jīng)同元畫朝夕相處,只是李其殊歷來是個粗枝大葉的,林遙實在是想不通究竟為什么他也能辨識出來。
李其殊好笑地看了她一眼:“因為我知道你下了馬車喜歡整理衣裳啊,還是先袖口后衣擺,最后轉(zhuǎn)過身去整理領(lǐng)口?!?p> 林遙有些詫異:“你便是這樣得知的?”
李其殊點點頭,末了補充一句:“更重要的是你當時還帶著面紗,跟我在北疆第一次遇見你的場景一模一樣?!?p> 林遙實在是想不起來她初來北疆之時究竟有什么轟轟烈烈的場景,至于李其殊能記這么久,總之她是全然想不起來的,于是她便訕訕說道:“李大人不愧是行伍出身,果真是洞幽燭微撥草瞻風?!?p> 二人談論之間,馬車便到了登聞鼓院的后院外。這自然是林遙吩咐的,她最是害怕眾人矚目,三品殿前司指揮使親自御馬,這可是平日里官家才有的待遇,若是叫來來往往的同僚看見,她也不好解釋,是以林遙專程叫李其殊給她放置到了這般偏僻的地方。
其實林遙在西羌本是當值于農(nóng)田司的,即容朝所謂的司農(nóng)寺,然而司農(nóng)寺掌糧食囤聚、倉廩虛實、祿米供給,換言之事關(guān)國體,自然不可能由異國之人參與,故而林遙被安排到了登聞鼓院做個小小的錄事,記錄記錄汴梁城的大小紛爭而已。
這日林遙來到登聞鼓院后,為時尚早,只有一名姓趙的司諫早早來到院中,大口吃著湯面。
見林遙來,他反倒愣了一下,隨即打招呼道:“林女官來這么早吃過早飯嗎?”
林遙猜測著他這意思是好像是希望自己去吃早飯一般,于是便也有心成全,應道:“尚未,正想煩請大人勞神守一下院,容下走去吃個早飯呢?!?p> 那人連連點頭:“好說,我就在這里,林女官只管去便是了。”
林遙點點頭,微微欠身便出門而去。
她沒什么胃口,于是沿街隨意找了家粥鋪,叫了碗紅豆苡仁粥,她無意探尋司諫究竟要做什么不可告人的事情要支開她,唯恐自己草草吃完再度回去又擾了他的好事,故而帶粥端上來后,她幾乎是一粒米一顆豆地溫吞吃著。
身側(cè)忽然揚起塵土,她側(cè)目望了一眼,只見小竹子策馬走過,往街道盡頭而去。
街道盡頭只有一個登聞鼓院,林遙想著小竹子應當不是來找她的,那便是去找趙司諫了,林遙才覺得如今的朝堂可謂百官盤互,親疏相錯,永遠都料想不到誰與誰或許會有些瓜葛干系。
稍后片刻,林遙再度微微探頭,只見小竹子已經(jīng)下馬走入院中,她這才覺得眼前的粥屬實有些燙嘴燙手,于是一時間無措起來。